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4-5-8 12:39 编辑
拜谒陈嘉庚先生故居 潘汉成
参观完厦门大学,又匆匆赶往集美学村,去拜谒陈嘉庚先生的故居,这是我特意为自己安排的旅游行程。此前,我两次来厦门,都是随团旅游,既没有安排参观厦门大学,也没有安排参观陈嘉庚先生的故居,遗憾之情始终纠结于心。
汽车穿行在具有海岛风情的街面上,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厦门大学的校园内……这里依山傍海,有优美的海岸线和细腻的金沙滩,有高大的棕榈树林荫道和如梦似幻的钟林美广场,有风光旖旎的美蓉湖和浪漫温柔的情人谷。还有嘉庚风格的校园建筑,那是由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和“建南楼群”组合而成的,形态为燕尾脊、绿琉璃、红砖墙,既有闽南古民居的“飞檐翘脊大屋顶,又有西欧流行的“白墙石柱”外廓结构。这些不土不洋、中西混合的独特、新奇的建筑被列入“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然而,令我震惊之极、敬仰之至的并不是厦门大学本身,而是陈嘉庚先生本人。因为这所大学完全是由他个人出资,于1921年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列入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在嘉庚公园门前下车,沿着鳌园路由东向西漫步,由于此前曾经来过两次,对我而言是旧地重游。这一带的环境非常优雅,建筑基本围绕龙舟湖畔展开,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无一不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呈现出典型的闽南侨多的风格。
南薰楼为集美学村标志性建筑之一,建成于1957年6月。其楼身为西式风格,而屋顶又为中式方亭,塔楼顶部有“集美”二字。主楼高15层,全部用细纹花岗岩建造,绿瓦飞,楼身主体白色,边框装深红。南熏楼名取自《诗经》:“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寓意陈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科学兴国”的伟大理想,以示陈嘉庚先生“一生兴学为后人”的心愿。
道南楼位于龙舟池北边,是集美中学的主教学楼,建于1962年春天。此楼上端为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中下端是西洋式建筑风格,寓意中华民族要赶超先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道南”二字源于《论语》中“我道南矣”之句。此楼,是集美中学“嘉庚式”建筑中最迟完工的一座,外观非常漂亮,有着闽南风格的屋顶和西洋风格的屋身,人们诙谐地称其为“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特色楼。
跨过“集美学村”口高大的汉白玉牌坊,便是一条蜿蜒悠长的嘉庚路,两旁大树参天,浓荫密布。从这里开始步入集美学区,大学、小学、幼稚园等学校分列道路两侧。一路走过,豪华校舍林立,宽敞园区井然,但闻鸟鸣虫吟,书声琅琅,当地人形容此处“村里有校,校里有村”。
1913年陈嘉庚先生从新加坡回到集美,开始筹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他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先生不昔倾资办学,在尔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开启了集美学校的历史长卷,创办了女子小学、中学、师范、幼稚园、水产航海等。成绩昭著驰誉全国,蜚声海外。如今,集美学村已经拥有从幼儿园到博士生培养的完备教育体系,这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当我走进陈嘉庚先生的故居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那么一刹那被惊呆了!不仅有视觉的落差,更有心理的落差。因为在我的想象中,如此富甲一方的南洋巨贾,斥亿万建造了那么多豪华的学校,自己的“安乐窝”一定相当奢华!
