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8356|回复: 39

[散文] 重寻昙华林之美(一):古韵遗珍,岁月华章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5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3418
发表于 2025-1-10 1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0 22:32 编辑

9059DC39D9254864F8E4706CF439EAFB.jpg

 【编者按】昙华林,这条位于武昌的古老街巷,不仅是武汉的历史文化名片,更是承载着无数故事与回忆的地方。它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记忆。在这片土地上,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后人去探寻和解读。1871年,文华书院在此成立,标志着这片土地上的教育新篇章。“日知会” 的创立,陈独秀的演讲,私立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先辈的努力下成立,武汉会战爆发,郭沫若带领 300 多名文化界精英入驻昙华林 。这些内容,将我们带入过去的岁月,深深地沉浸在昙华林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中。昙华林,不仅是一条充满历史故事的古老街巷,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地标。全文以详实的内容,展现了昙华林之美,为我们介绍了许多知识,加深了对这条街巷的了解。文章独具魅力,内容丰富,引人思考,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题记】生于武昌,工作于武昌,曾与昙华林相拥,那些在其间奔波忙碌的日子,是我生命中亲切怀念。近日,年老的我怀揣着满心的眷恋与期待重回故地,再度踏上昙华林这片熟悉的砖石路,只觉往昔的亲切感扑面而来,且更多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可敬,和深入骨髓的可爱,仿佛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正微笑着向我张开怀抱。

