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7184|回复: 10

[游记] 老埠头游记/文唐高翔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南
来自- 湖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主题

264

帖子

35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50
发表于 2025-3-13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

老埠头游记/文唐高翔

仲夏双休日的一天,与好友蒋华相约,去寻觅潇湘河畔的老埠头村,感受这个千年古镇的岁月沧桑、时代变迁,探秘这里的风物形胜、古镇旧事,追忆这里往昔的阜盛繁华。

小车在村口一个空地上停下,下得车来一路朝前而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有些破败的古村落,一条由青石板铺设或河卵石镶砌的500米左右的古道(古街)自南伸北伸展,道路两边是青墙黛瓦的明清建筑,屋面“双滴”的重檐顶,下面是店铺,上面是住宅,青石门槛上已生了厚厚的苔藓,许多门前长着青草和荆刺;一条小溪沿村道款款的流动,村中心有一口水四方型的水井,水井边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樟,粗壮的根须,偌大的树干,密密麻麻的枝叶如一顶华盖,又如擎天的绿洲,微风吹过泛起绿波。

村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阳光照在竹林深处,留下斑驳的日影,这些竹子在风的吹拂下“唦唦”作响,似乎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多以搬出在外建了新屋子,留在院子里的多是老人,因为他们“故土”难离,舍不得这里的古屋故居。这些老人很热情礼貌,他们见到我们露出笑脸,还招呼我们进屋喝茶。

老埠头村位于潇湘的西岸,距零陵潇湘二水汇合处萍岛不过1里,因处于潇湘二水交汇出口,故称湘口、湘口馆,又由于这里铁炉红红火火又称铁炉步。柳完元《永州铁炉步志》曰:“江之浒,凡舟可糜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廓,有步曰铁炉步。”这铁炉步,就是老埠头,因多铁炉而得名。《永州铁炉步志》描绘了当时制造铁器的繁华景象。熊熊的炉火,将潇湘镇的日子燃烧得红红旺旺;叮叮当当的铁锤,把当时的潇湘镇敲打得沸沸扬扬,声名远播。

昔日的老埠头村,因地理位置重要,成为人员和物资的集散地,也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繁华商业市镇。在这里,逆潇水而上可达零陵、道州;逆湘水而上可达全州;顺湘水而下可达衡州、潭州、岳州,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造成了老埠头的繁华。据《永州府志》载,唐五代时的老埠头被设为潇湘镇,这里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塞,官府在这里设置了镇吏、镇将,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铁器、木器在这里集散,布行、米行、油行、盐行、鱼行、竹木行、铁器行、杂货行,把个狭小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客栈、酒肆、茶楼的生意也异常的红火。街上繁华,码头上更是热闹非凡。如今村里的老人谈起村里的过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老埠头村东边临潇湘有个古码头,这码头呈“之”字形状,码头周边也早生了蔓草,我们踏着石级而下,看到码头傍边有“重修渡口碑”等碑四方,每口碑上都刻有文字,这些碑大多数在风雨剥饰后变得残缺、破烂,字迹模糊,但其中重修渡口碑字迹比较清晰,碑文曰:《老埠头新加义舟记》记载:“潇水自九疑百折而入于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会合,为最古之名区。五代时设有镇,曰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曰湘口驿。驿前二水横亘,深阔若无限然,为吾乡所必经之要渡……”。

古时候,没有公路、没有车辆,东来西去的商贾客旅、进京赶考的书生都通过这个码头坐船,从道县双牌等大山深处砍伐的木材、采摘的山货,从全州、兴安运装的物资随船而下在这里卸装上岸,再转运到零陵城区各市场商铺,而老埠头村的村民到零陵去也是从这码头乘舟渡河上岸。那时老埠头港湾里泊满了船只,河中央船只往来如穿梭。货物搬运声、小贩的叫喝声、骡马的嘶鸣声、相别的叮咛声、舟楫的摇橹声、士兵的喧哗声在这交织汇合,形成一首巨大的交响曲。回想昔日的老埠头码头是何等的繁茂。当年的老埠头村简直就是一幅活脱脱的永州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站在老埠头码头,只见碧绿的湘水在这里萦回,对岸的山林,房舍倒映在碧绿的水里,别有一番韵致。河面上,一叶扁舟溯江而上,主人则悠闲自得地摇着舟楫,欸乃之声,在水面上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举目远眺潇湘二水汇合的蘋岛,凤尾森森,绿蕉摇曳,古树藤萝,别具风姿与神韵。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上的水汽氤氲成薄薄的一层雾蔼,蘋岛在这层薄薄的雾蔼里,则显得更加妩媚,既有一种朦胧的美,更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被米芾称为“瑶台仙境”、被徐霞客赞为“龙口之珠”萍岛像蓬莱仙境、水中瑶台。

由于老埠头风光独异,过去永州的墨客骚人,都曾来此泛舟,观光揽胜。忧国忧民的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为了排谴郁闷的心情,常荡一叶小舟,从城内的潇湘码头顺流而下,登蘋岛,游老埠头,让碧绿的潇湘二水浪漫他的情怀。他留下“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的诗句,宋代诗人赵师秀泛舟于此,在饱览了潇湘二水奇异的风光之后,泊舟渡口,上了湘口馆,发出了“潇水入湘阔”“题写遍岩扉”的感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来到湘口馆,他的巜楚湘日记》中对老埠头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豁,而江两岸,啖水之石,时出时没,但有所遇,无不赏心悦目。”这里的冷水湾就是现在的冷水滩。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老埠头伫立一段时间后,我们怀着惆怅的心情再从原路返回,站在老埠头的南街口,踩在冷清的石板街上,久久凝望着街道两旁低矮老旧的房屋、破旧的店铺、稀稀的行人、杂草丛生的古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昔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商铺林立、人气鼎旺的古街古巷古码头早已被湮没在岁月的尘埃,酒店、匠铺、菜市被雨打风吹去,不免有无限的凄凉和感慨。我心中念想,曾经繁盛的老埠头何日才能再恢复往昔的热闹和荣光?(零陵唐高翔)
回复 来自- 湖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来自- 江苏盐城
来自- 江苏盐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3:12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103

