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7391|回复: 10

[意趣人生] 杨昌琼丨语文教学切记“读”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9

主题

173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882
发表于 2024-11-1 15:1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4-11-2 05:52 编辑

题记:笔者虽已退休,却常常系恋教学。特将此文与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们交流,冒昧续给教育事业增添一丝夕阳的光和热,不惧见笑而记之。(大坝场中学退休教师:杨昌琼)

语文教学切记“读”


      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认为语文教学倘若忽略“读”的强化训练,不但求知者毫无生气,而且整个校园将是死水一潭,显得没有一丝活气。

      “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其益处有三:一是它能为学生把握住生动诙谐的演讲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它能较快提高普通话的朗读能力,以达字正腔圆,流利晓畅的动听效果。三是它能为学生将来在社交活动中提供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的口语表达技能。再则通过“读”。迫使声波震动大脑皮层,激跃人体记忆细胞,迫使神经记忆细胞反复受到刺激,光滑的脑膜自然就刻下了明显的印记,且终身不忘。再则,响亮的读书声能增加人体肺阔量,学生在放声读书的同时,身体也随之得到锻炼,难怪乎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曾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先生常常吼着他们:“放开喉咙读书”其原因便是如此。

      是的,但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妙招之一无不就是引导学生“读”。当然,所谓“读”并非死读,现代教学,死读书或读死书固然是遭淘汰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在“读”中产生联想,在联想中读书,将书读活而不读死。即便是孔子所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学”字可视为“读”。不进入角色的读书是死读书,“读”与“思”不有机地结合,则是读死书。

      怎样读?我认为是课内导读,课外大量阅读。“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古今中外但凡有文学素养的人,哪一个又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过多读,多背,多思,多写而经过强化训练获得硕果的人。“读”是语文教学之精髓,哪一个语教师若是否认它,则要上好语文课筒直是一句空话。或者说他培养的学生至少属于了于心而不了于口的人。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急需的是人人都要有一张“铁嘴”而不是“哑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的是“读”,读得旧句子,编为新文章。强调的还是离不开一个“读”字。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字,词,句前人早已打造出来了,后人只是为了表达某一事物的需要重新将其篡编成文罢了。

      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词汇,诸如“爽”呀,“酷”呀,“棒”呀等这样一些新的赞语,这是自然的,语言文字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笔者认为:“世界上无论哪一个语言大师,无不都是语言文字的“盗窃者”。然而,离开了“读”则是难以盗窃语言文字的。可见,“读”是何等重要。私塾先生采用唱读法教学生读书,此教法并非不妥,目的是为了唱读成诵,形成永恒的记忆,教学老路子,不失为一种好教法,但不能借鉴。现代教学法应是在朗读中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的关键词是“破”即释也。但必定还是先要读,“读”位于句之首,没有先“读”又何来“破”呢?语文教学不忘“读”,读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积累,消化的过程,其归宿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能磨练一张口齿清楚,普通话流利的“铁嘴”。所以,只有反复读,反复吟,反复品味,书中的字词句,意境韵味在人的头脑中自然形成,老师只不过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自有豁然开朗之感。若学生懒得读,只听老师读一遍就完事,固然是收不到学习语文的最佳效果的。“读书百病,其义自见”,无疑古人读书仍然是强调一个“读”字。

      读现代文不难,我常指导学生,阅读时,把自己视为作者,作者所经历的事当作自己经历的事,作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离别愁绪等均视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书读数遍后,然后叫学生大概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多半。现而语言本身蕴含着生动的语气,节奏和丰富的情感意识,引导学生多读,怀着兴趣地朗读,激励学生的联想,玩味其中的奥妙,品味字词句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为文的旨趣。如初中第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古代诗歌五首》,前三首是四言,五言,七言诗,后两首是词和曲,都是千古传诵,脍灸人口的名篇。

      对古诗词的欣赏,特别是针对乡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一学生而言,其难度是大的,若老师首先头头是道地大讲古典诗歌的常识,学生难于接受,甚而枯燥无味,进而会讲话,睡觉,丧失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一上讲台,首先我就朗诵了小学课本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当朗诵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我似演员一般,以严肃的情态,蔑视“野火”,以欢快的面容赞美“春风”,当朗诵到“春风吹又生”这一句时,并以两手前平举,掌心缓缓向上抬的姿势,下意识拓出一个“生”字。

      伴随音调的高亢,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我趁热打铁,立刻引入《古代诗歌五首》要求学生小声读,同时我在黑板上按诗的意境将每一首诗简单地勾画出一幅图画,再要求放开喉咙高声朗读,然后抽人读。分组齐读,最后看着黑板画慢慢读,真是读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节课下来,老师讲述不多,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能基本背诵,百分之三的学生能背得滚瓜烂熟。在他们的脑海里,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二节课再进行读和默写的训练,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一个字都不会错。然后让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文字,适当介绍一点诗歌的常识,这样学生不但易于理解,而且能当堂活学活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的前辈们之所出口成章,三俩个在一起总是大侃特侃诗文,他们下笔如流水,且文采飞扬。即便是一个长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人,其博大精深的文学底蕴也是令后人望尘莫及的。如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写下大量的名篇佳作,无疑他们都是在青少年时代在“读”上下了功夫的,再如伟人毛主席老人家能熟练背诵三百篇优秀名篇,一九三六年二月他写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国民党组织了一个写作班,打算在一周之内创作一首超越这首词,其结果冥思苦索,三个月写出来的诗词都无法超越。这位知识博大精深的伟人,倘若在青少年时期离开了“读”的功夫,是难以成其为伟人的!