我眼前的故居既没有深庭高墙,又没有豪宅丽室,只是一座古老而简朴的二层小楼。小楼建于1918年6月,为罗马式建筑,总面积400多平方米,当年是陈嘉康先生与其弟陈敬贤回国兴学、工作和生活的场所。1939年,被日本得略军飞机炸毁。1950年,陈嘉康回国定居故乡集美后,他首先修复的是被炸毁的集美学校校舍和民房,而他的故居直至1955年,才由人民政府按原貌修复。
陈嘉庚先生出生贫寒,为生活所迫从小跟随父亲漂洋过海,前往新加坡闯荡。他天资聪明,经商有道,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迅速发展,拥有了自己的橡胶种植园,开办了橡胶制品、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等相关工厂,先后在国内外开设100余处分销店,并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等业务。
难能可贵的是,先生身在他多,始终心怀祖国和人民,以实业报国,馈赠故土。他文助过孙中山,参与过抗日战争,宣扬过延安精神,投入过新中国建设。先生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他秉承“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的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治国之本”的人生追求,始终如一慷慨输捐,倾心大办教育。甚至在世界经济不景气,面对艰难境遇时,先生“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大的经费。
在当地的华人中,比他富有的也为数不少,但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而自己一生过着非常俭朴生活的,唯有先生一人。黄培炎曾说过:“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嘉庚先生。”
先生为国为民出资之慷慨,为家为已花钱之节俭非常人所及。在参观先生故居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不能将眼前的所见与脑海里所想联系起来,因为“贫”与“富”的差别太大了,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声名享誉世界的大富豪竟然过着如此寒酸的清贫生活。
1950年先生回国定居,这所故居是昔日厦大校长的住处,所用的床、写字台、沙发等家具皆是旧物。在遗物陈列室里,能够清晰看到,油漆斑驳的桌椅、陈旧的木床、退色的打着补钉的蚊帐和破烂得分不清颜色的毛背心。这里还陈列着陈嘉庚用过的时钟、手电筒、领带、布伞。布伞还是陈嘉庚从南洋带回来的,用了十多年,破了就补,烂的不能再补就换布,家人缝补后觉得不像样子,他笑着说,“不像样子不要紧,能用就行了。”一个破瓷杯倒置着,夜里电灯熄后当烛台用,家人建议买个烛台,他不允许,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两根手杖,一根稍好一点,一根包着铁皮,外出时用好的,在家用旧的。
他在自传中说:“我之个人家庭,年不过数千元。”他给自己规定的伙食费用标准是每天五角钱,所用餐食基本由番薯粥、花生米和豆干、腐乳等构成,日子十分清贫。偶尔外出,他会叮嘱炊事员提前在保温瓶中装入咸稀饭,再备上些许油条,方便到地方后他可以直接食用。
1951年,时任华东军委领导的陈毅专程前往他的住所拜访他,炊事员自行购买了一斤糖果招待陈毅。先生当面未说什么,等到领导离立刻把炊事员叫到跟前,对他说:“首长最多只会尝一两颗糖果,二角钱足够,你买这么多,稍稍浪费了。”
陈嘉庚先生生活如此节俭,为家族为自己从不多花一分一毫,为国家为教育慷慨捐赠总计达七亿元之多。1961年8月12日,先生在北京病逝,在弥留之际,他将自己最后300万元人民币的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这就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华侨,伟大的企业家,伟大的教育家,在他心里只有国家,只有人民。站在先生的故居里,我不禁想起了昔日生活在“朱门酒肉臭”的富人,想起了当今沉醉于“花天酒地”的商人,想起了“中饱私囊的腐败分子。他们与陈嘉庚先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该如何自省?
归来堂,是故居的一部分,也是 陈嘉庚先生生前的一个心愿。为了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归来有个聚会的地方,他想在故居前面建一座“归来堂”,建筑费用不超过三万元。周恩来总理获悉这一情况后,认为这个意义重大,指示要实现先生生前心愿并扩大建造规模,以为永久纪念。
于是,在1962年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时,也是厦门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归来堂”落成。这是一个占地14亩的花园,中间矗立着陈嘉庚先生铜制立像,背景为一个高3米宽7米的花岗岩屏像,上面镌刻着毛泽东题词:“华侨领袖,民族光辉”八个镏金大字。我想,这既是党和国家对陈嘉庚先生最高的赞赏,也是全国人民,海外侨胞对陈嘉庚先生永恒的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