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4-11-13 17:11 编辑
翡翠中华杯:儿时家乡红薯酒 文|唐高翔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琼浆玉液开华筵,锦帐光生五色云。自杜康发明酒以来,被誉为琼浆玉液、天地灵物的酒就粉墨登场,成为社交礼仪工具,一直是主人待客的必备佳品。无酒不成敬意。在我们湖南永州零陵石岩头镇乡下农村,谁家招待客人都一定会上酒,如果不上酒就是歉礼,又因为零陵地处江南,气候潮湿,大多数家庭的男人也爱喝酒,通过喝酒舒经活血、温通发散、温暖肠胃,驱散风寒。因此,家家户户也都会有酿酒、煮酒的习惯。
酿酒不仅需要粮食作物(大米、红薯、高梁)还得要酿酒的引子“饼药”。记得儿时,每到端午节前后,父母亲及乡亲们就背着背篓,翻山越岭去山中、河边采集丙酒草,然后制作“饼药”。煎成药饼须千叶,捣作香脂费几花。“饼药”的制作是先将丙酒草扯来,在禾场上晒干,再放到石臼里去抖,抖得粉碎。抖好的丙酒草再拿出来,用筛子筛,筛的细粉用泉水揉搓,待揉搓完毕,就放钵子上蒸,待蒸熟后,用簸箕盛出,放太阳下暴晒,待晒干后,就成了香喷喷的“饼药”。“饼药”常常保存到石灰坛或谷物中防止潮湿,待冬日酿酒使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冬日季节,江水瘦了浅了,村里远处的山峦斑斓如画,门前屋后桃树李树早已脱下盛妆,光秃秃的枝条,满地的落叶,尽显冬日的尊严。田里的水稻,地里的高梁、红薯等粮食作物早已收割了完了。这个季节是乡亲们最闲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因天气寒冷,酿的酒可以长时间储存。因此此时是乡亲们特别是家庭主妇酿酒煮酒的最佳时节,在我们家乡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酿酒煮酒。
记得儿时,由于那时大米十分有限,家里酿的多是红薯酒。母亲要我们把一筐筐红薯用井水洗涤干净切成小片放在一个大锅里煮熬,煮熟冷却后再将其捣碎装进洗干净的大缸里,按比例配备好“饼药”并拌均匀。“饼药”配置十分讲究,“饼药”的量小了酿不出酒,即使酿出也没香气,“饼药”放多了则酿出的酒苦味较重。捣碎的红薯装进坛缸里后用纸密封,再用茶饼压得严严实实,让其在封闭的环境里自己发酵。正常情况下大约15一30天左右,红薯酒坯就算酿成了,一时间那酒坯飘出的浓郁芬芳弥漫在空气之中,醉了田野,迷了山岗。这样酿出的红薯料坯虽有酒香,但还不能饮用,需要继续炊蒸(儿时家乡农村叫煮酒)变成“水酒”,方可饮用和待客。
“有时流出响嘈嘈,相似甘州破里高。终不教他司马泣,又分香韵在春醪。”记得儿时,母亲煮酒时,把有酒味的红薯料坯从大缸中捞出倒进大铁锅里,铁锅上盖上一个有竹子大的眼孔的罩盖。铁锅边立一个有两层且一边带孔一边有漏斗嘴的大沙缸,沙缸上一层装上水,然后,用一个汽筒将盖锅与沙缸封闭式链接。这一套装置后,再通过为锅底加火进行烧煮,铁锅里的酒精在加温下通过汽洞进入沙缸,在上层水的冷却下由汽体变成液体从沙缸另一侧的小孔汨汨流去,这样的酒叫“水酒”。可用来自家喝与待客了。
煮酒是门高超的技术活,如春蚕吐丝,又似绣女绣花,工艺是十分讲究的,必须小心谨慎,来不得半点马虎,盖锅一定要盖好不能漏气,漏气酒精就会跑掉,煮酒的火也必须适中,不大不小才好。锅罩与沙缸之间的汽筒一定要连接好。这样煮出的酒才清澈透明,质地纯净,芳香浓郁、醇和柔绵,没有火焰气味。
记得儿时,母亲在烧火煮酒,不时用小酒杯载点酒自己尝尝,又递给父亲,尝过后一时说浓了,一时说淡了,而我与兄弟们姐妹们围坐在周边烤红薯,或玩猜谜语、倒鸡公等游戏,大家有说有笑,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是何等的幸福快乐。
农村酿酒煮酒还有很多忌讳也有美丽传说,听村里老人说,如果酿酒碰到“四眼”(指怀孕的妇女)酿的酒一定不行,不是不能成酒就是成酒那酒也变坏,煮酒遇到“四眼”则煮出去的酒要么是有浓浓的火焰气、不香甜,要么比平时少许多。记得儿时,母亲酿酒煮酒时先在大门、侧门口插上新采的松、柏枝(据说门口插上新采的松、柏枝可以化解“四眼”带来的凶兆),生怕“四眼”从门口经过带来意料不到的结果。
村里老人还谈到酒姑娘过路带来的惊喜,说如果家有福气有酒姑娘过路,那同样的酒坯煮的酒比平常多几倍。天机不可泄露,但一定要保密,千万不能出声。否则如果说了,多煮出的酒也会自然消失,老人们说起酒姑娘过路的故事总是神秘兮兮,玄之又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农村酿酒、煮酒中的关于“四眼”过路影响酿酒煮酒的传说和“酒姑娘”过事的故事有没有无从考证,但这些传说故事无疑为酿酒煮酒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给人无限遐想和回味。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在零陵乡下农村,待客之道菜怎样不要紧,但酒必须有。雪花飘飞的寒冬中,客人来了生一个大火,架起祸炉,几点腊肉在锅里煎炒,然后放些酸辣、白菜、萝卜就是下酒的好菜,客人围座一起,你陪我敬,几杯红薯酒下肚,热气和胆气上升,拍拍xiongfu,尽显壮志豪言,好不快活。有时没有萦菜,就豆腐渣、花生米之类也可相互畅饮几杯,那推盅交盏、互诉衷肠的镜头让人艳羨。
流光容易把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时光如奔驰的野马过得飞快,转眼已是40余年,40年沧海桑田、山河巨变,父母亲早已驾鹤仙去不在人间,兄弟姐妹们长大成人,各奔东西,家中再也没有酿酒煮酒。但儿时母亲酿酒、煮酒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让人念想回忆。真的好想再回到童年,回到与父母亲在一起酿酒、煮酒的日子……
(简历:唐高翔、湖南零陵人、湖南省民协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湖南日报、永州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散文、理论文章、诗歌、通讯等文章3000余篇,其中散文《秋日走进香零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海上仙山鸟沙洲》在新华网刊登,理论文章、散文分别在市级大赛获二等奖、三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