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9-29 17:5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晋城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4-10-1 08:40 编辑
【推荐语】在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时,我们不仅回顾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邓中夏,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以其坚定的信念、深邃的思想和不屈的斗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路历程,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懈奋斗。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是对知识赋能、青年参与和民族独立的深刻强调。他的生活和斗争历程,是对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视,是对平民意识觉醒和工人运动的积极推动,是对追求社会进步和国家尊严的坚定信念的体现。在今天,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邓中夏的革命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他的思想和行动,鼓励着当代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增强责任感和抗压能力,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他的思想也强调了民族自信和自我复兴的重要性,激励着人们关注国家的未来,推动团结进步。通过继承和发扬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与国家振兴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本文深入探讨了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激励。让我们以邓中夏为榜样,继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断奋斗。正能量满满,值得推荐!(海尔罕)
浅谈邓中夏的革命精神 李靓才 张让前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邓中夏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强调知识赋能、青年参与和民族独立。他的革命事迹展现了对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积极推动平民意识觉醒和工人运动,体现了追求社会进步和国家尊严的坚定信念。邓中夏的革命精神为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增强责任感和抗压能力,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他的思想强调民族自信和自我复兴,激励人们关注国家未来,推动团结进步。通过继承邓中夏的革命精神,现代社会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与国家振兴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邓中夏 思想发展 革命精神 现实意义重要启示
邓中夏,原名邓隆渤,又名邓康、邓重远、邓仲海,字仲澥。1894年10月5日出生于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和共产主义者,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曾任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勇往直前,汲取信仰力量,并将其内化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邓中夏的身世背景及其思想发展
邓中夏出生不平凡。其父邓典谟思想前卫,对邓中夏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邓中夏的求学历程非同一般,曾与蔡和森、毛泽东等人成为朋友,积极参与救国活动。他的思想发展受到李大钊和十月革命的影响。邓中夏参与了反帝爱国运动,并组织了多个革命团体。他坚定地心向共产党和人民。
(一)家庭出身。邓中夏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邓锡锦创下了小康家业。父亲邓典谟,为官数十载,晚年回乡生活。邓典谟(1874-1946),字钦甫,号晓峰,晚号庸庵老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乡试,与谭延闿“同举贤书,一见如故”。中举后,历任浙江盐大使,温州、台州两府佐治员、温州府发审委员、戒烟局座办委员、统计处编审员等职。民国元年(1912)任职郴郡六城公立中学校,次年当选省议会候补议员,同时被湖南督军谭延闿委任为衡山县知事。旋赴京,供职于北洋政府国务院铨叙局,任主事,后调任秘书厅主事。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任“行政院”一等书记官。民国二十五年告老还乡,在邓家湾设国学社,教书育人,从事著述,并被湖南省政府聘为顾问。邓中夏有这样一个博学多才、思想前卫、名震四方的父亲,这对其茁壮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求学历程。1901年,邓中夏发蒙于族办私塾增经门学,一学就是6年。1911年考入宜章县城阁邑高等小学堂,因成绩优异,他提前于1913年春考入郴县第七联合中学(今郴州市一中)。在第七联合中学读书期间,他各科成绩均列甲等前三名,得到免缴学费的奖励。1915年秋,因不满郴县第七联合中学的校风陈腐,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1917年,邓中夏随父进京,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文学系)学习。邓中夏在这里结识了蔡和森、毛泽东等不少新同学,很快便成了最真挚的朋友。他们一起聆听在湖南高师和省立第一师范任教的杨昌济先生的教诲,共同探讨治学的方法和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求学路上,邓中夏志坚行苦、勤奋好学、不倦筋力。这为他后来成为一个马列主义理论家和学者,准备了条件。邓中夏走进社会后学以致用、笔耕不辍,其作品涉猎社会调查、时事政论、散文诗歌等多个门类。譬如《少年同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省港罢工概观》《罢工与东征》《一九二六年之广州工潮》《廖仲恺先生哀思录》《邓中夏文集》《孤鸾曲》《京华英烈》《红色诗歌集》《邓中夏诗选摘》《工会论(上编)》《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等,这是邓中夏人生的思考、行动的指南,更是他那个时代风云变化的见证。
