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2-10 20:57 编辑
编者按:《天麓山行记:山海间的岁月与风车之约》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游记,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陵岛天麓山的壮美景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从风车的雄伟壮观到大海的深邃浩渺,从古老遗迹的历史沉淀到情侣们的甜蜜幸福,文章不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更传达了对自然、历史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这是一场与山海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
天麓山行记:山海间的岁月与风车之约
2025年2月1日,正月初四,午后的海陵岛天麓山,被一层阴霾轻柔地笼罩,恰似披上了一件薄纱衣裳。我们一行39人,千里迢迢从武汉赶来,心中满是对远方诗意的向往,脚步轻快地踏入这片土地,一场亲近山海、与风车对话的奇妙旅程,就此热热闹闹地开启了。
海陵岛,无疑是南海之滨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历史源远流长。天麓山巍峨耸立,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亲眼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海陵岛作为关键的商贸中转站,千帆竞发,穿梭于海面,热闹非凡。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游历海陵岛时,挥笔写下“峰眉如黛翠如环,破镜迷离烟雾间,昨夜双鱼何处所,戙船多在海陵山”的佳句,足见他对这里景致的钟情。天麓山作为岛上的制高点,为往来商船指引方向,众多舵手凭借它找准航向,驶向未知的远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我们沿着蜿蜒曲折如游龙般的山路徐徐上行,摆渡车在绿意盎然的山色中疾驰。海风携着大海独有的咸腥味,阵阵拂过耳畔,诉说着海岛流传千年的神秘传说,将这座山沉睡千年的律动,清晰地传递到我们身旁。整座山宛如一位酣睡的巨人,一呼一吸间,散发着大自然原始且迷人的魅力。
行至半山,视野豁然开朗。那些高大洁白的风车,傲然屹立于山峦之巅,俯瞰着山下的烟火人间。风车高耸入云,每一片洁白的叶片,足有几层楼高,天色阴沉,反倒衬得它们愈发雄伟壮观。风车的叶片呈优美的流线型,边缘锐利却不失柔和,微风拂过,缓缓转动,带动周遭空气,形成轻柔的气流,撩动人们的发丝。
风车错落分布,叶片徐徐切割着低垂厚重的云层,发出有韵律的“嗡嗡”闷响,让人不禁联想起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历史的辙印;又似古老船队扬起白帆的桅杆,撑起希望之帆,在云海波涛中破浪前行。同行伙伴们相视一笑,脱口而出:“这可不就是工业时代奏响的豪迈牧歌嘛!”风车钢铁铸就的骨架与柔美起伏的山势相依相偎,刚柔并济,碰撞出空灵悠远的意境,恰似道家所言的阴阳调和、万物共生之理。此时,阴天黯淡的光线为风车勾勒出冷峻幽深的银灰色,我竟恍然间如同闯入《魔戒》里神秘的奇幻天地,眼前的风车犹如刚铎白塔,孤寂矗立,透着古朴厚重、庄严肃穆之感,隐匿着诸多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一位同行的摄影爱好者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端起相机,全方位抓拍风车的英姿。他时而半蹲在地,仰头捕捉风车雄伟的轮廓,欲将阴沉的天空与风车一同纳入画面,营造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时而大步奔向远处的山坡,俯拍风车群与山峦、云海的壮丽全景,口中还念念有词:“这光影,这构图,回去分享出去,定能惊艳一众影友!”他不断调试焦距,快门“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宛如为风车奏响的专属赞歌。
旁边,几位年轻旅友热烈探讨起来。一位小伙子兴奋地指向风车高呼:“你们瞧,这风车转起来多带劲,就像咱们生活的动力源,源源不断,推动咱们奋勇向前!它每转一圈,是不是就汇聚了一份大自然的能量,化作点亮城市灯火的希望之光啦?”另一位姑娘笑意盈盈地接话:“可不只呢,它与这山这海融合得如此完美,恰似大自然精心编排的和谐共舞。看那山的曲线,多像舞伴灵动的身姿,跟随风车的节奏,共同演绎这天地间的绝美舞蹈。”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在半山回荡,为这风车山注入诸多活力与热情。
再看那风车,叶片切割云层时,云层丝丝缕缕地散开,又迅速在风车后方重新聚拢,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追逐游戏。那“嗡嗡”声,在山谷悠悠回荡,好似风车与山谷在轻声低语,倾诉着过往的风雨沧桑、当下的蓬勃生机。此时,我闭目静听,仿佛真切听到岁月的回响,从遥远的过去奔腾而至,裹挟着建设者的豪情壮志、运维人员的辛勤坚守,一同融入这天地间的宏大乐章。遥想当年,建设者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一步步搭建起这些庞然大物,满心期许它们能成为海陵岛崭新的地标,为这片土地带来清洁能源,注入别样生机。运维人员呢,每日沿着崎岖山路巡查,确保风车正常运转,他们的汗水与付出,都沉淀于这悠悠“嗡嗡”声中。