      综上所述,“读”是古人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在语文教学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尽管许许多多新的教学理念摆在我们面前,在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具体实施的同时。还得奉劝我们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学切记“读”。(2024年10月30日于贵阳)



编后语:本文深刻阐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忽视“读”的训练将使教育失去活力。作者认为,“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普通话能力和社交口语表达,还能通过声波震动激活记忆,加深学习印象。文章强调,有效的“读”应结合思考,使读书活动不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思维的激发。作者提倡课内外的广泛阅读,认为这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本文展示了“读”在理解和记忆古诗词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文本。最终,作者呼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读”的实践,以培养出口成章、文采飞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古人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2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0777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4-11-1 22: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其益处有三:一是它能为学生把握住生动诙谐的演讲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它能较快提高普通话的朗读能力,以达字正腔圆,流利晓畅的动听效果。三是它能为学生将来在社交活动中提供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的口语表达技能。再则通过“读”。迫使声波震动大脑皮层,激跃人体记忆细胞,迫使神经记忆细胞反复受到刺激,光滑的脑膜自然就刻下了明显的印记,且终身不忘。再则,响亮的读书声能增加人体肺阔量,学生在放声读书的同时,身体也随之得到锻炼,难怪乎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曾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先生常常吼着他们:“放开喉咙读书”其原因便是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2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0777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4-11-1 22: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向老师学习,受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9

    主题

    173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88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5:3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是代发我的好弟杨昌琼老师的作品,我替他向精心编辑和精准的编后语的刘主任以及一默先生的精彩赏评,二位领导辛苦了,敬香茶,问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主题

    2万

    帖子

    21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6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4-11-2 05: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4-11-1 22:45
    “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其益处有三:一是它能为学生把握住生动诙谐的演讲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

    跟帖点赞。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主题

    2万

    帖子

    21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6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4-11-2 05: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编后语:本文深刻阐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忽视“读”的训练将使教育失去活力。作者认为,“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普通话能力和社交口语表达,还能通过声波震动激活记忆,加深学习印象。文章强调,有效的“读”应结合思考,使读书活动不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思维的激发。作者提倡课内外的广泛阅读,认为这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本文展示了“读”在理解和记忆古诗词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文本。最终,作者呼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读”的实践,以培养出口成章、文采飞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古人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主题

    2万

    帖子

    21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6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4-11-2 05: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的关键词是“破”即释也。但必定还是先要读,“读”位于句之首,没有先“读”又何来“破”呢?语文教学不忘“读”,读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积累,消化的过程,其归宿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能磨练一张口齿清楚,普通话流利的“铁嘴”。所以,只有反复读,反复吟,反复品味,书中的字词句,意境韵味在人的头脑中自然形成,老师只不过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自有豁然开朗之感。若学生懒得读,只听老师读一遍就完事,固然是收不到学习语文的最佳效果的。“读书百病,其义自见”,无疑古人读书仍然是强调一个“读”字。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主题

    2万

    帖子

    21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6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4-11-2 05: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读”是古人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在语文教学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尽管许许多多新的教学理念摆在我们面前,在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具体实施的同时。还得奉劝我们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学切记“读”。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主题

    2万

    帖子

    21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6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4-11-2 05: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感谢熊宗江老师荐文,问候早安。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主题

    2万

    帖子

    21万

    积分

    副站长

    行者无疆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67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QQ
    发表于 2024-11-2 05: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语文教学切记“读”》以其深刻的教育洞察和丰富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作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洞察到忽略“读”的训练将导致学生求知无生气,校园失去活力。文章不仅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更提出了“读”的三个具体益处:提升演讲技巧、增强普通话朗读能力以及社交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技能。

    文章的写作技巧在于其深入浅出的论述和生动的教学案例。作者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如古诗词的教学,展示了“读”在理解和记忆文本中的作用,使得抽象的教学理念具体化、形象化。同时,文章还巧妙地引用了鲁迅和毛主席的例子,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广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语文教学。总之,这篇文章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是一篇优秀的教育论述文章。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

    订阅| 关注 (17)

    觅寻诗意的脚步踏过岁月长河,感受流淌在音符间的情感涟漪,线条与色彩交织出心灵的画卷,品味生活中每一刻的美好瞬间。
    2今日 5740主题

    论坛聚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