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4-12-25 07:48 编辑
【编者按】一篇描写嘉峪关的精彩游记。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作者从登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开始,到悬臂长城,嘉峪关城楼向北延伸8公里至黑山,城墙筑在黑山山腰上,宛如悬臂,故而得名;再到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作者不疾不徐,引经据典,以怀古吟今的笔调娓娓道来,把嘉峪关的万世沧桑和千般风情深度解读,笔法精当,画面感强,人行景中,仿佛在时空隧道里穿梭游走。整篇文章构思精妙,结构紧凑,抚今追昔,首尾呼应,写出了历史的厚重。一篇内容丰富、回味无穷的游记,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认真写字】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现已成为西北著名的旅游胜地。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我虽然在油城玉门工作二十几余年,由于野外工作性质的缘故,只是路过无数次,可真没上过嘉峪关城楼。
今年五一朋友来旅游,恰巧我有时间能陪他们,也弥补一下多年未登“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的缺憾。
他们夫妇两人,也是第一次来西北,从内地第一站去了兰州,之后一路西进,来到了嘉峪关。登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楼,远望茫茫戈壁,眼前会浮现出古代戍边勇士孤独的身影;耳边回响起,曾经人声鼎沸商贾云集丝绸之路上的悠远驼铃。
导游小姐带我们来到西瓮城门楼,指着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问道:“大家听说过城墙上放着这块砖,有啥来历吗?为何五百年来没有人敢动?”大家都摇头好奇地看她。
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那块砖至今放在嘉峪关,500多年了一直没动过,百姓口中称“定城砖”,当年修西城楼竣工时,仅剩下一块砖,由于监工严苛,剩料是要扣工钱的,于是工匠称这块砖是神仙所赐的定城砖,放置于此,挪动城楼会倒,于是放置至今。
关于定城砖的故事还有人说,定城砖也叫定龙砖,是定龙的,长城建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像一条巨龙盘旋匍匐在中国的土地上,龙是桀骜不驯的物种,定城砖的作用就是镇住这条龙,镇住它的龙气,可以稳固皇帝的基业,当然这都是传说了。
无论是哪种传说,几百年过去了,嘉峪关西瓮城门楼上的那块定城砖至今仍在,谁也不敢也不愿拿掉,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见证,也是嘉峪关数百年来变迁的见证。如今这块有五百年历史的砖已成为游客心中的“圣砖”。
我们从关城下来,20分钟后,司机把我们带到悬臂长城。嘉峪关城楼向北延伸8公里至黑山,城墙筑在黑山山腰上,宛如悬臂,故而得名。从左边的小路下来,路边有大型丝绸之路群雕,有一群驼队走在荒漠上,还有张骞出塞的艺术形象。再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一段辉煌岁月。
从悬臂长城到长城第一墩,是从嘉峪关的城北到城南,历经大约半小时,大部分在戈壁荒原中行驶,中间的旧长城大部分只显出曾经的痕迹,偶尔会看到一些土堆。
从峡谷上来,这号称天下第一墩的“土堆”,是明长城西部第一个烽火台,他更具有象征意义。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极目南眺,山峰终年积雪皑皑,衬映着湛蓝色天空,更觉清新如画。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这时刚好遇上夕阳西下,劳驾同游客友给我们拍下了一张“夕阳下披着金黄的第一墩”美照。
下一站就是晚餐了,导游小姐推荐我们到大唐美食街。在美食街第二家老钟家店,导游小姐介绍说,嘉峪关现在发展的也是现代化城市和内地别无两样,西北地区的饮食主要就是拉面和羊肉,当然各色餐馆也不在少数,能满足大部分游客的吃饭口味。走进店里,只见老钟老人家满头银发,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但精神矍铄。
听老钟老人讲,他们祖辈就生活在这里,父辈在三十年代初居住在城楼关内里面,后来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才搬出来,住在城外。
有资料显示,明驼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河西见闻记》中称:“嘉峪关已是雉堞圮毁、谯楼倾坯,关内住有人家三十余户,市面只有卖零星杂货的小铺子,几家小客店和住宅”。近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于1944—1945年在《敦煌考古漫记》中看到的嘉峪关还驻扎有军队,东门外的居民和店铺还在。著名记者范长江先生于1936年在《嘉峪关头》描述:嘉峪关城内已全废颓,城外有居民五十家,街市房屋矮小破败,居民亦穷困无活气,就有关楼楼盖已为大风吹去,仅剩支柱几根,勉强支撑。那时的嘉峪关已经成为破败与荒凉的代名词,这正是当时流行的谚语所说:“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也可以讲,老钟老人在嘉峪关城楼脚下生活了大半辈子,与其祖辈是嘉峪关近现代沧桑巨变的直接见证和亲历者。
嘉峪关的前生沧桑而多舛的,历史的一页已翻入新的篇章,而今的嘉峪关又迎来了富有色彩的今生故事,那就是对这个古老雄关的修缮与重建。嘉峪关自建关以来,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保护维修。
第一次是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防务,对关城内的城台、城墙进行过加固维修。第二次是1986年—1990年,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伟大口号的感召下,重建了嘉峪关楼、游击将军府、关帝庙等古建筑。第三次是2011年11月18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实施的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也是甘肃省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大的一项文物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将该工程列为“十二五”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总投资3.7亿元。该工程于2012年5月开工实施,历时四年完工。如此德政工程,引起社会各界普遍赞誉:现如今,展现“西瞳绝塞八千里,东瞰雄关百二重”壮阔景象的嘉峪关关城,不再是一个600余岁的夕阳西下“垂暮老人”,而是伟岸挺拔、英气雄霸的“勇士”。巍巍雄关,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获得了新生!
老钟老人像是在说评书,娓娓道来,不乏妙趣横生。只听得我们不知多吃了多少串烤羊肉。临走,老人指着门边贴有“我为长城添块砖”字样的一个透明玻璃募捐箱,说道:“自打有了这个店,从70年代我每天捐出1角;到90年代条件好了,我每天增加到1元;到了2000年店铺发展了,我每天又增加到10元。”
“那你统计过没有,这几十年一共为关楼募捐到了多少钱呀?”我的朋友追问道。
老钟老人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不在多少,就看有没有这个心!”
我们都被老人的故事和行为所感动,责任驱使着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募捐箱,献上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如今的嘉峪关又以无比雄伟的气势屹立于祖国的西北边陲,以亘古不变的信念,守候在这黄沙漫漫一望无际的戈壁之上,以饱经风霜的神情,注视着岁月的变迁,为人们诠释着中国长城真正精神和内涵。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