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0923|回复: 11

[诗歌] 惊蛰(外一首)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主题

2143

帖子

5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54452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5 11: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清风淡雅 于 2025-3-5 15:48 编辑


   【编者按】两首想象奇妙、引人遐思、耐人品味的诗歌。《惊蛰》,蕴含着节气意象与自然生机。诗中"一声雷鸣轰响/苍穹从中裂开",呼应了惊蛰的核心物候特征——春雷始鸣。一声声惊鸣的春雷,响彻天空,掠过大地,唤醒了蛰伏于地下的虫蚁与万物。雷声,不仅是自然信号,更是古人眼中阳气冲破阴寒的生命力象征。这种萌发之力,被作者提炼为"属于春天的核心词",与农谚"惊蛰过,春耕不能歇"的农耕时序形成了深层共鸣。蛰伏哲学与人生隐喻。诗中"人生需蛰伏/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生命智慧。惊蛰,曾名"启蛰",其本质是静待时机的沉淀:寒冬中虫蚁藏伏积蓄能量,正如人类需在逆境中韬光养晦。生命的苏醒,总在漫长等待后迸发。惊蛰。当雷声裂空,万物既在复苏,亦在重构。正如诗末所言:所有沉睡的美好终将与春天一同醒来,掀开岁月新章。《寄望长安》一诗以古城墙为脉络,串联起长安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人文守护。时空交错的叙事经纬。从隋唐大兴城的方正雏形到明初朱元璋的重建,从隋炀帝"大兴城"到唐太宗"长安城"的更名,作者以城墙的形态变迁为经线,以朝代更迭为纬线,编织出跨越千年的时空锦缎。城墙西南角的扩建、瓮城箭楼的修复等细节,如同青铜器上的铭文,镌刻着不同时代的营造智慧。糯米浆夯土工艺的提及,更是将古代建筑智慧凝成永恒的文化密码。废墟新生的意象辩证。"将士鲜血掩藏"的废墟意象与"野草蔓生"的荒芜图景,构成历史创伤的视觉隐喻。四座城门的名讳——长乐、安定、永宁、安远,在结尾处被解构成"长安永安"的祈祷重章。这种拆字重组,不仅是文字游戏,更是将砖石垒砌的物理防御升华为精神护盾。每个重复的音节,都像城砖叩击大地,在"长-安-永-安"的韵律回环中,古老城墙化作横卧大地的编钟,为盛世敲响永恒的和鸣。这座穿越时空的城墙,最终在诗句中完成从军事壁垒到文明丰碑的蜕变,成为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具象化表达。历史便在现代语境里获得新生,继续守护着属于整个华夏文明的"长安"之梦。两首精彩诗歌,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天龙】

惊 蛰

一声雷鸣轰响
苍穹从中裂开
划过道道长弧
尖锐地拨开土壤
蛰伏一冬的虫蚁蠢蠢欲动
蕴育新的力量
生机蓬勃,成了属于春天的核心词

一惊一蛰,一扬一敛
沉睡有度,万物有力
惊雷叫醒的,永远是不装睡的芽儿
嫩绿初绽,绿意渐生
轻拂柳枝,婀娜曼舞
充满希望的生命在广袤世界里
汇拢凝结成一首属于二十四节气的诗
在岁月中掀开新篇章

人生需蛰伏
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


寄望长安

唐皇城墙逶迤千余年
从隋唐到明代再到元朝
方方正正到面积扩大再到西南城角成为特色——
唯一的圆
大兴城从此易名
畅想许久,终于定义为长安城

朱元璋下令重建
长安城墙历经600年战火考验
朝代更替,社会动荡
城墙军事防御成了遥远的故事
旧时模样,深植于时光身处
城墙也折射出民不聊生的惨象

学者心痛而捶胸顿足
一片废墟把将士鲜血掩藏
荒芜的心上长出了狭长野草

墙护人,人亦护墙
清瓮城、修箭楼、补闸楼吊桥、建公园
二十载的坚持
才将遍体鳞伤的城墙留存在那段历史中
古人用过筛黄土加糯米浆做夯土
他们如惊雷打破固有思维
就地取材,加固城墙根基
来之不易,更需保护

东南西北四门换新颜
重新雄起
各盘据一方
再次守护城里城外
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
长-安-永-安
长-安-永-安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2

主题

7024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53355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5 1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越写越好,点赞加油!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062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0231
发表于 2025-3-5 12: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3-5 12:56 编辑

