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3-27 19:27 编辑
【编者按】作者以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湘南汝城的温泉文化图景,文章呈现出多重叙事维度的精巧编织,既有对童年记忆的诗意回溯,又有对地方文化的深度解码,更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呈现。一开篇就闻到味儿了!作者说湘南山水有"清冽的草木香",温泉水带着硫磺味,这些气味描写直接唤醒我的鼻子。还有那些色彩:翡翠色的苔藓、彩绣的畲族服饰、琥珀色的温泉蛋,看得人眼花缭乱。最绝的是写98℃温泉水煮蛋时,说钙质在蛋上画"松花纹",这画面太有想象力了。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不说教、不枯燥,像聊天一样把家乡的好娓娓道来。有儿时回忆,有长辈智慧,有科学知识,还有神话传说,全都围绕着温泉这个"主角"展开。读完之后,不仅记住了汝城温泉,更记住了那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精彩美文,倾力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在记忆的长河中,湘南山水的灵气缓缓流淌,许多往事宛如氤氲的温泉雾气,朦胧而又迷人。然而,有一种清冽的草木香,恰似九龙江畔清晨的露珠,总能轻轻洇开我记忆的褶皱。这股香气,承载着畲乡春日独有的仪式,蕴含着98℃温泉水与地菜共舞的神秘密码,更是汝城人深深烙印在基因里的养生图腾。
我生于汝城的山水之间,热水河畔那弥漫的硫磺气息,早已成为刻入血脉的乡愁印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寨子里的阿公阿婆们便会挎上竹篮,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过被温泉浸润了千年的青石板路,去采撷那与春雷同醒的山野精灵——地菜(荠菜)。
地菜的叶尖上,悬着颗颗晶莹的露珠,它们折射着畲族人“春食地菜,夏祛湿毒”的千年智慧。外婆常说,这看似平凡的草木里,藏着温泉的魂魄。汝城温泉富含硅钠,具有润肤之效;氡气充沛,能通络活血。唯有当这地菜与98℃的“汤河神水”相遇,方能激发出穿越时空的神奇疗愈之力。
天还未破晓,外婆便带着沾满露水的地菜归来。她将那青翠欲滴的嫩叶与土鸡蛋放在竹簸箕里,细细揉搓。在这轻柔的动作中,草木的脉络仿佛在蛋壳上拓印出一幅天然的山水纹路。当我们提着竹篮穿过汤河小桥时,晨雾正与温泉蒸汽缠绵交织,河石上的苔藓泛着如翡翠般的光泽,如梦如幻。
外婆小心翼翼地将系着红绳的竹篓沉入那沸腾的河湾,刹那间,温泉水翻涌起一道道白色浪花。98℃的热浪裹挟着偏硅酸与氡元素,在地菜与蛋壳的缝隙间奏响了一场奇妙的分子运动交响曲。在这神奇的过程中,钙质结晶在蛋白上形成了如松花纹般的美妙图案,铁元素则晕染出蛋黄金边。这无疑是大自然历经千年精心研制的养生秘方。
当鼓声震落泡桐花的时节,热水镇仿佛化作了一座非遗的活态展馆。畲家姑娘身着凤凰彩绣的服饰,轻盈的身姿拂过蒸腾的雾气,身上的银饰叮当作响,仿佛惊醒了汤河的春梦。
您可曾见过糯米与温泉的美妙共舞?几位壮汉抡起香樟木槌,那蒸熟的糯米在石臼中欢快地翻滚。随着一声声“嘿嚯”的号子,糯米逐渐化作绵软的糍粑。此时,蘸上温泉水,那滋味仿佛是山神馈赠的甜蜜亲吻。
竹竿舞的清脆节奏,应和着汤河的咕嘟声,舞者们挥洒的不是汗珠,而是南岭群山酝酿了整个寒冬的浓浓春意。
舞春牛,也是欢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每逢早春时节,畲族同胞都会通过舞春牛来播种春天的希望。畲族阿哥装扮成耕农,与“牛”共舞,他们的表演惟妙惟肖,将畲族人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此刻,汤河畔正上演着一场奇妙的地球魔法:十余名畲族青年将千枚土鸡蛋系入沸腾的温泉池内开煮,并虔诚地祈福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98℃的偏硅酸温泉将鸡蛋煨成溏心琥珀般的诱人模样——这是全世界唯有汝城能够复刻的独特奇观。
