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水微澜 于 2024-12-8 20:07 编辑
念奴娇・八境台怀古 虔州形胜,立名楼台上,两江交络。 宋韵千年犹未散,萦绕画梁高阁。 古壁苍苔,旧砖陈刻,曾记烽烟恶。 山川如画,向来多少英魄。 遥念苏子当年,挥毫成景,墨染虔城郭。 宗翰筑垣功不朽,留与后人评酌。 岁月轮回,台存复毁,惯看兴衰各。 今朝凝目,依然雄踞城廓。
【注】八境台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时任大宋虔州知军的孔宗瀚,为抵御水患率领军民用砖石垒砌城墙并冶铁浇之,后又在城墙龟角尾处筑石楼,即最初的八境台。建成后,孔宗瀚绘制了《虔州八境图》并邀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1094 年,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亲临八境台,遍览赣州旖旎风光后深感原诗 “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八境图后序》一篇。苏东坡在《八境图后序》中首次提到了我国的城市八景,即赣州八景。由于楼阁建于古城墙之上,为三层楼台建筑,登至最高处可饱览赣州八景的壮美,“八境台” 之名由此而来。此后历代文人,如文天祥、王士祯、戴衢亨、郭沫若等都在八境台题过诗。可惜的是,原有建筑遭受大火侵袭不复存在。如今我们看到的是 1987 年复建的八境台,虽整体建筑为仿宋式建筑风格,古朴味道或许少了几分,但依旧宏伟壮丽,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