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湘西木鱼石 于 2021-11-24 08:04 编辑
散文•己亥札记 文:湘西木鱼石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猪的形象是丑陋不堪的.猪尽管一身是宝,但它有什么诗意?
前些日子,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一幅水墨猪画,画的右上角配有一首诗:“少小也曾锥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乞灵无着张皇甚,沐浴熏香画墨猪。”
文章中徐悲鸿先生自己解画说:“浓淡分明的墨色、轻松的笔法构造了这只体态浑圆、憨态可掬的肥猪,猪的头部刻画入微,那两只大眼睛一刻不敢放松,警惕的注视着观者,趣味十足。”
这幅画的题款的时间是“乙亥岁始”,我翻了翻万年历应该是是1935年,当时徐悲鸿先生虚岁走好是四十一。人到中年,回顾往昔免不了会有一番感慨“少小也曾锥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 而画中徐悲鸿有一方印“困而知之”,正是“锥刺股”的注脚。
由于学识浅薄,加上大学学习专业与工作后从事的岗位不是文学历史,而且从小对绘画艺术没有认真学习,对画家作画的深意肯定是知之甚浅。不过,看到徐悲鸿大师的水墨猪画,对过去工作生活碌碌无为不免也感慨起来。
记得小学四年级开始读起《西游记》,先后看了好几遍,当时只论个人喜好兴致,并不在意去理解书中的内在。书中人物形象只有三个人的印象最深,一是孙悟空,二是牛魔王,三是猪八戒。特别是对八戒被打下凡后对他刻画那一则文字,形象让人想起都胆颤心惊: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凶神恶煞霸的模样让满怀神佛奇幻的童年记忆极深,怪吓人的,几十年过去了,二师兄八戒独特的形象一直没变,好吃懒做,憨厚胆小,贪图小便宜、极为好色。不过,他也有温和善良,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中学时,我也曾翻阅一些史料,猪有一些别名雅号,雅俗共享,渊源千年。因为猪长的黑,故又称猪为“乌金”、“乌鬼”,唐朝诗人杜甫就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诗句。还有一些地方称猪为“黑面郎”,“黑相公”,“黑爷”,“乌羊”等。
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猪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千百年来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杀年猪祭灶神的习俗,用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收、人畜兴旺。
除夕一过翻年农历称己亥年,老百姓称为猪年。老一辈都说猪年是肥年,是丰收与福气的象征,古人就有六畜猪为先之说。
猪,在中国历代被视为“六畜”之首,不仅是中国古代先民最主要的肉食来源,也成为“诸事如意”的标志。小家兴旺,国之安宁,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农耕社会里,有了“豕(猪)”才有“家”,猪长肥壮,粮食丰收,都是喜悦的事情。
肥肥实实,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看起来傻里傻气的,走不了几步嘴里就开始喘着粗气,经典的形象。在湘西过大年,家乡有杀猪炕腊肉做香肠风俗,以备待客逢年过节之需。
每当杀猪时,乡村寨子都要约起乡邻一起吃上一顿新鲜刨烫肉,一起开开心心共享,祝福来年是一个瑞年。
今年冬至,应好友相约去妻的扶贫村买了一口黑毛猪,杀后一起吃一顿刨烫肉,并炕一些腊肉,做一些香肠送给双亲。又过了一个星期,在吉首绿道与另外一批朋友几家人聚一聚,又吃上了一顿刨烫肉。
当二师兄的众亲友集体被超渡归西之季,中国年味也越发浓郁,远方游子回乡与父母合家欢集过春节之日也就近在咫尺。
当看到二师兄春节前被超渡的场面,联想起徐悲鸿大师笔下水墨画猪栩栩如生身影,回想起十万八千里取经路上二师兄八戒屡屡被妖魔鬼怪捆绑打算蒸吃的故事,不禁失笑,随性写下一首打油诗《二师兄的劫》:
“猪啊猪啊,八戒的你;广寒宫的情劫,高老庄原罪;萌翻了的体态,二师兄名讳;天蓬渡为净坛,修成百姓菜一碟。”
己亥札记,猪年话猪,南腔北调,人步入中年,常常告诫自己,莫学猪懒,学猪简单。做事干活时,希望能凡事增益俱全,与时俱进,而精神生活不妨朴质像猪一样快乐简单。(2021年11月19日晚整理)
龙景庚 笔名湘西木鱼石 湖南省湘西州作协会员 长期服务于工业和信息化企业 工作之余喜欢学习创作一些诗歌与散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