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1-27 05:26 编辑
编者按:黄皮人的《漫谈钱币收藏》是一篇充满趣味与知识性的文章。作者从改革开放后人们收藏热情的高涨说起,分享了自己对钱币收藏的热爱与探索。文章详细描述了收藏钱币的过程,从寻找、清洗到保存,每一步都透露出作者对收藏的执着与热爱。更难得的是,作者不仅分享了收藏的乐趣,还深入探讨了钱币价值的多方面因素,如材质、发行量、设计工艺、历史背景等,并列举了“五大tianwang”“四小龙”等珍贵钱币,让读者对钱币收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篇文章不仅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钱币收藏的魅力,是一篇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佳作。
漫谈钱币收藏黄皮人
改革开放后,人们突然对收藏发生了浓厚兴趣,仿佛“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集邮,黄永玉的猴票一夜之间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其商业价值也一票升天。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钱币收藏产生了兴趣,纯粹出于一种好玩的心理。当时考虑收藏钱币不需要投资,容易得来,且易放易存。然而,当真正进入这个里面,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有“隔行如隔山”之感悟。
首先得找,要在数以万计的钱币中“大浪淘沙”。无论是硬币还是纸币,有特定的发行日期,纸币有编号。这么说吧,区区百十枚硬币,我至少跑了数十个朋友家,扛回几百公斤重负,逐一地对着年份找寻。真正到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境地,那种每找到一枚心仪的硬币的愉悦难以形容。
找出硬币后,这才是初步,然后用洗涤剂掺清水浸泡,用柔软的毛巾擦洗,再用清水漂几次。尔后用吹风机吹干,再继续晾干,确保无水渍。最后戴上白手套,将硬币放入存储盒里,小心翼翼地保存好。
要想将建国以来发行的所有硬币收藏齐全,至少得花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即便如此,也很难如愿,因为有些特定的硬币在国内根本就没有发行过,比如1986年精制5分硬币发行量仅有660枚,主要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目前市场价格超过5000元人民币。
此外,受制作工艺的影响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如1992年的牡丹1元硬币中有一种特殊的“偏打币”,这种硬币在铸造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币面有一圈明显的痕迹,这种瑕疵币在市场上也非常罕见且备受追捧。由于发行时没有发现问题,后发现立即收回,导致极少部分流入市面,于是物以稀为贵,目前市面收藏价格一枚1800元。
还有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此类币种成为收藏界十分难得的宠物。如“枣红一角”纸币,是指1960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一角纸币,其发行时间短,存世量稀少,成为第三套人民币的“钞王”。这是因为枣红一角是在极“左”盛行的年代发行的钱币,而图中的人群竟然全部由左向右前进,由于政治原因,该钱币流通不久便只收不付。而后发行的一角都是向左前进,因此使之成为了该套钱币中的珍品。如今枣红一角纸币的价格在收藏界早已超过了2.5万元。
我之所以一再强调收藏品的价格,因为任何物品都是通过价格来检验其真实价值的。成语有“价值连城”,坊间有“无价之宝”一说,均强调的是价值。中央、地方电视台的鉴宝栏目之所以受青睐,除专家介绍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价值上,这是广大观众和持宝人最关心的。
硬币作为一种常见的货币形式,具有多种价值特征,这些特征对其价值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硬币的材质是其价值特征之一,常见的材质包括铜、镍、铝等。不同材质的成本和稀缺性不同,从而影响硬币的价值。例如,使用贵金属如金、银制造的纪念币,由于材质本身的珍贵,其价值往往较高。
其次,硬币的发行量也是关键因素。发行量少的硬币通常更具收藏价值和市场稀缺性,从而使其价值相对较高。再者,硬币的设计和工艺水平也不容忽视。精美的设计和高超的铸造工艺能够增加硬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从而提升其价值。例如,具有独特图案、精湛浮雕效果的硬币,往往更受收藏者的青睐。
当然,硬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或与重要文化事件相关的硬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价值会相应提高。
此外,硬币的保存状况对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保存完好、无磨损、无氧化的硬币,其价值要高于品相较差的硬币。
最终,市场需求也是决定硬币价值的关键。如果某种硬币在收藏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需求旺盛,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如果市场需求冷淡,价格可能会下跌。
总之,硬币的价值特征是多方面的,这些特征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硬币在市场上的价值。
目前,收藏界公认的价值明显高于面值的珍品有“五大天-王”,这就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和1981年的1分硬币。还有“四小龙”,]据近年统计,中国五大硬币排行,最贵的价值数十万元,以下不妨简略介绍。 第五名:1980年1元长城硬币
这枚硬币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背景赢得了收藏家的喜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枚硬币,1980年长城硬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地位和限量发行,使得它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其价格在1000元至1600元之间。
第四名:1991年1元牡丹硬币
从1991年我国开始发行牡丹1元硬币一直到2000年停止发行,其中2000年牡丹花1元硬币在收藏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不仅仅因为它有独特的年代意义,还有精美的花形图案,以及限量发行。使得其收藏价值节节攀升,价格在1000元至1200元之间。
第三名:2000年千禧年硬币
2000年是千禧龙年,正值世纪之交,这枚硬币以此为背景,特别具有收藏纪念意义。由于其限量发行了32万枚,其中精制币2万枚,普制币30万枚。因此,2000年1元的普制硬币现在的市场价格在800元左右,2000年1元精制硬币价格已经达到了1万元以上。
第二名:2015年熊猫硬币
2015版熊猫金银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全世界推广的“中国名片”,该套纪念币共10枚,其中金币7枚,银币3枚。这套硬币以其可爱的熊猫图案和特殊的材质赢得了全球收藏家的喜爱,加之限量发行,目前其价格每盎司在几千元人民币之间。
第一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硬币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硬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因而一直成为无数收藏家追捧的对象。尤其是1955年的1分、2分和5分的铝制硬币是首发,为此又叫做“开门币”。这批硬币于1955年铸造,1957年12月开始发行,到1996年止,总共有3种面值84个品种。虽然发行量较大,但是由于时间久远,流失、腐蚀、破损,存世量十分有限,目前全套的市场价格在30万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