汝城,是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湖南十佳冬季气候旅游目的地湖、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省级乡村旅游区。“一城三泉”独具特色。
汝城温泉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对温泉的开发利用源远流长。古人把温泉视为“灵泉”“福泉”。《山海经》称地下热水源为“汤谷”,郦道元的《水经注》按温度从低到高,将温泉分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5 级,其中“炎热奇毒”的温泉能够煮熟稻米,汝城的热水温泉便属于这一级。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直接将温泉归入药引,用于疗养治病。早在公元755年前的南宋时期,热水温泉就已被载入国家地理志。明代史书记载:“热水泉,在县东百里;间七步,深二尺,气如烟雾,水温。”清同治《桂阳县志》记载:“热水温泉可煮鸡蛋,农人sha猪宰鹅,皆汤之即可”。康熙九年,时任汝城县令盛名誉赞之为“灵泉”,并赋诗一首:“石气生烟火,潭声若沸汤。地有温泉胜,人思化日长。”
汝城温泉不仅历史悠久,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汤河传说中,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出现。然而,有一段时期,十个太阳竟一同升起,致使大地禾焦草枯,民不聊生。为了福泽百姓、躲避灾祸,天帝常俊授命后羿射日。后羿张弓搭箭,一口气射落了九个太阳,其中一个就落在了热水河。自此,这儿的泉水便变得滚烫无比。
直至今日,热水汤河旁还有一块日落石,成为当地民间祭拜的神石。封泉遗址也有着独特的故事。相传明朝弘治年间,热水有一位位居布政副使的高官范渊,衣锦还乡时看到热水河中热气腾腾,竟认为这是“漏气”,破坏了热水的龙脉。于是,他召集当地民众,收集湘、粤、赣三省交界汝城、崇义、仁化三县的桐油,拌上石灰和河卵石,将泉眼封得严严实实,试图阻止热水流出。然而,地热水压强大,主泉被封后,热水便从四周涌出。如今,明代封泉遗址依旧遗留在河畔。
红军池,同样承载着一段红色记忆。1934年10月底,中央红军在长征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从江西文英进入汝城热水进行休整。热水的老百姓纷纷腾出房子、送来粮食,还用温泉为红军洗浴、疗伤。经过温泉疗养,红军将士们一扫战争的疲劳,伤势痊愈,体力也迅速恢复。于是,百姓们便把红军洗浴、疗伤的池子称为“红军池”。
汝城温泉有几大特点,一是水温高,最高可达到98℃。同时汝城温泉的流量大,最大日可产量达到26,000立方米。汝城温泉的水质非常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世界少有的氡泉,也是中国少有的优质珍稀温泉,可泡可疗养,可浴可美颜,可游可开发。游客既可以感受温泉煮蛋的惊奇,又可以体验直接饮用的独特,尽享温泉休闲的惬意。
您可知蛋白上的松花纹实则是钙华结晶?温泉水中的碳酸氢钠与蛋壳碳酸钙相遇,在蛋白表面雕琢出独一无二的山水画卷。轻咬一口,地菜的清苦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温泉的微咸,氡元素的暖流自喉间缓缓漫向四肢,恍惚间,竟让人分不清究竟是温泉在煮蛋,还是大地在烹煮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九龙江的雾霭轻轻漫过明清古驿道,艾草香包系住了远客的衣襟。
“三月三来春正好,汝城畲乡过大节!温泉煮蛋长龙宴,八方宾客聚汝城!哟嚯……”这个三月三,何不来汝城与 98℃的深情撞个满怀?去触摸温泉蛋壳上的钙华纹路,解码南岭地质运动的壮丽史诗;去古寨石巷接过阿嬷的竹篾,让温泉蒸汽将记忆窖藏成岁月的醴泉。
当您赤脚踏进热水河,看着鸡蛋在沸泉中欢快地跳起踢踏舞时——这方被《水经注》记载的“灵泉”,正将地心的炽热、汝城人民的好客,酿成您掌心可触摸的滚烫春天。
畲族同胞唱着迎宾山歌,跳起火笼舞,为游客奉上拦门酒......欢迎各方宾客走进千年古县湖南汝城。
来汝城,汝必成!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