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紫气东来 于 2019-11-13 09:21 编辑
黑色的世界 ――小说《官场现形记》赏析
小说《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的作品,是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小说描述了清王朝上至皇帝、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下到知县典吏、管带佐杂等,他们身任官职,不尽职尽责,不为民做主,却是买官卖官,欺上瞒下,尔虞我诈,中饱私囊的堕落行为,揭示了晚清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做了官就卖官鬻爵,中饱私囊。清朝官场上买官卖官现象贯穿于小说的每一章节中,相对于今天官场的潜规则来说,没有丝毫的遮掩,表现得非常露骨,甚至达到了公开化的程度。“朝廷都在公开卖官鬻爵,外省更是大肆买卖差缺。”官员之间对找个门路捐前程,任了实缺就能凭借权力截留克扣钱项,相互之间并无隐藏,这是官场上公开的事情。
江西代理巡抚何某公然卖官,他的弟弟三荷包忙前跑后的充当中介,两人在这无本的“生意”中自然都得到了很多实惠。当两人因分赃不均闹翻的时候,三荷包翻出几年间经手的老账:“你算一算:玉山的王梦梅是一万二;萍乡的周小辫八千,新昌胡子根六千,上饶莫桂英五千五……这些钱不是我兄弟帮忙,请教哪里来呢?”一个代理藩台,买卖官职就已经这么多了,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就可想而知了。
官场成了生意场,不同的官位有着不同的价位,任你是什么身份,只要出钱,就可以买个官位,用金钱买顶官帽戴在头上自然也风光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日后就有了生财的渠道。
官二代刘大侉子,“他的父亲从前做过关道,手里着实有钱,除了摆阔,并无所长。”凭着有钱就有了候补道的身价。扬州人黄三溜子,靠着祖上办盐,积累了殷实的家业,“到他手里,官兴发作,一心一意的只想作官。”找到门路花了钱,就成了道台。生意人田子密,在生意场上混迹多年想过当官的瘾,便花钱捐了个道台。这些人不懂官场的礼节规矩,一问三不知,甚至连字都不会写,即使坐上了官,却也没有做官的素质和修养,因此闹出了很多笑话,也闹出了许多罗乱,常被人当作笑柄。
当了官就会发财,就会贪赃枉法。作者在小说中,把贪官描写的在捞钱时候都聪明过人,处理政务时却都是昏庸无能。上自军机大臣,下至州县杂佐,虽然职位不同,但他们都是以钱为中心,一切围着钱转,一切用钱来开道。纵观他们的行径,无一不是贪污腐化、残害百姓、无恶不作,无所不为的贪赃枉法之徒。
浙东严州一带时常有土匪作乱。统领胡华若领命带兵前去剿匪。一路之上,嫖妓女争风吃醋,摆花酒吃鸦片寻欢作乐。“胡统领是久在江头玩耍惯的,上船之后,横竖用的是皇上家的钱,乐得任意开销,一应规矩,应有尽有。”到了严州,明知没有土匪,却全军出动,虚张声势。所到之处,烧杀抢夺,奸淫妇女,无所不至。“胡统领因见没有一个人出来同他抵敌,自以为得了胜仗,奏凯班师。”一次剿匪行动,耗费了朝廷几十万两银子,不但没见到一个土匪,却骚扰了当地百姓。后经过老州县的一番操作,竟然还得到了假冒的万民伞,之后便报捷请功邀赏,犒赏三军。
带兵的防营统领弄虚作假,虚报人头吃空饷。这是统领的生财之道。羊紫辰走了门路,接任南京统带防营后,便栽汰老兵,“却是旧的虽去,新的没有补进一个。”“一营中本是五百个人,他倒吃了三百名的额子。”“调换营官更是统领的生财之道。倘然出了一个缺,一定预先就有人钻门路,送银子。”“统领是非钱不行,替他经手过付的人所赚的钱亦都不在少处。”当过营头,干过提督的张守财,“自从打捻匪掳来的钱财以及做统领克扣的军饷,少说手里也有三百多万家私。”“年纪活了七十岁,他的姨太太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长沙刘藩台得了中风,不能再做事心下思量:“……做了二三十年的官,银子亦有了……”言外之意就是,这些年也搂足了银子。山西派去上海负责赈捐的师爷何孝先,公然贩卖人口,私吞善款,用这些不义之财买来了二品道台,称谓上从师爷,到老爷,又到大人,摇身变成了官场上的大人物。
即使钦差查案,也是事事向“钱”看,对涉案人员只拉弓,不放箭,虚张声势,借机敛财。只要肯出钱,就能免灾祸保平安。手下跑腿办事的人欺上瞒下也从中大发横材。“譬如钦差要这人八万,传话过去就说十万,自会有二万可赚了。”
户部尚书童子良,自荐为钦差,到江南闽广清查财政。每到一处都要由当地替他开销车马费,还大收授地方大小官员孝敬的银两。只在山东一处就入手五十万两。
官场的如此腐败,无疑会助长社会大环境丑恶现象的滋长。权钱交易、官官相护、玩弄权势,官匪勾结等,无序混乱的社会风气会愈演愈烈。
奴颜婢膝、丧权辱国。小说还揭露了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和丧权辱国的劣迹。对老百姓杨威作福,对洋人却是卑躬屈节,一副奴才相,这是书中描写的另一个腐败情景。洋人求见文制台,文制台正在吃饭,巡捕在门外徘徊不敢进去禀报。文制台看到后问他有什么事,巡捕刚说出有客人求见便遭到了文制台的一个耳刮子,说吃饭的时候不见客。但当巡捕说这个客人是洋人时,文制台顿时气焰矮了一大截,愣在那里半天,然后又打了巡捕一个耳刮子,“洋人来了,为什么不早点禀报?”更令人气愤的是当文制台听说有洋人被打死了,居然说:“中国人死了一百个也不要紧;如今打死了外国人,这个处分谁能担待得起。”通过文制台前后表情动作,揭露了当时官员对惧怕外国人的奴才心理。
