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及黄河,便不得不津津乐道于壶口瀑布,这是世人皆知的绝佳旅游景点。毋庸讳言,作为旅游者我曾去过,而且至少记忆犹新。今天,当我看到作者这篇游记,方觉汗颜。为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确实,我是看热闹去的,根本没有看门道的理念。能够以华夏历史的背景,通过古往今来黄河的变迁,讲述壶口瀑布的形成,发展,以及对整个华夏民族的影响,迄今为止这我是看过的第一篇文章。而且那么简易,生动,透彻。相信许多与我一样去过壶口瀑布的人,甚至即便是山西、陕西人,也未必如此深刻地理解祖国的母亲河,以及母亲河上的一枚璀璨明珠--壶口瀑布。文章力荐精华。(编辑 黄皮人)
壶口瀑布,我到还是没到啊
文|运涛
从知名度来论,壶口瀑布当是中华第一瀑布。说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应是相对黄果树瀑布的水量和落差而言,壶口瀑布稍逊一筹。
而提及水利工程,却是岷江上的都江堰被冠以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而黄河上的壶口瀑布没有获此殊荣,难道壶口瀑布不如都江堰伟大?它可是远比都江堰历史底蕴更深厚,都江堰距今才2000余年,而壶口工程距今足足4000余年。
抱着这个疑问,我们到了山西吉县的壶口风景区。一进景区,看到景区内外密布着诸多饭店,每个饭店皆售卖黄河鲤鱼和山西刀削面,这是此地招牌,没有这两样,就没有了山西特色,就没有了黄河的灵魂,就招徕不到顾客光临,我们自然也点了黄河鲤鱼和山西刀削面。
旅游吃饭不光是吃味道,还要懂得其中蕴藏的文化。饭店内有详尽的介绍: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人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米和成面团,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人的大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喃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三晋大地。至今,山西的临汾、运城、平遥、介休、汾阳、孝义、大同等地,不论男女都会削面。后来,“凤阳”出的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建立明朝,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又经过多次改革,演变为现在的刀削面。刀削面柔中有刚,软中有硬,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如略加山西陈醋食之尤妙。
黄河鲤鱼是生活在黄河水中的一种天然名贵鱼种。黄河鲤鱼主要集中在波涛汹涌几十米深的十里龙槽之中。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常年经历着泥沙的侵蚀和激流的拍打,总在水中时隐时现。更让人惊叹的是它能在河道中逆流而行,锻炼了强健的体格肌肉。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就源于此。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且易于消化和利用。以黄河鲤鱼为原料烹饪的各式名菜,更是驰名中外。如“糖醋鲤鱼”“姜葱鲤鱼”“清蒸鲤鱼”“红烧鲤鱼”等等,都有延年益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等功效。李时珍曾说“诸鱼唯此最佳,故为食品上味。”明清两代,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
很多游客可能只在景区间穿梭,不会去其他地方,所以品味当地特色美食,也只能在景区。如果一切正宗,当然皆大欢喜,如果挂羊头卖狗肉糊弄游客,游客就可能以为所谓美食,不过如此,以后不会再吃,并告诉身边人也不必吃了。
壶口的名称非常古老,源自《尚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意为它是大禹治理九州中冀州的第一项工程。《尚书》就是上古时代的书,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这部书中出现的地名,就是目前能追溯到的最古老地名。
但为什么“鲤鱼跳龙门”传说的发生地山西、陕西、河南三个省的很多地方都在争呢?
祸首就在“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黄河,黄河太不稳定了,以致洪水滔天,危及黄河流域华夏民族的整个族群安全,负责水利工作的鲧没有得到帝尧的同意,就擅自动用息壤去堵洪水,其实传说中的息壤并不神秘,应是黄河冲积下来的泥土,淤积不再向下流淌,愈积愈多,成为人民赖以栖息的土地。家园立足的土地若没有了,难道要住空中楼阁吗,何况当时并不存在空中楼阁。鲧治水的方式反倒引起了人民更大的恐慌,帝尧就命令祝融把鲧填到水患最重的深渊处以稳定人心。并让鲧的儿子禹继续完成水利工程。禹与涂山氏成亲不久,尚新婚燕尔,任务紧急,来不及等到孩子出生,就奔赴治水一线,数次路过家门都不敢回去看一眼妻儿。他终于从“堵”的失败教训中想到了“疏导”的办法。
要“疏”,面临的就是挡住河道的山,凿山开路,劈开的第一座山,就命名为孟门山,孟是第一的意思,“龙门之上口也”,门就是通了的意思,劈去了大半个孟门山,河水才顺利向下游宣泄,水流去后,洞口露出了一个明显的大落差,成了一个大瀑布,好像往壶里注水,于是便把它叫做“壶口”。
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看到的黄河河道是不同的,“龙门”可能也不在一处,当地人的子子孙孙对自己的“龙门”正宗坚信不疑,所以三省都固守自己的“龙门”,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饭后开始游览,在进景区的途中,看到一块很大的宣传牌“中华民族婚育圣地-人祖山”,介绍人祖山位于壶口东,距黄河岸边20公里,《水经注》中说它叫风山,相传人祖山是伏羲和女娲滚磨成婚的地方,人们都说“人根之祖出在吉州”,我好像明白为什么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了。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幕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黄河被誉为中国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亿万炎黄子孙,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万里,澎湃汹涌,她有至尊的威严,巨龙的雄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段急转为南北走向,数十万年间形成了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晋陕峡谷,全长720公里,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山西河津禹门口,深切与黄土高原之中,是黄河最为壮丽的一段。壶口瀑布位于峡谷南段,集雄、奇、险、旷为一身,是黄河之魂。
由于构成黄河河床的岩层软硬不均,并向上游微倾,因而使得河谷呈阶梯状,较硬的岩石突出形成陡坎,河水沿陡坎下流时呈跌水现象形成瀑布。河水从近300米宽的河道,冲泻跌入宽30-50米,深60米的十里龙槽,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世界奇观。
每天有数万人从两岸奔赴于此,赏黄河天下奇观,壶口瀑布的画像曾出现在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币50元的背面。如今第四套人民币已经作废,进入收藏领域,而壶口瀑布背景的50元纸币,则成为第四套人民币的币王,一枚的价值达到四位数,换成现钱可以在景区尽情游玩。
岸上有江泽民题名的巨石“黄河壶口瀑布”。
天下第一洞-壶口龙洞没有对游人开放,只能看看黄河壶口管委会的龙洞简介,龙洞,又名观瀑洞。传说是大禹治水时所凿。洞深13.8米,洞下平台面积118平方米。顺旋转阶梯而下,可到壶口底层,仰观壶口瀑布的雄姿,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真实意境;还可以欣赏到“龙宫水帘洞”“长虹卧波”“水底生烟”“群龙掀浪”四大奇观胜景。正如游客所说,“不下龙洞观瀑布,难识壶口真面目,就等于没到壶口。”2002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龙洞时高兴地说:“龙洞景色就是好!”
