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1-10 13:14 编辑
编者按:湘西木鱼石的《樱花盛开有一年》是一篇洋溢着诗意与温情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樱花盛开的美景,串联起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文章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世界,端午节清晨,雨后的酉水河畔,碧波荡漾、燕子飞舞,盈盈青翠的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边品茶一边聆听纯音乐,仿佛置身于“空山新雨后”的意境之中,为后续的抒情铺垫了基调。随后,作者的思绪飘向了学生时代,从被迫背诵诗词的无奈,到多年后领悟诗中意境的欣喜,再到对教育影响的感慨,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知识与成长的紧密联系。提及樱花,作者的敬爱之情溢于言表,从周恩来总理的诗词到日本民歌,再到与朋友的争论,樱花在他心中成为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今,樱花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共享的美好生活资源,人们在樱花园里尽情享受春日的温暖与烂漫,将心境与自然完美融合。全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篇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樱花盛开又一年 湘西木鱼石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7点便起了床,下了一夜雨已停了。窗台外,碧绿的酉水,在缠绵、回旋间掠走一汪汪玉翠。河面上,几只乌黑光亮的燕子,抖起俊俏轻快的翅膀,灵秀轻盈贴河正盘旋飞舞。
对面的山,盈盈青翠,让人心情格外的舒畅,眼前河流山川,花草林木光色,如此饱满和透彻。一边静静品饮清明前采摘的黄金茶,一边听着一阙琴弦笛合奏的纯音乐,梵音入耳,浸润至心底,一幅“空山新雨后”画面跃入眼帘。
小学是在保靖水田河镇中心完小读的。记得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姓石,经常填鸭式的逼我们背一些唐诗宋词,那时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自习课,他都会主动来当值,翻一些他喜欢的诗词让我们背,背不出来的就留校继续背,不准回家吃饱。在他的强压下,我记下了不少的诗词,其中不乏有赞美樱花的。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有一首是唐朝元稹作品《折枝花赠行》:“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那时,只想完成任务回家吃饭,也不想去了解诗中含义,理解诗中的意境。过了好几年,在吉首州民中读高二中,课间曾向语文印道红老师请教这首《折枝花赠行》诗时,信口说到一句:“诗中的花前柳下、依依不舍的情愫,是离不开樱花林中的烂漫气氛渗透。”听后,印道红老师拍了拍我的头,笑而不答。
过了几个星期,读到南唐亡主李煜写的《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当时,心中在想:那雨落花残、阶前愁煞人的画面,应该是离不开樱花树下睹物思人凄迷的侵袭。不过,这此心中有疑问,认为是情诗,却没有敢去向印道红老师请教了。
初中是在保靖民中读的。每年到了桐油花开的日子,因为校园就在酉水河边,班上的男孩子都会迫不及待跳进酉水河洗澡,甚至几个调皮的从学校的墙上直接跳下水去游泳。为此,没少挨班主任彭司华老师批评,走校长李国良老师也训过我:“当班长、团支书的,你都没带好头,200多米水宽,时常有机帆船河中通过,十分危险,出了事怎么办,学校怎么给家长交待。”多年后,李国良校长调任吉首一中校长,上下班在吉首市一中桥头遇见李国良校长,都会毕恭毕敬站着打招乎,真诚感恩当年他的关爱之情。
每看到樱花,会让我怀念敬爱周恩来总理来,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豪言壮言让我铭刻在心,虽然今生与名牌重点大学无缘,能一直守住了认认真真做事的初心完成自己的工作。初二时,我读过一本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外书,1914年16岁时他,在天津南开学校写下了第一首诗《春日偶成》 :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古人喜欢樱花的文人数不胜数,也留下许多好的作品,对樱花没多少印象。读到周恩来总理写樱花的诗后,一种敬畏崇拜让我对樱花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文献记载,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樱花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到唐代樱花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万邦朝拜大唐之时,学习中国的僧侣学生把樱花带回东瀛,让樱花在异国他乡扎根盛开了1000多年。
高中是在州民中读的。高二中看过的课外书,有1919年周恩来总理在留学日本写过的《雨中岚山》:“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朦胧,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妍好。”记得当时,我还经常用吉它弹唱过日本民歌《樱花颂》。
大学毕业后在吉首上班。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说,他出差去过日本,看到樱花盛开景象,真的很美,世界有很多的人去日本旅游,就是奔着樱花而去的。甚至有人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樱花祖籍应是在日本。那位朋友兴致勃勃地拿出在日本樱花林拍的照片来佐证。
一种纯粹的民族情感,让我心中有了不快。州委院内有几株樱花树,每当樱花盛开的日子,喜欢拍上几张照,留下几个青春身影。于是,翻开几张相片让他看,整出几分傲气说:“樱花我们大湘西都有,观赏何需去日本!”几十年一晃而过,偶尔与那位回想此事就会哑然失笑,当初反驳的理由有些牵强,一种铭刻心中的家国情怀,在一句简单的对话,表达了一种朴素情怀,对故乡热土热爱的赤诚。
樱花的花语,是爱情与希望,代表着高雅,质朴纯洁的爱情。吃完早饭,从保靖县财政局院子里出来,过酉水二桥,走上左边的小偏坡便是酉溪森林生态公园的樱花园。一大早,在那里看到了乐乐呵呵的爷爷奶奶,忙着带小孙孙健身赏花,共享受天伦之乐。看到了精心装扮少妇和小女孩,拿着自拍扞尽情展示靓丽身影。老老少少,正忙着挽留春意,将心境、灵魂与自然和谐美好融合进平凡日子里。
这里的樱花,花形像梅花,树干酷似桃干,与腊梅、桃花期相邻相近,虽没有腊梅傲骨霜雪的气概,也不象桃花争春斗艳枝头妖娆。花瓣初绽, 淡粉到纯白,如婴儿纯真的笑脸,樱花先于百花开满枝头,为人们送来春天的第一缕芬芳。
樱花丛林,树间看到没开的花苞,三五成团,如孪生姐妹紧紧相偎。盛开的樱花绽放于枝头,一簇簇红樱花,就像水粉色的画笔涂染过,在浅红色的嫩叶作陪衬下,远远望去宛如晨熹微露的朝霞,润了你的心也湿了你的眼。
靠近花蕾观看,花茎细长柔曲,如碧绿的银丝,似少女姣好的身姿,支撑着那娇嫩的花朵;粉色的花瓣,银白色的花蕊,多层花瓣凑在一起,银白色的花蕊又娇嫩又美丽。
轻风袭袭,樱花离枝婉转而下,粉红花瓣坠入翠绿的草地,花虽落,香犹在,沁人心脾。花间蜂儿也在探蕊觅蜜,窈舞青春而忙个不停,真可谓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古代曾经是宫庭苑内、达官贵人观赏树种,现在山间河畔、路边公园、房前屋后怒放着,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共同享有美好生活的环境资源。
百余年前,周恩来总理正值“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季,在樱花盛开游览岚山时写下的诗,现在成为了真实,而他那一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依然唱响。几代人艰辛创业,几代人发奋图强,我们生活的社会生态环境正愈求愈觉妍好,如酉溪森林生态公园盛开一簇簇红樱花,在浅红色的嫩叶作陪衬下,远远望去宛如晨熹微露的朝霞,润透了山川、河流,徐徐流逝的时光。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一颗铁血丹心,痴心不悔,在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的诗词中理想,在几代民族优秀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现实,现在、将来共同守护的家园更比樱花更美好,更绮丽。(2024年12月18日整理于长沙)
作者简介:龙景庚,笔名湘西木鱼石,长期服务于工业与信息化企业的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