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86267|回复: 18

[散文] 刘宏斌|古琴台记(古韵)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7

主题

2万

帖子

23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6663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5-1-18 1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武汉
5c753c72972ac1.png

     【编者按】古琴台记,一篇古韵文化浓郁、让人感悟颇深的赋体文。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是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并联袂深情演奏《高山流水》的传奇之地。文章开篇作者便直接点题,以精炼豪迈的笔触,道出其位置、历史、美誉,将读者带入了这一古老而典雅的场景之中。接着详细描述了古琴台的各个景点特色,从台前的石碑、碑廊的碑刻,到主建筑的古朴典雅,再到主殿内俞伯牙与钟子期神态自若端坐的塑像,庭院之中绿树荫浓,与古建相得益彰每一处景观,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特别是“高山流水馆”内古琴的陈列与演奏,更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古老而纯粹的琴韵之美。文章还提到了古琴台所承载的知音文化,以及景区为传承与弘扬这一文化所做的努力,如举办古琴音乐会、茶艺表演等。这些举措,都使得古琴台不仅仅成为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传承地。作者对于古琴台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古琴台的自然之美与建筑之韵,更深刻地揭示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愿此地永续其重要,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之重镇”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古琴台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深切期望。总之,这篇赋体文,让人对享有“天下知音第一台”美誉的古琴台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视与敬畏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精彩赋体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天龙】



       楚天极目,江汉合流,有台屹然,号曰古琴。汉阳西麓,月湖之濒,斯台也,北宋肇始,嘉庆重光。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誉满天下,知音之台,名副其实也。

       台前石碑耸立,篆文“古琴台”三字,笔势遒劲,古韵盎然。拾级而上,琴台碑廊映入眼帘,碑刻琳琅,清道光陶澍之“印心石屋”碑,尤为卓绝。此地也,古琴文化之渊薮,历史变迁之见证。

      步至主建筑,殿堂庭院,错落有致,林园花坛,相映成趣,一派古朴典雅之风。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皆显匠人之巧,美之极也。

      主殿之内,春秋琴师俞伯牙之塑像端坐,神态自若。昔伯牙抚琴于此,遇樵夫钟子期,琴韵相投,遂结知音。子期既逝,伯牙断弦,终身不复鼓琴,以寄哀思。斯情斯景,令人感慨系之。

       高山流水馆内,古琴陈列,述其历史,展其工艺,演其技法。游客至此,可试弹古琴,体验琴韵之妙。楹联悬于阁中,如“意伴高山,台上青天协韵;心随流水,琴边明月知音”,寓意深远,令人回味。

6f972c41971a2e9e2373e8ae74d19828.jpeg

      庭院之中,绿树荫浓,花香袭人。桂花、梅花、翠竹等,竞相生长,与古建相得益彰。游者可于此漫步、品茗、赏景,享宁静之美。

      琴台之胜,非徒山水之秀,更在于知音文化之传承。景区屡举办古琴音乐会、茶艺表演,以增游兴,以传文化。讲解员、导游之设,亦使游者更深入了解琴台之历史与内涵。

      余游琴台,深为其历史文化所吸引。古建、碑刻、楹联、琴声,皆似诉说着往昔故事,展现着古人智慧与才情,传递着知音之情之珍贵。

      离琴台,余依依不舍,回望此文化瑰宝,心怀敬仰。知音难觅,古琴台见证了伯牙子期之深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愿此地永续其重要,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之重镇。

      遂作文以记之。

b62690309878817d3835d7a53281521c.jpeg

       注释:古琴台,亦称伯牙台,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月湖之滨,背依龟山,面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之一,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武汉市著名文物旅游景点。该台始建于北宋时期,为纪念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而建,后经历多次毁坏与重建,清嘉庆年间由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修,使其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古琴台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享有“天下知音第一台”的美誉。据《吕氏春秋》《列子》等古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在此偶遇钟子期,为其弹奏《高山流水》,伯牙将子期视为知音,并约定一年后重逢。然而,当伯牙如期而至时,却得知子期已病逝,悲痛之下,伯牙断弦绝琴,史称“伯牙绝弦”。古琴台建筑群占地约15亩,包括殿堂、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等,布局精巧,层次分明。殿堂前的琴台是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面积约20平方米,相传为伯牙当年抚琴之地。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066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0295
发表于 2025-1-18 1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8 13:10 编辑

