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施最标准历史的建筑就要数恩施土司城。而历史上修建目前保存良好的土司城有两座,一座是唐涯土司城,一座是恩施土司城。今天首先来说这唐涯土司城。
土司即为从元朝设置的管理巴人的老大,而土司城如同修建巴人地方王城一样,而最早的土司修建与秦汉时期,不过保存至今最完整就是这唐涯土司城和恩施土司城。土司城如同一座古代城市,即使土司居住的地方,也是巴人在古时主要战略地位。
唐涯土司城修建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巅峰时期为明天启年间,废止与清雍正十三年,共设立了三十四代土司,计381年。管辖地区包括利川,咸丰,鹤峰,万州等地。是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司城之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对土司城修补,其中包括土王墓地,田氏夫人,张王庙,石牌坊等地。在2015年7月5日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恩施土司文化的一大成就。
现如今去参观这座土司城,还是先得从城墙看起。从城墙通往贾家沟的通道称为七十二步朝天马。东面,南面,北面,都有城墙,叫做外城墙,北面和东北面还修筑了内城墙,大多都是就地取材都是自然石块,大部分都是一米以上,临河一带保存完整高度为2.5米,墙基为3.2米。而通往南城墙还有一道隐秘通道为九道拐,
再就是街巷,现如今城中的街巷清洗可见。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落组成,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全长880米。以石牌坊为中心成为中街,沿大衙门以下称为上街,沿小衙门以上为下街。其中上街和南城门依次平行为“一横道,二横道,三横道”。
首先来看看这中心的石牌坊,这石牌坊修建与明天启四年,取名为荆楚雄镇牌坊,从这可以看出它是土司文化鼎盛时期的一个象征。通高7.15米,面阔8.4米,三开间,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狮(现残存一个)。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大字。前后均有提记,记录了牌坊的建造缘由、时间。中间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咤闹海”等题材,两侧枋面雕刻“渔樵耕读”、“槐荫送子”及麒麟、龙、凤等图案。是汉土艺术结合场务。
再来瞧瞧这墓葬,由于巴人对死人是非常看重的,所以这座土司城最值得一看就是这墓葬了。这土王墓保存完好,墓室宏大华丽,椁室以钻凿砂岩垒成。前观为仿木结构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筑,长大概七米。屋面雕饰筒瓦,嵴雕龙首装饰,檐下斗拱明显,5根廊柱形成4间墓室,墓室里面都有石馆床。中雕小隔窗极其精致,窗眼为钱纹图案,可以相望。室顶雕刻藻井,以花卉为纹饰图案。墓前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兽,两侧饰以精雕麒麟,高约1米。整个王坟以石建构,十分精美,其建筑格局及装饰实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还有这田氏夫人墓也保存完好,从石碑上可以看出武略将军的夫人,前记“孝男印官茵宗尧记”,后题“皇明崇祯岁庚午季夏吉旦立”。在墓前有一较矮小的素面石牌坊,造型简单,无雕饰花纹。而这里还有以武略将军谭鼎为主的六座将军墓。
最后就来说说这具有代表性就要说说这石人,石马。而这石人,石马也正是由雕刻大师陈大仙为纪念谭鼎和田氏夫人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修建与1611年。而如今还可以清晰看见马鞍,马蹬,马缰,马辔。左侧马缰上阴刻小字:“万历辛亥岁(公元1611年)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田夫人立”。石人高1.9米,着盔甲,佩剑抱伞,侍立马前。右侧石马马缰阴刻小字“万历辛亥岁季夏月四日良旦,峒主覃杰同男覃文仲修立”。石人已毁,着盔甲,站与旁。两皮马雕刻的栩栩如生,站在两皮马之间如同见证当时谭鼎将军和田氏夫人征战沙场的英勇雄姿。同时我们也应该赞赏古代巴人的石雕技术。而这石人石马位于张王庙,而张王庙分为山门,马殿,拜殿三进。而在西面的玄武山上具有还有夫妻衫,由谭鼎和田氏两人为了纪念爱情所植,现存四百年,可见谭鼎和田氏夫人爱情是天长地久,是永存千秋的爱情。
现如今从这座土司城出土的文物以金器,瓷器,印章,砖石。
唐涯土司城不仅仅是土司历史文化的代表地;还是谭鼎夫妇征战沙场,圆满爱情的见证地;更是恩施文化的象征地。而我们作为历史文物的保存者,有着世代保护它的责任。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