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585|回复: 1

[散文] 长沙,长沙(一)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6

主题

7122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55077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4-29 21:41 编辑

    微信图片_20250429163258.jpg

         2025年寒假,开学前夕,我们一家从广州坐高铁到达长沙。对于长沙我们并不陌生,以前曾去过多次,但那时信息不发达,只知道长沙离湘潭不远,但我至今没有去过湘潭,只能借助网络观看毛主席故居。这次本想去瞻仰伟人故居,却由于时间不允许又错过了。
  如今利用便利的网络,我对长沙多了一些了解。“长沙”之名,最早见于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此后历朝历代,长沙均为湖湘首邑和南方重镇,新中国成立后,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成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风景独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岳麓山,有水洲相拥“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湘江,有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马王堆汉墓,有“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及“三国东吴”简牍。
  古有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沙更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翻开史书,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曾国蕃、黄兴、左宗棠、齐白石、李谷一、雷锋……这些熟悉的名字都与长沙有关,着实令人惊叹不已。长沙还是一座时尚动感之都、美食之城。湖南卫视、超女快男风靡全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飘香的小吃美食。总之,不论你是喜欢探寻历史还是崇尚青春奔放,亦或只为一饱口腹之欲,在长沙都能找到让你满意的答案。


   【黄兴路步行街、火宫殿】
  跻身于人潮拥挤的市中心,老远看见一尊人物塑像,原来他就是黄兴(1874-1916)。黄兴字克强,长沙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与孙中山并称“孙黄”,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去世后以民国元老的身份国葬于长沙岳麓山。黄兴路步行街以黄兴的名字命名,不仅是对这位革命先驱的缅怀与敬仰,更是对长沙这座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传承与弘扬。
  黄兴路步行街又称为“黄兴广场”,地方不大,但位置非常好,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黄兴路步行街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美食天堂。这里的小吃琳琅满目,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份臭豆腐,一份糖油粑粑,红色的辣椒、白色的蒜末、绿色的香菜,浇在黑色的臭豆腐上面,色、香、味俱全,看着都有食欲。与广州的昂贵价格相比,这里的美食简直太便宜了!望着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我深深感受到长沙的商业繁华,好多年不见,长沙的变化真大啊!
  想起多年前就在这里第一次吃牛蛙,至今我仍喜欢吃牛蛙。我们找了家环境优雅的泰国餐厅,美餐一顿,满足了我想吃洋餐的愿望。沿着步行街继续前行,不多远便来到了著名的火宫殿。火红的墙壁与绿色的琉璃瓦在灯光的映照下十分耀眼,院内金黄色的毛主席像高大威严,他双手背后,目光望着远方。毛主席阔别故乡三十年,1958年回湘仍惦记“火宫殿”的臭豆腐,前往视察。毛主席一边品尝臭豆腐一边说:“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毛主席的这句话把火宫殿“臭名远播”,如今,火宫殿臭豆腐日销3万片,让来火宫殿吃臭豆腐的客人独得其味之奥妙。
  想不到,看似普通的火宫殿,却并不普通。抗战时期,徐特立在这里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演讲,田汉经常在这里与友人聚餐,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王首道、王震、胡耀邦都曾光临过火宫殿;1973年5月,数学家华罗庚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优选法”试验;1975年著名音乐大师谭盾,曾为《毛主席视察火宫殿》配乐诗朗诵作曲;这里接待过美、日、法、瑞士、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的政界要员、外交官员;美国《食品》杂志社、日本银座亚寿多大酒楼、法国旅游杂志社和香港出版的《中国导游图》,都曾先后在突出位置刊登文章介绍火宫殿的风味小吃。“火宫殿”三字扬名四海。


  【长沙过贾谊宅】
  住在繁华的五一路,放下行李后我们悠闲自在地穿梭在太平街。时值冬季,气温十五度左右,不冷不热,特别舒服惬意。未来之前,我们还担心与广州的温暖相比,来长沙会受冻。没想到,长沙对我们太友好了,这样的温度最适合逛街。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店铺,在有“长沙”字样的标记前打卡拍照,看着诱人的常德酱板鸭,感受着与广东不一样的风情美景美食,心情舒畅极了。
  二宝体验了一次非遗——吹糖人,在一位老爷爷的指导下吹出了一只喜鹊。我们继续沿街行走,不经意间“贾谊故居”出现在我们眼前。那样偶然,那样意外,那样惊喜,我们竟然与诗中描写的名人故居邂逅!我相信,这是上天安排的一次相遇,因为我从未做过旅游攻略,从未想过会来到这里。凭身份证免费领票参观,在等待的间隙,我在脑海里快速回忆初中课本上录入的两首与贾谊有关的诗。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全文如下:“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另一首《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原文如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所写的贾生就是贾谊(别名长沙傅),洛阳人,十八岁即能诵诗属文,精通儒家经典。22岁任博士,同年升为太中大夫,同僚之中,无出其右。撰《过秦论》、上《论积贮疏》,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国家政治的方略,极受文帝赏识,数度欲让贾任公卿高位,因权臣不容,改任长沙王太傅。
  在长沙,贾谊撰《吊屈原赋》、《鵩鸟赋》,开汉赋之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后人称其为“贾长沙”,故宅被誉为长沙最古的古迹及湖湘文化的源头。贾谊后撰《治安策》,他提出的治国方法被封建皇帝奉为经典,他制定的削藩方案,被汉武帝采纳后,彻底解除了困扰中央集权的诸侯王割据的威胁,其国防、民本、农本和教育思想,在现代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汉文帝十一年,贾谊32岁,随梁怀王入朝,梁王刘胜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第二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拥有现存年代最久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古井。我为贾谊的英年早逝伤感不已,当时天上布满阴云,一种淡淡的哀伤笼罩在我们心头。
  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故居,所有的建筑一律是青灰色,显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整个故居不算太大,有贾谊井、贾谊石床、贾太傅祠、碑廊、太傅殿、佩秋亭、寻秋草堂等。整座故居布局整齐、井然有序、环境幽雅,翠竹丛生,青松挺拔。贾谊井旁的大石头上刻着一段文字,历代文人来此凭吊贾谊,留下众多对古井的歌咏,寄托对贾谊的思念。杜甫诗中有“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沙贾傅井依然”的诗句,故此井又名长怀井。
  我们看到了贾谊的作品,还有年轻的贾谊像,他端坐在书案前,右手握笔,案上摆放着一卷书,英俊的脸庞瘦削,英气十足,五官俊美,棱角分明,目光灼灼,十分有神。一望,便知他胸中装着天下苍生。碑廊中镌刻着古今吟咏贾谊的诗作,其中有一首毛主席的《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此诗作于1961年,这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两首关于贾谊的诗,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诗中表达主席爱才、惜才的心,表达了对贾谊命运的惋惜,对谗言佞臣的痛恨之情。
  临走时,我发现一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幅镜框,上书“屈贾风骨耀潇湘,清廉一脉传千年”为题的几段文字。列举贾谊政绩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他提出的为官清廉、解决民生疾苦的言论值得当代的党员干部借鉴。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6

主题

7122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55077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以前在长沙呆时,信息不发达,没有智能手机,不知道哪里有著名景点,如何导航。如今想来,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错过了了解知名景点的机会!而长沙的夏天是非常炎热的,总是让人想要逃离。此次冬季之行,冷热适宜,非常适合出行。心情愉悦,特写游记记之。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2)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13今日 3864主题

阅读推荐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