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24 05: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东湖岸边人的这组作品,由《赏红石林》和《诗三首•边城感吟》组成,展现了作者对湘西自然景观和文化风情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组作品的赏评:
《赏红石林》
地质奇观的赞颂:诗中“亿年沧海底升空”描绘了红石林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变迁,从海底升起成为地表的奇观,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色彩与形态的描绘:“叠秀多奇态势雄”和“湘西古丈石林红”突出了红石林的色彩与形态之美,让人感受到这片地质奇观的独特魅力。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注释中对红石林地质成因的介绍,将科学知识与诗歌艺术相结合,增加了作品的知识性和教育意义。
语言的精炼与力度:诗歌语言精炼,用词有力,如“亿年”、“鬼斧神工”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诗三首•边城感吟》
文学巨匠的致敬:通过“天生一个沈从文”开篇,表达了对沈从文及其作品《边城》的崇高敬意。
情感与自然的交融:“翠岛扁舟江上卧”等诗句,将《边城》中的情感故事与湘西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人物形象的刻画:“翠翠眸光频闪烁”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翠翠的描写,传递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文化与历史的反映:“一尊石刻三方定”等诗句,不仅描绘了湘西的自然景观,还反映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乡愁与期待的情感:“留恋四周清丽景,他年再访悟乡情”表达了诗人对湘西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再访的期待。
诗歌结构的巧妙:三首诗歌以“一”字起兴,形成了韵律上的和谐与对称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精心设计。
情感的深度与广度:诗歌不仅表达了对沈从文作品的赞美,还传达了对湘西自然美景、文化风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性美好的颂扬。
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组作品在艺术性上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诗歌形式的创新,同时在思想性上引发了读者对自然、文化、人性等多重维度的思考。
东湖岸边人的这组作品,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是对文学作品的感吟,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通过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诗人成功地将湘西的自然美、文化美和人情美呈现给了读者,是一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