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楼主: 清秋丽影

[散文] 【逸飞极品】触摸赵州桥的千年传奇/作者:东湖岸边人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295

帖子

32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76
发表于 2024-12-9 19: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燕飞来 发表于 2024-12-9 17:55
门框两侧的对联“安济欣看千年济,李春羸得万口春”,对偶工整,意味深长。上联中的“安济”,指的便是赵州 ...

我们是游玩,而东湖老师是游赏。——这个观点,很对!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  发表于 2024-12-27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82

帖子

30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09
发表于 2024-12-13 09: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情深深雨蒙蒙 发表于 2024-12-9 19:58
我们是游玩,而东湖老师是游赏。——这个观点,很对!

谢谢啦!今后我们出去旅游,要多欣赏。

点评

谢谢老师附贴!  发表于 2025-1-27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27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6
发表于 2024-12-22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能够把一座静寂的古桥,写得如此生动传神,耐人寻味!佩服!

点评

谢谢老师关注鼓励!敬茶!  发表于 2024-12-27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陕西宝鸡
来自- 陕西宝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8:40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35 天

    [LV.6]常住居民II

    367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963

    优秀管理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4-12-27 08: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宝鸡
    再次拜读学习,极力推荐

    点评

    谢谢悍总特别关注、极力推荐!请多指导!敬茶,恭祝冬祺!  发表于 2024-12-27 0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陕西宝鸡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宝鸡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98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1-17 2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已推送首页头条

    点评

    谢谢站长老师特别鼓励!敬茶!  发表于 2025-1-27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98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1-17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已推送首页头条

    点评

    站长老师辛苦了!问好!  发表于 2025-1-27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16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23
    发表于 2025-1-20 2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篇文章,确实不错!再读!

    点评

    谢谢老师再读鼓励!问好!  发表于 2025-1-27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武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71

    帖子

    50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0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我读过多篇关于描写赵州桥的散文,但是,说实在的,我最欣赏东湖老师写的这一篇散文:《触摸赵州桥的千年传奇》!
    读完这篇散文,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好像自己也亲身踏上了那探寻赵州桥历史的奇妙之旅。
    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深情,从踏入赵州桥景区前的憧憬,到一步步深入其中的所见、所感、所思,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堪称一绝,如 “天空如棉絮般铺着朵朵白云,微风似柔纱般轻抚着,阳光温暖和煦,宛如金色丝线般洒落于大地”,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美好的秋日午后,让人仿若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怀揣着敬畏之心走向赵州桥。
    对于赵州桥各处景观的刻画更是精妙入微,检票口的古典门楼、石墩牌、古槐树、望桥亭等,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韵味,作者不仅细致描绘其外观形态,还深挖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像对联 “安济欣看千年济,李春羸得万口春”,让赵州桥的前世今生跃然纸上。而对赵州桥本身建筑特色的阐述,更是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单孔敞肩石拱结构的介绍,让人了解到其坚固耐用的秘密,桥栏栏板上精美的雕刻,又展现出隋代石雕艺术的魅力,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游览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回忆与感悟,从实习时讲授相关课文,到如今实地触摸历史,时空交错,情感升华,让赵州桥不再仅仅是一座冰冷的建筑,而是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使命的象征。结尾的即兴吟诗更是点睛之笔,凝练地概括了赵州桥的传奇、李春的巧思以及岁月沉淀下的坚韧,读罢令人回味无穷。
    这篇散文,无疑是一场文字与历史、美景、情怀交织的盛宴,它带着读者穿越千年,领略赵州桥的不朽魅力,唤醒人们心底对传统文化瑰宝的珍视与热爱,值得反复品味。强烈推荐给每一位热爱历史、钟情于文化探索的朋友,相信你们定会沉醉其中,收获满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武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武汉

    来自- 湖北
    来自- 湖北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295

    帖子

    327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76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
    再品《触摸赵州桥的千年传奇》这篇散文。
    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历史与人文交融的壮美画卷:

    一、时空交织的叙事张力
    文章以"我"的游踪为主线,构建起三重时间维度:隋代建桥的历史时空、四十四年前课堂的回忆时空、当下触摸文物的现实时空。这种时空蒙太奇手法,通过茅以升碑文的诵读、古槐树的凝视、石雕纹路的触摸等细节自然流转,使千年历史如液态黄金般在文字间流淌。尤其当作者重读《中国石拱桥》时,"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着,仿佛穿越时空,与当年的课堂重叠"的描写,实现了文化传承的具象化表达。

    二、多维立体的艺术呈现
    文章巧妙运用建筑学视角(单孔敞肩式结构)、文学意象(初月长虹的比喻)、历史考据(99次修缮记录)、科学数据(37米跨径等参数)等多重视角,构建起赵州桥的立体形象。这种跨学科书写犹如用文字搭建起一座拱桥,让读者既能感受"龙鳞雕纹"的美学韵律,又能理解"28道拱圈"的力学智慧。特别是对桥体结构的专业解读,将冷硬的工程数据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温度。

    三、诗性语言的审美建构
    作者善用通感修辞,将视觉("金色丝线般洒落")、触觉("沟壑纵横的树皮")、听觉("沙沙的摇曳声")交融互渗。比喻系统尤为精妙:以"时光隧道"喻历史纵深,用"活着的史书"拟文化生命,取"碧玉环中水"比生态和谐。这些意象群如桥拱般相互支撑,使文章呈现出"初月出云"般的诗意美。结尾自创的七言绝句,更以古典格律为全篇点睛。

    四、文化自觉的精神烛照
    文章超越了普通游记的写景层次,在"工匠精神"的礼赞中完成文化启蒙。李春雕像的凝视、乾隆御碑的寻访、茅以升评价的引用,形成历史见证者的三重唱。特别是将桥体抗震性升华为"民族精神的韧性",使物质遗产转化为精神图腾。这种书写策略暗合钱穆所谓"对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在"快节奏时代"的反思中完成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重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逸飞极品

    逸飞极品

    订阅| 关注 (9)

    精炼雕饰,自由潇洒;点染涤荡,铺采摛文;意促爽劲,节短韵长。起于青萍之末,穷于鼓刀之屠,达于煮字之客。
    1今日 98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