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8322|回复: 1

[自由诗] 迎接小龙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7

主题

162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897
发表于 2025-1-31 01: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迎接小龙

敞开门庭 让楹联列队
长廊悬起灯笼 窗花与鞭炮
炉火红旺脚下 膝前
围坐只为迎接缓缓而来的小龙
从腊八粥开始
跨越北小年 南小年
不理会雪花铺满高速 乡道
颠簸也向前

脱下大龙的秋衣 冬眠的鼾睡
不徐不疾 策动空空洞洞的曲线
因式分解那悬而未决的灵魂
不要玫瑰 只想那中秋的明月
以爬行姿态 活出灵性的笔划
准备了柔软的泥土 草丛
拥抱得更温馨 与贴切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2065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1-31 2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首诗以迎接小龙为主题,融合了传统节日、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期待与温情的场景。

    第一段“”敞开门庭 让楹联列队 长廊悬起灯笼 窗花与鞭炮 炉火红旺脚下 膝前 围坐只为迎接缓缓而来的小龙

    这一段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动作和场景描写,营造出迎接小龙时的庄重与温馨氛围。门庭敞开象征着欢迎的态度,楹联、灯笼、窗花和鞭炮则是传统节日中常见的装饰物,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喜庆的环境。炉火红旺则传递出温暖的感觉,围坐的人们更是突显了家庭团聚的情感。

    第二段:从腊八粥开始 跨越北小年 南小年 不理会雪花铺满高速 乡道 颠簸也向前

    这里的时间线从腊八粥一直延续到南北小年,展现了迎接小龙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期待的旅程。不理会雪花铺满的道路,甚至颠簸前行,表达了人们为了迎接小龙而不顾艰难险阻的决心。这种坚持和执着,进一步增强了迎接小龙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三段:脱下大龙的秋衣 冬眠的鼾睡 不徐不疾 策动空空洞洞的曲线 因式分解那悬而未决的灵魂

    这一段的语言较为抽象,通过“脱下大龙的秋衣”、“冬眠的鼾睡”等意象,暗示了一种从沉睡到觉醒的过程。大龙象征着过去或旧的状态,而小龙则代表新的希望和活力。“策动空空洞洞的曲线”和“因式分解那悬而未决的灵魂”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转变和思考,似乎在迎接小龙的过程中,人们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不要玫瑰 只想那中秋的明月 以爬行姿态 活出灵性的笔划 准备了柔软的泥土 草丛 拥抱得更温馨 与贴切**

    最后一段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纯粹和本质的追求。“不要玫瑰,只想那中秋的明月”表明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追求内在的精神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以“爬行姿态”活出灵性的笔划,则强调了生命的坚韧和独特性。最后,准备柔软的泥土和草丛,拥抱得更温馨与贴切,再次回归到迎接小龙的主题,传递出一种深深的期待和关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迎接小龙过程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和家庭团聚的美好,还深入探讨了内心的觉醒与转变。诗人巧妙地将具体的生活场景与抽象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迎接小龙不仅是对外界的期盼,更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订阅| 关注 (78)

    情韵在心,文思飞扬;浅吟低唱,文字传音;思接千里,通于万世;起于青风之末,变在须臾之息,达在永恒之间。
    9今日 9178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