就连周边的花草树木,也似已习惯风车的存在。随风摇曳的小草,似乎为风车的转动翩翩起舞;偶尔几朵野花探出头来,像是向风车献上最明艳的敬意。扎根山坡的树木,枝干硬朗,还微微朝着风车的方向弯折,像是在聆听风车的故事,又似与风车一同守护这片山海。
一番攀登之后,终于登上观景台。近观眼前的风车,巨大的叶片在头顶缓缓转动,每转动一下,便带来一股强劲的气流,让人切实感受到它蕴藏的磅礴伟力。叶片上偶尔几块斑驳之处,是岁月镌刻的伤疤,铭记着它历经的风雨洗礼。风车的机身由钢铁打造,在时光的磨砺下,闪烁着冷峻的光泽,每一道焊缝、每一颗铆钉,都见证着它在这片山海间的坚守。回想起1996年那场几乎将海陵岛吞噬的台风,山上的风车却依然顽强地转动,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给予人们希望与力量。正如古人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风车饱经风雨,依旧傲然挺立,为这片天地注入蓬勃活力。
低头俯瞰海面,阴云笼罩下的大海没了平日的湛蓝,变得深邃青灰,海浪层层叠叠地涌向岸边,拍打着礁石,溅起白色的浪花,发出沉闷的轰鸣,与风车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雄浑的山海交响乐。“十里银滩水接天,岸翻卷雪若龙涎”,海天一色的远方,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朦胧诗意,令人不知不觉沉醉其间,思绪飘远。虽说没有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落霞孤鹜,可苍茫浩渺之态丝毫不减,引人遐想无限。置身于这山海之间,我深深体悟到自身的渺小,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包容,平日里萦绕心头的烦恼,此刻皆被无边的山海吞噬,心中唯余对这美景纯粹的宁静与赞叹。
极目远眺山顶的风车,犹如威严的卫士,高高矗立山巅,俯瞰着整个海陵岛。阴云映衬下,它们的身影格外高大,与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构成一幅壮美和谐的画面。山腰间的风车,则似散落于绿色绸缎上的明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为这片山林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它们错落分布,随着山势高低起伏,像是大自然精心筹备的一场艺术展览。目睹这一处处风车景观,我不禁陷入沉思,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完美融合,我们在利用自然之时,亦当悉心保护自然,让这般美景永驻人间。
离开观景台,我们的脚步自然而然地迈向了爱情大道。从风车所在的开阔山野,慢慢走进这条充满浪漫气息的小道,像是从雄浑的交响乐切换到了轻柔的小夜曲。 沿着爱情大道前行,脚下花岗岩铺就的路面平整坚实,每一块石头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大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枝繁叶茂,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讲述着恋人们的甜蜜故事。沿途不时可见造型别致的景观小品,或是一座小巧的爱心雕塑,或是一架摆放于此的户外钢琴,为这条大道增添诸多浪漫氛围。情侣们手牵着手,在爱情大道上悠然漫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间好像为他们停驻脚步。于此,爱情与自然融为一体,每一处景致皆是爱情的见证,正应了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恋人们无需多言,便能在这美景中感受彼此的深情。目睹这些甜蜜的情侣,我心底亦涌起一股暖意,这不正是人们心向往之的幸福生活嘛。
不仅如此,天麓山周边还留存诸多古老遗迹。那些被风雨侵蚀得斑驳陆离的古石刻,铭记着往昔文人墨客对这片山水的钟情与赞颂,虽字迹略显模糊,透过那苍劲有力的笔触,仍可想象当年的风华绝代。还有些散落山间的古老庙宇,岁月的风霜使其略显沧桑,可一旦踏入,香烟袅袅,木鱼声声,让人仿佛瞬间回到那个虔诚向佛的年代,令人对先人的信仰与精神世界肃然起敬。这些古老遗迹,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它们默默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让我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亦能领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下山之际,天色渐暗,暮色笼罩整个天麓山。摆渡车沿着蜿蜒山路缓缓下行,窗外的景色在暮色中变得朦胧不清。最后一座风车在暮色中渐渐隐没身形,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如同一个遥远的梦境。
此次天麓山之行,是一场奇妙的梦幻之旅,那些风车、山峦、大海,还有那欢声笑语,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成为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它让我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体悟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我满心期待着下一次与这片山海重逢,续写属于我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