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宫学大 于 2019-11-3 11:05 编辑
凝 固 的 史 书 ----辽沈战役纪念馆沉思 秋风吹拂着辽西走廊,古城锦州以它独有的方式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而在此时,它仍有令人神魂颠倒的所在,这所在,让人过目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减激情,还保留余热、余震。这所在,便是世人所知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60多年前在关东黑土地上的这场战役,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颇具魅力的----它是新中国这个产儿呱呱落地之前在母腹中一次强烈的骚动。诚然,不同的年龄经历的人从这座纪念馆走出来,会引发出各种思绪,但他们毕竟看到了凝固而又鲜活的昨天的战争,毕竟重温或懂得了什么是悲壮、辉煌的历史,毕竟知道了什么是威武雄壮史诗般的话剧。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1978年10月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使游人产生逆岁月而上的感觉和纪念性历史情境。 秋风中,我随着人流走进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沈战役纪念塔,它是 1957 年 2 月落成。塔身高 8 米,为花岗岩砌筑;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 的青铜铸就的战士全身塑像,高 6 米,重 18 吨。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 个鎏金大字。纪念塔的东西两侧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廊,英名录碑上刻录着五万多名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指战员们名字。看着烈士名录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对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次撞击,许许多多模糊的身影浮现在眼前,我静静地感觉时光的流逝,心中感慨万千。是无数的烈士们铸造了新中国的基石,他们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书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永远值得后人铭记。随着讲解员的引导,迈着沉重的脚步参观了序厅、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1200多件实物、照片展品,30多件模型、绘画、雕塑工艺品,丰富的图文和历史文物,生动的陈列和形象展示,通过现代化陈列手段又活了起来。----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拨动着游人们所有的神经。 一架陈旧的手风琴,在我军于原苏联红军最初接触与误会时,发出《国际歌》的强音,突破了语言的障碍,沟通了感情,成了一架国际主义的彩桥。一件千缝百纳的坎肩,在陈云同志身上整整穿了38年,伴随他度过艰苦年代的战争、经济建设的日日夜夜,如今陈列在展柜里,依然闪烁着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战士阻击敌人机枪用的小木桌,地下工作者使用过的旧皮箱,印象最深的是被子弹打成千窗百孔的塔山英雄树,留下九个弹洞的一条装粮口袋,后方老百姓支援前线的独轮车、担架、小缸、铁叉、扁担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战争是什么,胜利是什么,老百姓是什么,共产党人又是什么。 当我踏上《攻克锦州》全景画馆观赏平台时,仿佛通过时间隧道回到1948年10月14日的下午。深秋的蓝天,远山近水、浓烈的战火硝烟、炸坏的汽车、坦克、大炮、碉堡,它逼真形象地再现了那段历史,再配上音响中传来的爆炸声、喊杀声、马达轰鸣声,使我有如身临其境、振聋发聩的感觉,仿佛已置身于激烈壮观的战争场面中。这里形象地展现东北人民解放军集中25万人的优势兵力,在塔山等阻援部队配合下,经31小时激战,全歼敌军10万余人的英雄史绩。该馆所展示的《攻克锦州》的全景画,它全长122.24米,高16.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是全国第一幅全景画在全景馆的圆厅壁上绘有战斗场景,地面上塑有战斗实况的模型。随着此起彼伏的隆隆枪炮声和火光冲天的冲杀景象,如同置身于当年血与火的炙烈战场,亲身感受战士们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英勇作战的场面。现代的色、形、光、声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融合和施展之地,被人忘却了的纪念终于在这里化作了活生生的现实,这个中国第一、世界为数不多的全景画馆,是前人用血后人用心去共同创造的一个历史和艺术杰作。走出纪念馆,我的心绪得到收束,感情得到升华。----啊!辽沈战役纪念馆,它躺卧在那儿,就是一条光灿灿的大路,它树起来,又分明是巍峨的丰碑。 离开纪念馆,涌动的血气渐渐平静下来。看着那些排队等待参观的人群,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沉思了很久很久----。眼下,战争的声光影早已消失。人处在阳光下,脚下的倒影却折进心中。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们这一代人应该铭记那段历史,祖国是无数英烈用血肉之躯铸造而成的,我们身为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呢?! 图为辽沈战役纪念塔 宫 学 大 撰文摄影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