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去过,就不曾离开 刘宏斌
汝城,这座千年古县,宛如一颗隐匿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闪耀。2021年,一场《何君明音乐作品赏析》活动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片古老土地的大门。在文友的引领下,我拜谒了汝城文塔,参观了“半条被子”纪念馆,瞻仰了红色战场“青石寨”,穿越了卢阳古镇的石板街。汝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文化,如同岁月的刻痕,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未曾褪色。
去年,我所编辑的“艺术生活”专栏举办了《汝城进士赋》赏析征文活动。筹备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这座小城竟孕育了四十余位进士。那一刻,我对汝城的敬意油然而生。今年春节,我与夫人去岭南过年,返程时特意绕道汝城,不惜多走几百公里。人依旧,城渐新,情依旧,感动依然。汝城,早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成为我灵魂深处的一部分。
汝城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这里不仅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更是理学名城。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任县令,留下了《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绝句。汝城文塔,斜斜矗立,仿佛是周敦颐的化身,默默见证着汝城的千年变迁。而塔边的“救婴碑”则诉说着汝城人人性的慈悲与对生命的尊重。走近汝城,便发现这是一座可以见山、见水、见真情的地方。
让人不曾离开的,是汝城的山。汝城地处罗霄山脉,属井冈山山系。开门见山,处处是山,山外更有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4%,13万亩原始次生林满目苍翠,生机盎然。云雾缭绕山间,如轻纱曼舞,将山峦装点得如梦似幻。天柱山石崖林立,奇石众多,形态各异,直插云霄。山川秀美,峰峦叠嶂,朝阳映照下,金碧辉煌,紫气缭绕,宛如仙境。四季分明,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绿树成荫,秋有层林尽染,冬有银装素裹。汝城的山,是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无论是徒步探险、摄影采风,还是漫步乡野,这里都能提供一片宁静与诗意的天地。立于氾水山巅,三省交界的界碑近在咫尺,伸手便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汝城的山,不仅是旅人们的浪漫寄托,更是汝城人生活的底色,承载着他们数不清的成长记忆。
让人不曾离开的,是汝城的水。汝城地处湘、赣、粤三省交汇处,水系纵横,并形成“水注三江”的独特奇观,这在全国极为罕见。沤水、浙水、秀水汇入湘江,集龙河汇入赣江,九龙江、城溪江则汇入珠江。这些河流滋养了汝城的大地,也为汝城生态系统和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热水镇的温泉水温高达98℃,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被誉为“华南第一温泉”。泉水温度高、流量大,更以其独特的“氡”元素闻名遐迩。这些水资源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生活用水,也为旅游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坐在瀑布边的巨石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氤氲弥漫,仿若一切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抵如此。
让人不曾离开的,是汝城的人。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理学大家周敦颐在此传播理学,启迪民智;近代公益人士朱廷利创办医学院,为家乡医疗事业贡献力量;文艺评论家胡代炜、画家朱志元等,以文化传承为使命,影响深远。汝城还是革命热土,张琼、白皓、朱青勋等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献身,李涛、朱良才等开国上将更是汝城人民的骄傲。众多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汝城人民不仅在革命和建设中功勋卓著,更以善良纯朴的民风和对家族传承的坚守,延续着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汝城是古祠堂之乡,众多古祠堂工艺精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家族的传承。香火龙表演、民俗故事会等,充分展现了汝城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让人不曾离开的,是汝城的故事。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汝城,历时16天,跨越130余公里,历经20余次战斗,成功突破敌军第二道封锁线。红军战士们在汝城宣传革命道理,秋毫无犯,露宿郊野,帮助百姓,深受群众拥戴。“半条被子”的故事尤为感人,三位女红军将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百姓,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成为汝城红色精神的象征。毛泽东、朱德曾多次到汝城,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珍贵的故居、牌匾。千年古银杏树、绣衣坊、义井坊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岁月沧桑,承载着理学与人文精神。这些故事与景观,不仅是汝城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后人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的汝城,万象更新,正以全新的姿态融湾向海,拥抱世界,缔造着美好的未来。
汝城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人性的光辉。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的篇章。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对百姓的深情厚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正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汝城的人民,依然保持着这种善良和纯朴。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更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生态保护。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对未来的憧憬,正是汝城人民独特的人文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汝城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承。汝城的“1136”发展思路,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它不仅注重经济的增长,更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注重人民的幸福生活。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
汝城,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社会的进步,看到了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历史的深度,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汝城,你是我心中一片去过就不曾离开的地方,你用山川河流,尤其是你的故事,你的精神,你的文化,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