     编者按】两首想象奇妙、引人遐思、耐人品味的诗歌。《惊蛰》,蕴含着节气意象与自然生机。诗中"一声雷鸣轰响/苍穹从中裂开",呼应了惊蛰的核心物候特征——春雷始鸣。一声声惊鸣的春雷,响彻天空,掠过大地,唤醒了蛰伏于地下的虫蚁与万物。雷声,不仅是自然信号,更是古人眼中阳气冲破阴寒的生命力象征。这种萌发之力,被作者提炼为"属于春天的核心词",与农谚"惊蛰过,春耕不能歇"的农耕时序形成了深层共鸣。蛰伏哲学与人生隐喻。诗中"人生需蛰伏/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生命智慧。惊蛰,曾名"启蛰",其本质是静待时机的沉淀:寒冬中虫蚁藏伏积蓄能量,正如人类需在逆境中韬光养晦。生命的苏醒,总在漫长等待后迸发。惊蛰。当雷声裂空,万物既在复苏,亦在重构。正如诗末所言:所有沉睡的美好终将与春天一同醒来,掀开岁月新章。《寄望长安》一诗以古城墙为脉络,串联起长安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人文守护。时空交错的叙事经纬。从隋唐大兴城的方正雏形到明初朱元璋的重建,从隋炀帝"大兴城"到唐太宗"长安城"的更名,作者以城墙的形态变迁为经线,以朝代更迭为纬线,编织出跨越千年的时空锦缎。城墙西南角的扩建、瓮城箭楼的修复等细节,如同青铜器上的铭文,镌刻着不同时代的营造智慧。糯米浆夯土工艺的提及,更是将古代建筑智慧凝成永恒的文化密码。废墟新生的意象辩证。"将士鲜血掩藏"的废墟意象与"野草蔓生"的荒芜图景,构成历史创伤的视觉隐喻。四座城门的名讳——长乐、安定、永宁、安远,在结尾处被解构成"长安永安"的祈祷重章。这种拆字重组,不仅是文字游戏,更是将砖石垒砌的物理防御升华为精神护盾。每个重复的音节,都像城砖叩击大地,在"长-安-永-安"的韵律回环中,古老城墙化作横卧大地的编钟,为盛世敲响永恒的和鸣。这座穿越时空的城墙,最终在诗句中完成从军事壁垒到文明丰碑的蜕变,成为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具象化表达。历史便在现代语境里获得新生,继续守护着属于整个华夏文明的"长安"之梦。两首精彩诗歌,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天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主题

6062

帖子

9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90231
发表于 2025-3-5 12: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祝新学期教学、写作两不误,双丰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主题

2143

帖子

5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54452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15: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莫道不销魂 发表于 2025-3-5 12:18
越写越好,点赞加油!

早上课间休息,忽然想写,就涂鸦几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主题

2143

帖子

5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54452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15: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清风淡雅 于 2025-3-5 20:49 编辑
天龙 发表于 2025-3-5 12:42
【编者按】两首想象奇妙、引人遐思、耐人品味的诗歌。《惊蛰》,蕴含着节气意象与自然生机。诗中"一声 ...

我感觉天龙社长写的编者按太透辟了。远比我写的“诗歌”好。祝老师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主题

2143

帖子

5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54452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15: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天龙 发表于 2025-3-5 12:56
祝新学期教学、写作两不误,双丰收!

祝社长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7

主题

3636

帖子

11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118470

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5 22: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意义非凡,在惊蛰之日读惊蛰诗,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而《寄望长安》一诗更是有历史的厚重感,耐人寻味。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创作愉快,佳作不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7

主题

2万

帖子

23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6662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5-3-6 0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3-6 06:31 编辑

《惊蛰》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现代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惊蛰节气的自然景象,同时隐喻了生命的觉醒与希望。

诗中“一声雷鸣轰响,苍穹从中裂开”开篇便以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春雷唤醒万物。诗人用“尖锐地拨开土壤”“蛰伏一冬的虫蚁蠢蠢欲动”等细腻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在惊蛰时节的蓬勃生机。这种对自然生命力的描写,不仅传递出春天的活力,也象征着生命的觉醒与希望。

诗人通过“一惊一蛰,一扬一敛”“沉睡有度,万物有力”等语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隐喻了生命的节奏与成长的规律。诗的结尾“人生需蛰伏,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更是将惊蛰的自然意象升华到人生智慧的层面,鼓励人们在沉寂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用词精准且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惊蛰节气的描写,以小见大,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展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7

主题

2万

帖子

23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6662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5-3-6 06: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3-6 06:31 编辑

《寄望长安》是一首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现代诗,通过对长安城墙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

诗中从“唐皇城墙逶迤千余年”开篇,跨越隋唐、明代、元朝等历史时期,展现了长安城墙的悠久历史与变迁。诗人通过对城墙的描写,不仅呈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朝代更替与社会动荡对城墙的影响。

诗人用“城墙军事防御成了遥远的故事”“旧时模样,深植于时光身处”等语句,展现了城墙从军事防御到文化符号的转变。同时,通过对城墙修复过程的描写,如“清瓮城、修箭楼、补闸楼吊桥、建公园”,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诗中“学者心痛而捶胸顿足”“一片废墟把将士鲜血掩藏”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而“墙护人,人亦护墙”则传递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文化底蕴,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描写,展现了长安城墙的变迁与保护。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巧妙融合,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6今日 3804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