  重寻昙华林之美(一):古韵遗珍,岁月华章

      在浩渺无垠、仿若无尽沧海的时光长河之中,我们每一个人恰似那渺小却执着的逐浪行舟人,内心深处总是怀揣着对远方的炽热向往,心心念念着那些如梦如幻、宛如仙境奇景般的绝美风光。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我们下意识地笃定,真正动人心弦、举世罕见的奇景,必定隐匿在天涯海角的尽头,藏于那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之处。于是,为了追寻这份心中的执念,我们不惜背起行囊,跨越千山万水,向着未知的远方毅然奔赴。哪怕路途荆棘丛生,疲惫与艰辛常伴左右,也未曾有过一丝动摇。
      直至一次机缘巧合降临,好像命运的丝线轻轻牵扯,引领着我们踏入了武昌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故事的土地,走进了那条名为昙华林的街巷。那一刻,如同莽撞无知的探索者无意间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满是神秘气息的厚重大门,刹那间,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扑面而来,惊觉原来那梦寐以求、动人心魄的绝美,竟近在咫尺,就隐匿在这烟火缭绕、充满人间温情的市井街巷之中。它恰似一位遗世独立、静守流年的佳人,不施粉黛却温婉动人,周身散发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韵味,默默伫立在此,静静等候着有缘人前来,轻轻撩开她那神秘的面纱,一窥其绝世容颜。
      回首往昔的悠悠岁月,昙华林就像一颗曾经璀璨夺目、如今却被岁月沙尘层层掩埋的稀世明珠。它虽有着往昔辉煌的声名,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可置身于当下热门景点的喧嚣繁华之间,却显得有些落寞孤寂,若一位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的老者。往昔,由于开发与宣传的严重滞后,它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许多旅人带着匆忙的脚步与浮躁的心,与它擦肩而过,错失了一场邂逅美好的机缘,没能感受到它深藏于内的独特魅力。幸而近些年来,在政府精心的呵护与雕琢之下,它犹如熬过寒冬、迎来暖春的枯木,重焕生机,绽放出的光芒璀璨夺目,引得五湖四海的游人满怀热忱,纷至沓来,急切地想要探寻那些隐匿于岁月褶皱深处的动人故事,揭开它神秘的过往。
      昙华林绝非是那种徒有其表、浅薄无趣之地,若仅仅怀着一颗浮躁猎奇之心贸然闯入,那便如同飞鸟掠过湖面,只能留下浅浅的痕迹,无法触及它深邃的灵魂。唯有怀揣着对历史的虔诚敬畏之心,如同心怀敬意的信徒踏入圣地一般,那些曾在书卷中与近代史有过浅浅交集之人,当双脚踏上这古朴小街的瞬间,方能冲破时空的桎梏,开启一场直击心灵的时光回溯之旅。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若都拥有着生命与记忆,它们无一不诉说着数百年的沧桑变迁。粗壮梧桐枝叶间筛落的日光,似乎带着往昔几个世纪的余温,丝丝缕缕地洒下,每一道光线都若一条穿越时空的丝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而每一寸流动的空气,仿佛都凝聚着过往岁月的磅礴力量,当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好像能听到历史的低语。唯有能与岁月倾心低语者,方能真切体悟这份独一无二的韵味,感受到它深沉的魅力。
      这条蜿蜒曲折的古巷,若一位历经风雨沧桑、洞悉世事的智慧长者,静静地摊开一部写满故事的历史长卷,等待着后人前来翻阅。现存的 50 余处百年西洋建筑、名人别墅等 “优秀历史建筑”,似坚毅的忠诚卫士,默默伫立在时光的街角,无论风雨如何侵袭,始终坚守岗位,见证着一路的风雨兼程与岁月变迁。地理坐标之类的信息,或许是专业领域所需,是地图上冷冰冰的标注,然而对于心怀诗意、执着探寻历史温度的人而言,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历史片段,那些发生在这些建筑里的传奇故事,才是珍藏于心、反复回味的无价珍宝,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遥想当年,1871 年,文华书院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扎根于此。它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在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年代,西方传教士怀揣着复杂的目的踏入这片土地,却也带来了新式的教育理念与知识体系。文华书院从最初仅有几间简陋的校舍,几位传教士兼任教师,逐步发展壮大。在无数园丁 —— 既有心怀热忱的外国传教士,更有本土仁人志士的辛勤浇灌下,它历经岁月的磨砺,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课程从单纯的宗教教义讲解拓展到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诸多领域。最终发展为华中师范大学这棵知识的参天巨擘,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学贯中西、心怀家国的栋梁之才,他们奔赴大江南北,在教育、文化、科研等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日知会” 于 1906 年创立,作为湖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ZCJJ革命性质的革命团体,它犹如一盏在黑暗中闪烁微光的明灯,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其会址便隐匿在昙华林这片土地上,那些热血青年们汇聚于此,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却满怀着对旧制度的愤恨与对新生活的憧憬。他们以笔为利刃,撰写犀利文章,剖析社会弊病;以言为号角,在街头巷尾、学堂工厂,激情澎湃地向民众宣讲新思想,唤醒沉睡的心灵。他们传播的进步火种,星星点点,渐成燎原之势,为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作了坚实的思想铺垫,输送了大量敢为先锋的人才,这些青年就是在混沌中觉醒的勇士,用无畏的勇气,为民族的未来开辟道路。
      1920 年,陈独秀应武汉学联的邀请,来到昙华林发表演讲。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思潮激烈碰撞的漩涡中心,青年们迷茫无措,不知何去何从。陈独秀一袭长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讲台,他目光如炬,声如洪钟,以《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为题,深入浅出地剖析社会现状,痛斥封建礼教的腐朽,宣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他的演讲如同一道划破暗夜的曙光,驱散了人们心头的迷茫,台下的青年们眼中重燃希望之火,纷纷振臂高呼,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了方向,也让这片土地承载了思想觉醒的厚重记忆。
      1921 年,私立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先辈的努力下成立,它恰如一座孕育英雄的摇篮。学校选址昙华林,这里虽校舍质朴,却有着浓厚的革命氛围。董必武,这位心怀天下、学识渊博的长者,倾尽全力为学生们传授新思想、新文化;陈潭秋,以其坚定的革命意志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李汉俊,精通多国语言,将国外先进理论引入校园。他们仿若肩负使命的巨人,从这里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踏上了改变中国命运、波澜壮阔的征程,成为中共“一大”党代表,参与了创建中国GCD。在他们的影响下,潘忠汝等一众私立武汉中学校友从这里出发,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之时,潘忠汝冲锋在前,不惧qiang林弹雨,虽身负重伤,仍顽强指挥战斗,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他们的英勇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1938 年,武汉会战爆发,战火纷飞,硝烟弥漫。郭沫若带领 300 多名文化界精英入驻昙华林 83 号夏斗寅寓所,这处看似普通的居所瞬间成为文化抗战的前沿阵地。在那狭小昏暗的房间里,郭沫若奋笔疾书,一篇篇激昂的檄文如利剑出鞘,斩断黑暗枷锁;诗人们以笔为qiang,写下饱含深情的诗篇,唤醒民众沉睡的力量;画家们挥动画笔,描绘出抗战的壮烈场景,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为民族的精神注入了强心剂,让昙华林见证了文化界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的决心。
      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校园内的三厅遗址,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所在地,在抗战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站在三厅遗址前,我仿佛看到郭沫若在此挥毫泼墨,创作出《屈原》和《洪波曲》等不朽之作,他将满腔的爱国情怀与对侵略者的愤恨融入笔墨,借古讽今,激励着人们奋起抗争;仿佛看到冼星海在此创作《太行山上》,他目光凝视远方,心中满是对山河破碎的痛心与对胜利的渴望,激昂的旋律从指尖流淌而出,与周恩来等同志一起同声高唱,那豪迈的歌声回荡在街巷,后来传遍全中国,振奋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心驰神往、遐想联翩的时空啊!
      昙华林,见证着近代教育的萌芽、文化的蓬勃兴起,承载着 “文化首都” 的无上荣光,其铸就的历史文化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间,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
      诗云:
       古巷深藏岁月痕,百年楼影记晨昏。
       昔时星火燃青史,韵绕阶前励后昆。