(三)思想发展。邓中夏走上革命道路,是与其接受先进思想分不开的。早在1917年,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革命的鼓舞下,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学校中的积极分子。1919年3月,邓中夏等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5月4日,邓中夏和北大同学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邓中夏被推为北京联合会总务干事。1920年3月,邓中夏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18日,邓中夏来到长沙,和毛泽东一起商量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受其父亲的影响很大。邓典谟思想开明、同情革命、客观评价、坚持正义,他在《宜章县志》(民国版)中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的称谓。由于政治、历史诸方面的原因,县志分纂员在拟稿中,都将我党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宜章的革命活动加以歪曲、丑化,对朱德、毛泽东等率领的红军,诬之为“匪”。邓典谟在审定稿件时,将这些带贬义色彩的词语尽行删去,直呼为“朱毛共军”“朱毛大军”“萧克大军”。后来,萧克在翻阅《宜章县志》时,见通篇无“共匪”字样,连声赞叹邓典谟:“难得,难得!”邓中夏在父亲的教育和感染下,站了在共产党和人民这边。
二、邓中夏的革命事迹及其精神内涵
邓中夏一生勤于思考,善于思索,体现出对中国革命的不懈求索和对历史责任的勇敢担承。他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生都在为理想燃烧,为党和人民燃烧;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闪耀着明亮耀眼的光芒。邓中夏革命事迹感人,革命情感丰富,革命意志坚强,在他身上始终体现着多种优秀的革命精神品质。
(一)增进知识、唤起平民: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是一种知识赋能、意识觉醒、社会抗争的革命精神
在革命征途中,邓中夏强调教育和意识觉醒。他长期从事“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1917年,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北大开明的办学方针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使邓中夏深为震动,志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广泛涉猎各种新知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18年5月16日,在日方压力下,段祺瑞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又于19日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邓中夏等人组织北大学生为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而罢课请愿。事后他被选为一个全国性学生团体--学生救国会的负责人。邓中夏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逐渐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思想,后积极协助李大钊将学生救国会改组为国民社。
1919年1月,《国民》杂志创刊,邓中夏任编辑干事,并在《国民》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揭露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和帝国主义的强dao行径。2月,邓中夏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致蔡元培校长的公开信,要求发动全校师生,帮助各地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在李大钊和蔡元培的支持下,1919年3月26日,他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努力把“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的运动推向前进,演讲团的许多文件、讲稿,都出自邓中夏的手笔。邓中夏呼吁全国各地利用宗祠、庙宇等房屋,设立书报阅览室,或以露天讲演的方式,对贫苦民众进行文化教育。从4月1日起,在邓中夏等人的率领下,35位有志于救国救民的青年学生分成4个小组,开始到北京街头进行露天讲演。邓中夏也亲自登台演讲,讲演的场次越来越多,讲演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国家、权利、平民、寄生虫等方方面面。讲演活动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是邓中夏唤起民众的倾力之作,前后持续了5年时间,成功地唤起了民众,得到了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重视和赞扬。讲演活动直接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为“五四运动”爆发提前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而且使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邓中夏“增进知识、唤起平民”,体现了一种追求社会进步、倡导平等和团结、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联系的革命精神,旨在通过教育、宣传、组织和意识的提升,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和谐。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二)服务青年、推动社会: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是一种青年赋能、积极参与、勇于担承的革命精神
在革命征途中,邓中夏强调青年参与和社会责任。他长期从事“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工作,掌握了大量的工作方法。
“五四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还是死气沉沉的中国,乌天黑地,万马齐喑。邓中夏随即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希望通过少年中国运动的发展,实现救国救民的斗争目标。少年中国学会,是在1918年7月1日,由王光祈、李大钊等人发起成立的。其总部设在北京,南京和成都设有分会,许多省份以至海外都有会员,先后有120余人(另一说,是108人)加入学会,是五四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性社团,其成员由不满社会现状、主张社会改造的中国青年组成。后来有人说,当时“中国少年精英,尽数在此”。
晚清思想家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是人生中阳光灿烂、蓬勃向上的季节。实际上,少年中国学会的参加者,不只是生理年龄上的少年,而且有学有所成的优秀知识分子和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不少人年龄都在30岁以上。依照李大钊拟定的学会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
