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4-11 21:27 编辑
编者按:《教育:点亮螺旋,绽放生命之光》是一篇充满教育智慧与人文关怀的佳作。作者以紫藤的生长为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教育的深刻内涵。文章从学生细微处着眼,深入剖析了“自信心”“成功感”“求知欲”等教育关键要素,强调教育应顺应孩子天性,点燃智慧火种,助力其在成长螺旋中绽放光芒。语言细腻,情感真挚,案例生动,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启示,堪称教育工作者的醒世箴言。
屋前老紫藤又开花了,串串紫花垂落,摇响往昔记忆,令我想起教学楼前相伴多年的那株紫藤。三十年前,和学生一起栽下它时,细弱藤蔓在风中瑟缩,像雏鸟颤抖的羽翅;如今,它已舒展长臂,荫蔽半座庭院,螺旋向上的枝蔓奏响生命强音。每瞧此景,那些在负螺旋中挣扎、终获绽放的生命便浮现眼前,教育之路,恰似紫藤攀爬,曲折间织就希望锦缎。
初、高中生们,自尊如同初春薄冰,看似坚硬,实则脆弱。晓妍把画作藏在物理课本下,泄露了对绘画的热望;小宇发言时抠弄校徽,显出内心的紧张,这些小动作都是他们心灵的密语。
犹记小辉,父母视成绩为唯一标尺,考试失利后的斥责如冰雨,浇灭他眼中的光。课堂上,他蔫蔫不振,像霜打的茄秧,作业潦草,成绩一溃千里,陷入负螺旋,越陷越深,摇摇欲坠。
然而,教育能化腐朽为神奇,负螺旋不是终点。看紫藤新生卷须,初时懵懂徘徊,寻得支撑才昂扬向上。为师者,应是引路人,为孩子照亮通往正螺旋的路,而重塑“自信心”是关键基石。真正的自信,扎根于理解。孩子深陷困境,我们要俯身聆听,给予温暖依靠,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就如晓妍,文化课不佳曾笼罩她对绘画的热爱。课间,常能看到她沉浸于勾勒梦想,专注神情就像虔诚的信徒守护火种。我与她分享梵高、徐悲鸿的故事,唤醒她心中力量。在校绘画比赛,我举荐她登台,聚光灯下,泪水与笑容交织,自信种子破土而出,助她考入湖北美院,开启艺术人生。正如东坡居士“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洒脱,教育应赋予孩子这份从容。晓妍领奖时眼中的光芒,正是“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希望。
若“自信心”筑牢根基,“成功感”则是滋养成长的甘霖。带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时,小宇生性内敛,动手能力强却怯于表达。我与科技老师依循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他定制从简单电路组装到小型机器人调试的任务,难度在他“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每次攻克难题,同学们鼓掌欢呼,当看到自制机器人灵活穿梭,小宇眼中自豪之光喷薄而出,此后主动探索,学业稳步提升。这像芬兰教育的“蛋糕题”,让孩子轻松摘取“成功果实”,领悟努力价值,警示我们莫让过高期望折翼孩子奋进之翅,要以适度挑战助力他们扬起自信风帆。
“求知欲”,是孩子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火种。春日郊游,溪边成了知识乐园,孩子们探讨蝌蚪蜕变、水流奥秘,眼中好奇之光如熠熠星辰,点亮山野,那是求知欲最本真的模样。可刻板教学与标准答案,让这星光黯淡。亚里士多德倡导自由探索,教育不应是填鸭灌输,而应是求知漫步。课堂上,开放性课题鼓励孩子们自主查阅、辩论研讨,守护好奇火花,让它燎原,引领孩子们奔赴知识海洋。
再看那株与学生共植的紫藤,从弱不禁风幼苗蜿蜒成繁花似锦,它是教育的鲜活诗篇。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苞,负螺旋是花期前的蓄力。教育者不该是刻板工匠,而应是慧心园丁,顺着孩子生长脉络,以爱为春雨,以理解为暖阳,用赏识搭希望云梯。
曾记得小林,语文考卷分数不佳,遭父亲斥责,自信幼苗几近枯萎。某个黄昏,空教室里小林用画笔勾勒诗意天地,专注神情、灵动笔触倾诉对美好的向往。次日,我在全班展示画作,小林涨红脸庞,眼中重燃光芒,此后凭借绘画天赋崭露头角,成长为出色插画师。
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常被我们遗落。春游时,总有孩子围着蒲公英追问种子飞行距离,趴在蚁穴旁探寻蚂蚁归家路径,纯真眼眸应是浩瀚宇宙中最亮星辰,却被标准答案禁锢,光芒渐隐。亚里士多德“散步学派”启示:教育是点燃火把,绝非填满容器。访友时,见老友引导小孙女用吸管吹药瓶奏乐,孩子因发现水位与音调关联而惊呼,这正是柏拉图笔下“灵魂回忆”的瞬间,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唤醒、激发,让求知火种熊熊燃烧。
谈及“成功感”培育,同事马老师讲《岳阳楼记》时,安排作文薄弱的学生描绘窗外云霞。两周后,那孩子写下“暮云像被砚台磨过的陈墨,边缘还带着毛笔的飞白”,全班沉浸于文字静谧之境。这如同国画墨分五色、于简淡处见真章,教育适当降低难度是为孩子蓄力。王阳明《传习录》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提醒我们顺应孩子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拥抱成功喜悦。
暮色浸染相册,惊觉教育与紫藤养护相似:过早牵引,会让新芽夭折;放任自流,则恐其伏地难起。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用心血浇灌着美丽的花朵。”这也是要我们做懂植物的园丁——深知玫瑰刺是叶的别样守护,明晰紫藤弯折蕴含向上冲劲。毕业多年的晓妍寄来获奖画册,扉页写“谢谢您看见看不见的我”,刹那间,所有成长螺旋化作生命荣耀年轮。
课堂上,常捕捉到学生领悟知识时瞳孔微微放大的刹那,那是智慧穿透心灵的微光,让理论有了生命温度。书架上,教育论著积尘渐厚;窗棂外,紫藤岁岁枯荣,见证学子蜕变。每一个负螺旋困境,都是蓄力待发的正螺旋前奏,如同花苞蜷缩,只为绽放惊艳。退休之际,方彻悟教育真髓:非机械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火种;非整齐划一修剪,而是为每株幼苗探寻专属成长路径。那些曾被视作“问题”的孩子,不过是用独特生命密码,书写别样精彩诗篇。
暮色四合,缓缓合起相册,此刻,心中对教育禅机洞若观火:园丁至臻荣耀,不在塑造千篇一律花草,而在助力玫瑰绽放独特风姿,让紫藤舒展凌云气魄。诚如陶行知先生所嘱,捧赤诚之心而来,不携半缕功利离去,心怀悲悯,感知每一株幼苗的独特韵律;坚毅守望,笃信每一道向上螺旋,终将冲破云霄,抵达梦想彼岸。于浩渺教育星河,愿化作最亮星芒,为孩子们照亮逐梦征途,使其于成长螺旋之上,绽放万丈光芒,向着无垠苍穹振翅高飞。
如此,方能不辱教育使命,引领孩子挣脱负螺旋泥沼,搭乘正螺旋东风,心向暖阳,笔绘辉煌,这是教育馈赠的至美华章,亦是吾辈毕生矢志不渝的神圣守望。盼后来者,能执爱为笔,绘就莘莘学子璀璨未来,让教育百花园,繁花永不凋零,泰斗岁岁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