回复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82

帖子

30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09
发表于 2025-1-10 16: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很有情韵,欣赏。期待老师再出连续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敬茶!  发表于 2025-1-10 1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879

帖子

78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02
发表于 2025-1-10 1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情感浓烈,文采飞扬!欣赏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问好!  发表于 2025-1-10 1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879

帖子

78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02
发表于 2025-1-10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篇文章犹如一幅细腻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昙华林的独特魅力。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昙华林的眷恋与热爱融入字里行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久别重逢的喜悦。
文中对昙华林的描写极具感染力,把它比作遗世独立的佳人、洞悉世事的智者,形象地描绘出其独特的气质与韵味。同时,详细阐述了昙华林的历史底蕴,从早期的革命团体到近代教育的发展,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此汇聚,使其成为武汉近代文化的缩影,彰显了其厚重的历史价值。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不仅让读者领略到昙华林的外在美,更深入地体会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欣赏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抬爱鼓励!敬茶!问好!  发表于 2025-1-10 1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879

帖子

78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02
发表于 2025-1-10 16: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期待老师再出连续佳作!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敬茶!  发表于 2025-1-10 1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辽宁抚顺
来自- 辽宁抚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主题

1005

帖子

1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10697
发表于 2025-1-10 18: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抚顺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0 18:47 编辑

     本文内容生动丰富,结构独特合理,诗化的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回味无穷、深刻思考!赞!

点评

谢谢右首版老师抬爱鼓励!敬茶,问好!  发表于 2025-1-10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辽宁抚顺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辽宁抚顺

来自- 山西朔州
来自- 山西朔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5913

帖子

8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87641
发表于 2025-1-10 1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朔州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1-10 18:45 编辑

      一篇探秘古迹、正能满满、激励人心的精彩游记!循着作者带着敬畏的文字,走进了昙华林的街巷,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革命志士,热血青年,曾经在这里以笔为利刃,以言为号角,唤醒沉睡的民众,传播着进步的火种,一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昙华林,见证着近代教育的萌芽、文化的蓬勃兴起,承载着‘文化首都’的无上荣光,其铸就的历史文化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间,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不忘历史,铭记志士,精神灯塔,砥砺前行!

点评

谢谢总版老师抬爱鼓励!敬茶,恭祝时祺!  发表于 2025-1-10 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朔州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朔州

来自- 山西朔州
来自- 山西朔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5913

帖子

8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87641
发表于 2025-1-10 1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朔州
       祝老师身体康健、生活开心、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点评

谢谢总版老师鼓励!敬茶,问好!  发表于 2025-1-10 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朔州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朔州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165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72
发表于 2025-1-10 19: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我是武汉人,非常欣赏这篇描写武汉历史文化的作品!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敬茶!  发表于 2025-1-11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165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72
发表于 2025-1-10 19: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且富有诗意,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昙华林比作遗世独立的佳人、智慧长者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昙华林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内涵,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词汇丰富,行文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如对粗壮梧桐枝叶间筛落日光的刻画,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其仿佛身临其境。

点评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问好!  发表于 2025-1-11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0今日 3734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