兵营羊统领的手下龙占元被羊教官打后,龙占元向统领伸冤,却被羊统领训斥说:“倘或五天之内,外国人不来说话便罢,倘有一言半语,惟你是问!”可见清朝的官员对外国的惧怕程度,和外国人在中国横行到了什么地步。
外国人打死中国小孩子,当地官员迫于群众压力,将凶手判处监禁五年。而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却按照“同外国人打交道,只有顺着他办”的逻辑,竟依照外国公使的要求,将巡抚撤换,并由他们指定的人接任巡抚。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没有主权和人权可言。
徐大军机乐得听洋人夸赞他的字写得好,当洋人向他求字时,“徐大军机此时丝毫不加思索,立刻戴上老花眼镜,提起笔来,把自己的名字三个字端端整整写了出来。”徐大军机就这样钻进了儿子、姑爷和洋人合伙设下的圈套,“神不知,鬼不觉,就把安徽全省矿产卖掉。”这些描写充分地揭示出朝廷官吏的昏庸无耻嘴脸。
官场的黑暗和肮脏是不可闻睹的,中国古代的官场尤其如此。即使在高度文明,从严治党的今天,这些腐败现象也难以杜绝。
《官场现形记》虽然是部小说,但其中的现象并非全是杜撰而出,写的多是实人实事。作者把清朝的官场描写的如同商场,把大小官吏描写的如同只认钱财的市侩一般。为了钱他们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残害人民、出卖国家、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在他们的统治之下,从朝廷到地方,一片混乱不堪。清末的社会以及官场贿赂成风的情景,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过之后,不能不让我们对官场的腐败程度感到惊讶,也会发出一些感慨。
无论哪个朝代,官场的腐败都是最大的腐败,是为害最烈的腐败。看清朝的官场,比今天的腐败,党员干部的腐败是当今中国所有腐败现象的源头。买官卖官现象如果不根除,什么样的人都能做官,买官的人会继续卖官,拿着赃钱再去买更大的官,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势必会重蹈覆辙,导致亡党亡国。
买官卖官历来令人深恶痛绝,于法不容。然而,贪官最擅长也最喜爱做最为得心应手的就是买官卖官。要想富,动干部,正所谓“倒腾干部,一夜暴富。”不腐败,当不了官,更升不了官。这就是中国“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等待使用;既跑又送,提拔重用”的官场潜规则。甚至提起官场,就像黑色世界一样,让人无可奈何,却又无能为力。老百姓总结说“升了一批溜须拍马的,奖了一批弄虚作假的,发了一批投机倒把的,坑了多数遵纪守法的”“只要能升官,有利就争先,当官就有权,有权就有钱”。这就是当今中国升官发财的阴关邪道。
尽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严治党反腐败,党中央也始终行进在反腐的路上,既拍苍蝇蚊子,也打了一些大老虎,但还是有一些人不收敛,不收手,台上讲廉政,台下收脏钱,再极力去修饰那张腐败的嘴脸,装饰自己清高的门面。熟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你走的路,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清白为官,你就会出污泥而不染;唯利是图,为已私利搞权钱交易,即使说的再冠冕堂皇,也会越描越黑。清朝有李伯元写的《官场现形记》,或许今天就会有张伯元、王伯元把你的所作所为写进作品里,让你万世留名,遭人唾弃。
当然,钱是好东西,当官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同样也需要钱。但身为党员干部,就必须有极强的控制力,把握住对金钱、美色的诱惑。要遵纪守法,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触警戒线,严守政治规矩,做遵纪守法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值得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细细体味:“在党内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跟组织玩小聪明,权欲膨胀、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往上爬,为了自己什么事都敢干,总有一天是会自己毁了自己的。”那些买官卖官者,尽管以为自己做的很神秘,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但机关算尽,最终也难逃党纪国法的惩处。
希望这部小说能给我们以警示警醒并引以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