1919年7月,邓中夏经李大钊等人介绍,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虽然参加时间较晚,但由于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组织活动能力,邓中夏一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就在其中起到骨干中坚的作用,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并且一干就是5年。从1919年到1924年,邓中夏担任过第一届庶务主任,第二届执行部主任,第三、第四、第五届的评议员,主持过整个学会的工作。从1921年2月起,邓中夏多次提出“学会采取何种主义问题”。在7月2日的会议上,邓中夏一天之内先后4次发言,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才不会为fan动阶级培养驯服的奴才,才不会变成剥削工人的资本家”。1921年10月在北京建立少年中国学会社会主义研究会,邓中夏被推选为负责人,后又任研究会书记。这些工作,使学会中不少青年人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3年10月,南京、上海一带的会员在苏州召开少年中国学会第四次年会。在邓中夏、恽代英等人的推动下,会议通过了“九条纲领”,作出了“求中华民族独立,到青年中间去”的大会决议。邓中夏在少年中国学会的几年间,通过创办《少年世界》,创办社会主义研究会,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了一部分青年进步知识分子。
1923年10月20日,邓中夏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杂志,在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引导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培养革命感情。以开放的眼光,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各行各业青年精英人物,塑造青年的先锋品质。
邓中夏“服务青年、推动社会”,体现了一种重视青年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积极参与的革命精神,旨在通过激励和支持青年,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驱除外虏、恢复中华: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强调民族独立、国家尊严和自我复兴的革命精神
在革命征途中,邓中夏强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他长期从事“驱除外虏、恢复中华”工作,吸取了大量的工作教训。
邓中夏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在中国工运以至世界工运史上,留下了熠熠闪光的不朽业绩。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包括大zcjj、中产阶级、小zcjj、半无产阶级等,随即又出现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运动,源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压榨,而无产阶级主要是指工人阶级和受压迫的农民阶级,他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因此,工人运动成了无产阶级运动的一部分。
中国工运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李大钊是这一运动最卓越的组织者和最优秀的领袖,邓中夏则首先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当之无愧的北方旗手。
“五四运动”爆发前,邓中夏即遵照李大钊的安排,投入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当中。早在1919年春,邓中夏就带领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到距离北京城区21公里的长辛店,对工人进行宣传讲演活动。正是邓中夏等人的演讲,提高了工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在“五四运动”中,长辛店的铁路工人积极组织游行示威,坚决抵制日货,成立救国十人团,对学生爱国运动予以有力的支持。邓中夏充分地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他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去从事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
1921年初,邓中夏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一个总机构。邓中夏担任北方分部主任,负责领导北方工人运动。11月为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工人运动开展,北京共产党小组创办了以工人为读者对象的进步刊物《劳动音》,邓中夏以“心美”为笔名撰写了发刊词,他指出“劳动就是世界文明的根源,劳动就是增进人生的幸福”,号召中国劳动者“与世界劳动者携手,共同去干社会改造的事情”,为自己创造“快乐、幸福”的生活。
邓中夏反帝反封,以“驱除外虏、恢复中华”为口号,身先士卒,积极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2月,邓中夏参与发动和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并在全国发动了劳动立法运动。3月21日,邓中夏在《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发表了题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京汉流血事宣言》的文章,揭露了北洋军阀的fan动本质和惨无人道。1925年4月,邓中夏受党组织的委派,离开上海筹备并组织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
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邓中夏、苏兆征及陈延年等人的领导下,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有效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
邓中夏“驱除外虏、恢复中华”,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困境中奋起自强、追求独立与尊严的坚定信念,是一种激励民族团结、抵抗外来压迫、追求国家复兴的革命精神。
三、邓中夏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重要启示
邓中夏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精神和思想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启示。以下是对其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重要启示的解析:
(一)现实意义
1.邓中夏强调知识、思想觉醒和集体行动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力量能够推动社会变革和争取公正,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邓中夏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是改变社会、推动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社会,知识仍然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公平和知识普及,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素质。邓中夏提倡思想的觉醒,主张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民众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意识觉醒依然重要,特别是在面对不公正现象时,鼓励人们积极思考和行动。邓中夏参与并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抗争,强调通过集体行动争取权力和利益。这一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平等和不公时,勇敢发声、团结行动。