    【编者按】古琴台记,一篇古韵文化浓郁、让人感悟颇深的赋体文。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是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并联袂深情演奏《高山流水》的传奇之地。文章开篇作者便直接点题,以精炼豪迈的笔触,道出其位置、历史、美誉,将读者带入了这一古老而典雅的场景之中。接着详细描述了古琴台的各个景点特色,从台前的石碑、碑廊的碑刻,到主建筑的古朴典雅,再到主殿内俞伯牙与钟子期神态自若端坐的塑像,庭院之中绿树荫浓,与古建相得益彰每一处景观,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特别是“高山流水馆”内古琴的陈列与演奏,更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古老而纯粹的琴韵之美。文章还提到了古琴台所承载的知音文化,以及景区为传承与弘扬这一文化所做的努力,如举办古琴音乐会、茶艺表演等。这些举措,都使得古琴台不仅仅成为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传承地。作者对于古琴台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古琴台的自然之美与建筑之韵,更深刻地揭示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愿此地永续其重要,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之重镇”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古琴台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深切期望。总之,这篇赋体文,让人对享有“天下知音第一台”美誉的古琴台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视与敬畏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精彩赋体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天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066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0295
发表于 2025-1-18 11: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对荷塘的大力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展示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2

主题

7027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53404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1-18 14: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8 14:13 编辑

      美文美图美编按,让我知道了这处“高山流水遇知音”古韵文化名胜,增长了见识,欣赏点赞!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频出!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37

帖子

22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60
发表于 2025-1-18 14:3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8 22:05 编辑

      读老师的《古琴台记》精美赋文,对享有“天下知音第一台”美誉的古琴台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7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653
发表于 2025-1-18 20: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8 21:01 编辑

        作者行文条理清晰,开篇点明古琴台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展现其深厚底蕴。接着依游览顺序,细致描绘台前碑刻、主建筑、殿内塑像等,让人身临其境。文中穿插伯牙子期知音典故,增添文化韵味。对高山流水馆、庭院景致描写生动,且强调文化传承活动,突出其内涵。结尾抒情真挚,表达对琴台珍视,引发读者共鸣,尽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欣赏海站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7

主题

3636

帖子

11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118470

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1-18 2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8 22:05 编辑

       一篇气势磅礴、韵味浓郁的精美古韵。古琴台,历史悠久,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友谊的见证,是知音之台,有着非凡的意义。作者挥毫泼墨,借古喻今,借景抒情,表达对真挚友谊的赞美之情,呼吁人们重视知音文化的传承。感谢刘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109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1-18 2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古琴台记》是一篇充满文化底蕴与情感的散文,通过对古琴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其建筑之美,更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1. 开篇点题,气势恢宏
    文章开篇以“楚天极目,江汉合流”起笔,描绘了古琴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宏大的氛围。接着提到古琴台的历史沿革,“北宋肇始,嘉庆重光”,突出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多次修缮,使其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2. 碑刻与建筑的细腻描绘
    文中对古琴台的石碑、碑廊、主建筑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特别是提到“篆文‘古琴台’三字,笔势遒劲,古韵盎然”,以及陶澍的“印心石屋”碑刻,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古琴台的文化底蕴,还通过具体的文物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3. 知音文化的深刻内涵
    文章的核心在于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这一段落是全文的情感高潮。作者通过描写俞伯牙的塑像和他与钟子期的相遇、相知、离别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深沉感慨。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友谊,更是对传统文化中“知音”精神的赞美与传承。

    4. 高山流水馆的现代意义
    在描述高山流水馆时,作者不仅介绍了馆内的古琴陈列和展览内容,还提到了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弹琴的乐趣。这体现了古琴台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场所,也是一个活态的文化传承地,通过互动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古琴艺术。

    5. 园林美景与文化氛围的融合
    文中对庭院的描写也十分生动,绿树成荫、花香袭人,加上楹联的点缀,使整个环境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既为游客提供了休闲的空间,也为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6. 文化传承与社会功能
    最后,作者提到景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如古琴音乐会、茶艺表演等,强调了古琴台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古琴台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7. 结语的深情寄语
    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古琴台的依依不舍之情,并寄予厚望,希望它能继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这种情感上的升华,使得整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游记,更像是一首对历史文化的赞歌。

    《古琴台记》通过对古琴台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思考,成功地将建筑之美、历史文化、情感故事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古琴台的独特魅力,又传达了对知音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山东
    来自- 山东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主题

    660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1
    发表于 2025-1-18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读老师的《古琴台记》被深深吸引:语句灵动,风格飘逸,画面感强。整篇美文古朴典雅,给人浑然天成之感,大美之作。老师辛苦!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7

    主题

    2万

    帖子

    23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6663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05: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天龙 发表于 2025-1-18 11:19
    【编者按】古琴台记,一篇古韵文化浓郁、让人感悟颇深的赋体文。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是春秋战国时期俞 ...

    天龙老师编辑辛苦,敬茶一杯。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2今日 3807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