    主题

    356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5546

    10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13 12: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盐城
    忧国忧民的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为了排谴郁闷的心情,常荡一叶小舟,从城内的潇湘码头顺流而下,登蘋岛,游老埠头,让碧绿的潇湘二水浪漫他的情怀。他留下“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的诗句,宋代诗人赵师秀泛舟于此,在饱览了潇湘二水奇异的风光之后,泊舟渡口,上了湘口馆,发出了“潇水入湘阔”“题写遍岩扉”的感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来到湘口馆,他的巜楚湘日记》中对老埠头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豁,而江两岸,啖水之石,时出时没,但有所遇,无不赏心悦目。”这里的冷水湾就是现在的冷水滩。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江苏盐城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盐城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2

    主题

    1万

    帖子

    27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599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14 04: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触景生情!
    黄皮人
    回复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亚太地区
    来自- 亚太地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主题

    264

    帖子

    35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50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09: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感谢各位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亚太地区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亚太地区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308
    发表于 2025-3-14 16: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埠头村古今沧桑,通过青石古道、斑驳碑刻与残破宅院等意象,勾勒出千年古镇的兴衰脉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河北承德
    来自- 河北承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9 08:55
  •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53

    主题

    51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6405

    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14 17: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承德
    第一次听说老埠头村,这个村落。在作者流畅直白的行文里,看到一个美丽的大千世界,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河北承德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承德

    来自- 湖南
    来自- 湖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主题

    264

    帖子

    35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50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
    李靓才 发表于 2025-3-14 16:52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埠头村古今沧桑,通过青石古道、斑驳碑刻与残破宅院等意象,勾勒出千年古镇的兴衰 ...

    谢谢李总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来自- 湖南
    来自- 湖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主题

    264

    帖子

    35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50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0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
    雄安人 发表于 2025-3-14 17:17
    第一次听说老埠头村,这个村落。在作者流畅直白的行文里,看到一个美丽的大千世界,感谢! ...

    谢谢雄安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2

    主题

    1万

    帖子

    27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599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3-16 08: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雄安人 发表于 2025-3-14 17:17
    第一次听说老埠头村,这个村落。在作者流畅直白的行文里,看到一个美丽的大千世界,感谢! ...

    我也是长一次听说。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854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3-19 2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老埠头游记》是一篇以探访古村落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老埠头村的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这一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与岁月沧桑,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1. 主题选择: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散文的主题围绕着老埠头村的历史与现实展开。作者通过对古村落、古道、古码头等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老埠头村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破败,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也引发了人们对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思考。散文通过对老埠头村的探访,传达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

    2. 语言风格:古朴而富有诗意
    散文的语言风格古朴而富有诗意。作者在描写古村落时,运用了大量的古雅词汇与修辞手法,如“青墙黛瓦”“青石门槛”“蔓草”等,这些词语不仅展现了古村落的历史风貌,也赋予了散文一种古朴的美感。同时,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语言充满了诗意,如“碧绿的湘水在这里萦回,对岸的山林,房舍倒映在碧绿的水里,别有一番韵致。”这种诗意的语言,使得散文在历史叙述之外,还具有了艺术的美感。

    3. 情感表达:怀旧与感慨并存
    散文的情感表达充满了怀旧与感慨。作者在探访老埠头村时,对昔日的繁华充满了怀念,尤其是对古码头的描写,作者写道:“回想昔日的老埠头码头是何等的繁茂。当年的老埠头村简直就是一幅活脱脱的永州版的《清明上河图》。”这种怀旧的情感,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对古村落衰落的惋惜。同时,作者在描写今日的老埠头村时,充满了感慨,如“昔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商铺林立、人气鼎旺的古街古巷古码头早已被湮没在岁月的尘埃。”这种感慨,使得散文在怀旧之外,还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4. 结构设计: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散文的结构设计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作者从探访老埠头村的起因入手,逐步展开对古村落、古道、古码头等遗迹的描写,接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引用,进一步展现了老埠头村昔日的繁华。最后,作者通过对今日老埠头村的描写,表达了对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思考。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设计,使得散文在历史叙述与现实思考上都具有了清晰的逻辑性。

    5. 历史背景:丰富而详实
    散文在描写老埠头村时,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知识,如《永州铁炉步志》《永州府志》等文献的引用,不仅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埠头村的历史地位与繁华景象。这些历史背景的引入,使得散文在情感表达之外,还具有了文化研究的价值。

    6. 不足之处:部分内容略显冗长
    虽然散文的整体结构清晰,但部分内容的叙述略显冗长,尤其是在对古码头与历史文献的描写上,虽然内容丰富,但篇幅较长,可能会让部分读者感到疲惫。如果能在某些部分进行精简,散文的节奏感会更加紧凑,阅读体验也会更加流畅。

    《老埠头游记》是一篇以探访古村落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老埠头村的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这一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与岁月沧桑,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散文的语言风格古朴而富有诗意,情感表达怀旧与感慨并存,结构设计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虽然部分内容略显冗长,但整体上仍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它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引发了对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深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6)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37今日 7203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