2.邓中夏强调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以推动历史进步和应对挑战
邓中夏强调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中坚力量。在当今社会,青年不仅是未来的希望,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活动,能够推动社会变革。邓中夏的精神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这种参与意识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民主发展和社会进步。邓中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担当精神在当今社会中同样重要,能够推动个人和集体在面对挑战时不退缩、不推卸。
3.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强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呼吁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我努力实现国家振兴与发展
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强调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反映了对外来压迫和干涉的强烈反抗。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独立不仅关乎国家的主权,还涉及文化自信和经济自主,激励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利益。对国家尊严的强调,意味着要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形象。在现代社会,国家尊严体现在对外关系的平等和公正,促进国际合作与对话,同时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增强国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邓中夏提倡的自我复兴精神,强调通过自我努力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在当今社会,自我复兴意味着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重要启示
1.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强调教育、社会责任和集体力量,激励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勇敢维护权利,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迭代频繁,重视教育和知识传播能够帮助个人和社会适应变化,提升竞争力。邓中夏的精神提醒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在面对不公和压迫时,邓中夏的抗争精神激励我们勇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邓中夏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面对复杂问题时,团结合作能够形成更强大的合力,推动社会变革。邓中夏的经历和思想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当今社会应重视青年发展,提供参与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抗压能力,鼓励团结合作,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公平与正义
当今社会应更加重视和支持青年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教育和社会宣传应加强对青年参与社会事务的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于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鼓励年轻人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不逃避,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邓中夏的精神强调集体力量,现代社会中,青年应当学会团结合作,通过集体行动实现更大的目标,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青年应关注社会发展和变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成为积极的社会变革者。
3.现代社会应加强民族意识培养,鼓励公民关注国家未来,提升自豪感与责任感,推动团结进步,同时激励青年继承邓中夏革命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事业
现代社会应加强对民族意识的培养,鼓励公民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推动社会的团结与进步。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和个人应始终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自我复兴的理念提醒我们,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强调创新、教育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邓中夏的革命精神激励人们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代,青年一代应当继承和发扬邓中夏的精神,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同时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激励人们在追求知识、觉醒意识和社会抗争中不断前行。在当代社会中,这种革命精神不仅鼓励青年勇于担当、积极行动,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通过赋能青年、促进参与、培养担当精神,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实现更美好的社会。邓中夏的革命精神强调民族独立、国家尊严和自我复兴的重要性,同时为我们在追求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和价值观的指引,鼓励我们积极发挥个人的作用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湘籍党和国家领导人》,主编:陈克鑫、叶建军,执行主编:夏远生,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2007.3.2
[2]《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百年祭》,主编:夏远生,湖南省中共党史人文研究室编,2009.8国
[3]《邓中夏》,主编:张树军,北京:学习出版社,2020.9
[4]http://buikeso.com/doc/5744082-5956835.html
注:本文入选2024年9月“邓中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