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湖岸边人 于 2023-10-14 10:14 编辑
1985年国庆节前夕,我首次登上了刚刚落成的黄鹤楼;2023年9月29日上午,我再次登上了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历代屡毁屡修。现在的黄鹤楼是于1985年重建的,共五层,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进入楼层内外的图案是由云纹、花草、龙凤做陪衬的仙鹤。 上午9:00许,我进入第一层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各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我一步一停一流连,细心品味着楼内楼外各层各处的文化景观,不知不觉中登上了顶层。 立足在这座五层高的黄鹤楼上,环视大武汉,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我联想到了唐代诗人崔颢和他的《登黄鹤楼》。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留下了“李白读之,不敢再题此楼,乃去而赋《登金陵凤凰台》也”的不朽诗作《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把乡愁情怀抒发得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峰巅,成为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我联想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和他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年龄被封为侯(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业。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二十万人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可见,黄鹤楼上不只有乡愁离愁的故事,也有岳飞这样“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豪迈大气。
——我联想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主席似乎从不曾气馁,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旧址一吐心曲,依旧“心潮逐浪高”。我认为,这首词是熔铸了毛主席的伟大思想和实践、崇高人格和个性的代表作。
黄鹤楼,一座千年古楼,无数文人骚客,多少佳作名篇?!我认为,黄鹤楼——包括很多名胜,不仅是供人们游玩的,而更是供人们感吟的。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诗篇。我坚信,任何一个成熟的人,站在黄鹤楼上,面对“长江携汉水,滚滚向天流”的景况,都会情思泉涌!虽然我不是诗人,今天再登黄鹤楼,环视日新月异的武汉三镇,畅想从古至今与黄鹤楼有关的文化故事,也有即兴赋诗的冲动: 再上名楼望楚天,风光无限绮情燃。 桥如锦带车流滚,厦似芳林鸽阵穿。 散逸游云投鹤影,逍遥行客忖诗篇。 中华盛世人欢悦,畅意疏狂胜谪仙。 长江汉水管弦悠,绝美音符颂鹤楼。 千载文人心激越,抒情言志竞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