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4-12-11 16:00 编辑
编者按:运涛的这篇《君明老师绝妙好辞》是对何君明老师《汝城进士赋》的深度赏析。文章不仅捕捉到了《汝城进士赋》的古韵之美,更深刻理解了赋这一文体的独特魅力。运涛从“古”、“博”、“简”、“情”四个维度,细致解读了何君明老师如何巧妙地将古典文学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典雅又通俗的赋文。他赞赏何君明老师在用词上的丰富与精准,在内容上的广博与深邃,在表达上的简洁与深情,使得《汝城进士赋》不仅是一篇展示汝城自然美景和人文光辉的作品,更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文学佳作。运涛的赏析,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何君明老师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编辑:秋声】
古韵今风颂汝城 运涛
读了何君明老师的“进士录”征文执牛耳之作《汝城进士赋》,获益颇丰,感慨良多。
“赋”是不太容易把握的文体,历史上的《阿房宫赋》《子虚赋》《洛神赋》等,“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无不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早期《诗经》的诗多来自民间,普通人也是可以唱和的,雅俗共存、良莠不齐。后来,有些脱离低级趣味的文化人,借鉴《诗经》,创作了充满知识点和韵律的文体,只可诵读不可歌唱,这就是赋。它的受众要小,起点更高,我没有写过赋,但对能创作“赋”的人一直抱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敬畏之心,何君明老师这篇扛鼎之作,更让我揣摩再三,不敢轻易置评。
我观其特点有四:
一是“古”,既见笃学好古,又不是古调独弹。文章发语辞“粤若”两字出自《尚书·尧典》,是现存最早的“典”,起句就显示不凡。接着描摹汝城位置,先后用了东望、南眺、西瞰、北连四个方位,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符合四时顺序,读来毫无违和感。顺势引出春至之时、夏来之际、秋意渐浓、冬寒凛冽的四季风光,文章布局有古人之风,又完全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
二是“博”,用词上是沈博絶丽,内容上则旁搜博采。《汝城进士赋》词汇量异常丰富,罗列铺陈而无繁重赘言,化用典故而不着痕迹,动词、形容词精准使用,名词、副词合理搭配,生动展示了汝城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光辉,空间上描写汝城的周边环境,时间上叙述汝城的一年四季。最值得自豪的是汝城人的勤劳苦学,唐宋以来,频中进士,为桑梓增光,为国家输送经世济民之才。胜迹犹在,更留下崇儒尚道之风。
三是“简”,善于以简驭繁,达到辞简意足。以文言记叙汝城进士盛况,虽省略了三十九位进士的详细姓名和平生事迹,但通过高度概括的笔墨,归纳了进士苦学的身影,殿试的风姿,以及后来对国家社稷的贡献,让人读后回味隽永。
四是“情”,全篇字字珠玑,句句有情。写景,情融于景,字字皆情语;写时,情随物移,贯穿始终;写人,夸夸其谈,不吝赞美之词。
何君明老师的《汝城进士赋》,堪称绝妙好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