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河南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24 11:20 |
---|
签到天数: 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右首版
- 积分
- 84888
|
本帖最后由 香山京鸿 于 2025-1-6 09:33 编辑
酒,是一个有趣的介质 文|香山京鸿
尘世上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介质,其中,酒是最有趣的一种,特别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经过固体发酵而制作的白酒,更是个中楚翘。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段时间,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挺搞笑的风气,即彼此交往时,时常会不遗余力地夸赞对方,即使脸上长了一道疤痕或一个刺猴,也会称赞这道疤痕或刺猴所处的地理位置恰如其分,甚至增添了拥有者的洒脱感和深沉度。若要因为一件事征求他人意见,被询问者常常顾左右而言他,云里雾里绕个大圈子,最终也不肯说个子丑寅卯。这种风气的传染性、渗透力很强,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即便正常的组织生活会,也被它感染得摇摇晃晃、立站不稳。
有一年年底,上级派员来参加某厂矿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要深入了解一下班子建设和班子成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结果听到的全是“美玉无瑕”的评价和说辞。来的这位上级领导,恰巧是一个很正派很正统也很直率的“钦差大臣”,他对会议内容很不满意,几次提醒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对所在单位和同事的最大负责,云云。但一边倒相互的唱赞情况,依旧没有改观,即使“钦差”质询某个人身上难道没有缺点?发言的人也以“肯定有不足,只是我还没有发现。”从容应对,让人哭笑不得。于是“钦差大臣”就把责任压到会议主持人身上,要求主持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好会议,如果达不到要求他就常驻“沙家浜”,直到听到真话、实话、符合实际的刺耳话才会离开。“钦差”说完这些后当即收起记录本,头也不回地去招待所了。
“钦差大臣”温怒而去,剩下的人鸦雀无声。谁都知道事态严重了,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怎么做才能撬开大家的嘴巴、打开铁门锈蚀的心扉,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就这样冷场了一阵子后,主持人要求大家领会上级意图,展开大鸣大放的真诚讨论,不计较语言的轻重,共同努力开好会议,要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等等。可参会人员像是没听到似的,居然七嘴八舌地开始谈论社会上的逸闻趣事,一干人东扯葫芦西扯瓢,就是不往正题上扯。主持人在纠结等待中煎熬着,看看时间接近中午了,就提议大家一起去招待所陪领导吃个饭,吃完饭接着再开会研究如何度过这一关。
大伙儿来到招待所才发现,生了气的“钦差”吃过一碗烩面后,已经闭上房门休息了,看来着实气得不轻!这一杆子人只好把给领导准备的饭菜端上来自己享用,看着满桌子的菜肴,那个爱喝酒的马副厂长突然说道:“这么多的下酒菜,不喝两杯浪费啊!”说完直愣愣地看着主持人,其他人也随着马副厂长瞄向主持人。
主持人看见大伙儿都有那个意思,就一边示意招待所长拿酒来,一边慢条斯理地说“喝两杯意思一下可以,可不能贪杯,下午还要开会呢!”
听到“头儿”发了话,大家一下子放松了精神,叮叮当当碰杯言欢,气氛很快进入了另一个轨道,不大一会儿两瓶酒就见底了,只得又从所长那里要来一瓶。
酒足饭饱后,大家又进入了会议室,“头儿”再次要求“真qiang实弹”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谁也不准计较,谁也不要掖着藏着什么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大嗓门的杨副厂长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先说两句!紧接着就把平常不敢对李厂长说的意见,竹筒倒豆子似地倒了出来。
主持人不失时机地询问厂长,老杨说得对不对?对了你就表个态!李厂长点头就像鸡叨米:“对对对!说的不错,自己平时脾气大说话粗但并不自知,老杨这一说才知道自己的问题不小呢!”
万事开头难,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旦有人开了头,后面就刹不住车了。正在大家热烈地讨论、相互不再设防地提出意见建议时,“钦差”按照规定的开会时间进来了,他很快惊讶地发现,下午的气氛与上午截然不同,每个人的发言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十分中肯地指出本单位、自身和其他班子成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夸赞对方时也适当降低了调门。
原计划“常驻沙家浜”的“钦差大臣”,第二天就收拾好洗漱用品“班师回朝”了,临行前与班子成员逐一握手道别,当与主持人握手时,钦差依然一脸疑惑地低声问道,昨天下午的生活会很成功,我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可大家上下午的表现判若两人,你给他们吃了什么“药”?主持人莞尔一笑说,嘿嘿,酒这个介质,是个挺有趣的好东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