洞口的门楣由身为山西人的时任中央委员华国锋同志1991年9月题字的“黄河奇观”。
看罢简介我糊涂了,既然不下龙洞观瀑布,就等于没到壶口,我自然等于没到壶口的人了。那么龙洞不开放,是仅此一天,还是长期封闭,还是只对特定人群开放?通过“游客”之口说出此话,如果是诱导其他游客再买一张龙洞的门票,使景区利益最大化,倒也理解,可是鼓吹得这么好,气氛烘托到高潮了,却压根就不开放,那么是想让游客留遗憾而去下次再来碰运气赌龙洞有朝一日开放,还是想是告诉游客级别不够根本没资格称到过真正的壶口呢?
一些白毛巾兜包后脑,前额上方打个结的山西汉子牵着毛驴兜揽生意,毛驴上搭着可供男女穿着的当地衣服,主打一个民俗风,看到游人打扮好骑上驴子的装束,彷佛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烽火岁月,若是再引吭高歌一曲“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呀一个谁/那就是我那有名的二妹妹/你在你那个圪梁梁上/哥哥呀我在那沟/看中了那个哥哥/妹子你就招一招哟手……”就更有代入感了。
但最吸引眼球的只有瀑布,只能是瀑布!视觉和声觉的冲击皆是无与伦比。我们的眼睛里没有别的颜色,只有天地玄黄的黄,浑然天成的黄色,喷溅洋溢的黄色,来势汹涌的黄色,訇然一去不复还的黄色,黄色飞升,飞出了河道,飞到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上,烙印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肌肤上;耳朵听不见别的声音,只有澎拜着中华的声音,不舍昼夜的哲人之声,炎黄子孙的黄钟大吕之声,弥漫天地的民族崛起之声。这颜色,让人振奋,这声音,激人前进!它不止是诗的源泉,它自身就是最壮丽的风雅颂,它不止引领音乐的节奏,它自身就是最整齐的进行曲!思绪在云端,脚下在震颤,刹那间,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有了具象化,一路向前,永不止步,裹挟一切,征服一切,有河道要通行,河道有障碍,就冲出一条新的河道。那一时,我不知自己是站在那里一直不动静立了多久,也不知是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动了多远,浑不知同伴在哪里,浑不知自身在哪里,云里雾里,有种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感觉。
有人对大禹治水在哪条河存在疑问,现在已经确认他采取的方式是疏导,具体讲就是让河流改道,而有哪一条河改道能像黄河这么频繁,所以他治理的泛滥河流中,黄河一定是首当其冲的。壶口瀑布并非天然形成,是大禹率领先民打造的重点工程,我们至今沐浴其恩泽。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构成瀑布的三要素有:落差、宽度和水量。在河流发育的时期内,瀑布只是暂时性的,它最终会消失。瀑布的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落差、流量和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等因素。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称为溯源侵蚀;瀑布的侵蚀作用向下进行时,可以深切包含瀑布在内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部分因素发生变化时,河流瀑布有消亡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壶口瀑布历4000余年而不消亡,选址正确是第一位的,壶口的岩层为砂岩夹泥岩结构,较软的泥岩被河流侧向侵蚀带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硬岩层突出软岩层凹进的长廊,是仰望瀑布、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最佳场所-观瀑廊。
可观的“壶”不只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最大的壶状形态,岸上还有较小的壶状形态-壶穴,即急流中携带砂砾石磨蚀河床而产生的圆形凹穴。壶穴大者直径可达1-2米,深可达2-3米;小者直径为几十厘米,深约半米。壶穴在河床上可呈单个、串珠或星点网状分布。十里龙槽的两岸谷坡及南部的孟门山一带残留河床上,水流的侧蚀作用常使分布在崖边的壶穴受到冲蚀切割而残缺不全,如十里画廊一般断续分布。壶穴有的呈螺旋状,有的呈圆锥状,大者如翁,小者如杯如壶,壶穴中常积水,可把山川景色映照其中,宛如镶嵌在岩石中的镜子,故称“石窝宝镜”。
焉知大禹不是受了壶穴的启迪,借助水流的力量拓展成了壶口瀑布,本意只想根治水患,给人民创立安身之所,不料成为了绝佳的黄河风景,千秋万代,风光无限。
见了如上景物,可以说声“观止矣”,即使不入龙洞,仍然等于没到壶口,也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