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854|回复: 7

[散文] 我的电报情结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丽水
来自- 浙江丽水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322

帖子

44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4
发表于 前天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丽水
本帖最后由 中原游子 于 2025-1-6 20:49 编辑

 【编者按】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当下,当我们沉浸于便捷的网络通信时,可曾回首那段电报通信的岁月?宁星的《我的电报情结》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往昔通信时代的大门。文中,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从受红色电影启蒙,对电报产生神圣憧憬,到亲身踏入邮电局报房,见证电报从人工译电码到机器自动化操作的演进历程。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体验到投递电报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无论是初涉此道时面对城市复杂地址的迷茫,还是在限时压力下争分夺秒的忙碌奔波,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同时,也见证了电报业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兴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蓬勃发展,到通信技术革新后的逐渐式微,它宛如一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社会的巨大变迁。这篇散文不仅是作者个人职业生涯的深情回溯,更是对一个逝去通信时代的诚挚缅怀。它提醒着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莫要忘却那些曾经承载着人们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旧有方式,它们同样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珍宝,值得我们珍视与铭记,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去探索通信领域更加广阔的未来。(中原游子)
  
  一

  “我是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人公王成背着无线电,对着步话机话筒喊的一个镜头。
  电台被侦破,住所遭包围。最后一刻,李侠镇定地发完情报,吞下电报稿。面对敌人的qiang口,他又深情地发出一段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震撼心灵的一幕。
  少年时代,我深受这些红色电影熏陶。影片中的通讯设备,常常被我萦绕上红色、圣洁、神奇的光环,并在脑海里描绘出崇尚战斗英勇的色彩。
  一九八八年五月份的某一天,我走进邮电局电信科报到,被安排在报房班组,担任电报投递工作。自此,我与通讯业有了真正的亲密接触,甚至相伴一生。还记得,走进报房,跳入我眼帘的是桌子上摆放着一台台发报电传机,黑色的,比普通打印机高,稍大一些,上面有打阿拉伯字即电码的键盘;还有很关键的派发电报台席,报务员们正在各自紧张地忙碌着。原先我以为,拍电报是像《永不消逝的电波》里面的无线电台那样,按动着电键和戴着耳机抄写来收发电报。然而,这样的电台,当时只用于战备之需,报房里都是有线的收发电报机器,且以民用为主。
  当时只有电传电码而无汉字的机器。派发电报时,报务员凭译电码的记忆,一个个译出汉字,所以身边经常要放一本译电码小册子(摩尔斯电码),随时进行背诵,倘若忘记对应的电码或汉字,可以翻一翻。直到后来,才有了同时电传电码和汉字的机器,报务员才只需核对一下有无变字等简易操作,便可以派发出投送给客户的电报了。
  二
  根据要求,我先向电报投递师傅跟班十五天或一个月。
  投递业务倒并不难,易掌握。普通电报全程六小时时限,落地(电文从电传机出来的时间)至投递用户签收为三小时时限;加急电报全程三小时时限,落地至投递用户签收为一个半小时时限;投递时间一天分六个或八个时段,截止到二十时或二十一时,之后的加急电报由值夜班的人投递;投递员还要轮流每夜在单位值班室就寝值班。但是,对城市街道、巷弄和门牌号的地址就不容易掌握了,需要几年时间的磨练和熟悉。
  投递电报时,我骑上一辆绿色的自行车,一路跟着师傅开始了。街道旁一个个圆柱形的绿邮筒,还有杂货店、布店、新开的服装店等等,都从我的眼前一一晃过,也从街头那敲打铁皮补铜壶的叮当声里穿过,从弥漫着馄饨小吃和小饼油条的香味里穿过……
  当时城市还没什么扩展,几乎还是旧貌,大众街三坊口路段还是泥砖铺的。城市虽不大,但要找到准确的地址相当不容易,特别是初来乍到的我。晚上投递时,师傅带着我从街上拐进去,又从一个个巷弄出来,搞得我晕头转向,更不用说找到准确的门牌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磨练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我终于较熟练地掌握了城市街道、巷弄、门牌的地址,后来有人夸我是城市的“活地图”。
  一九九〇年的前后,电报发展量达到高峰,每月电报到达我们城市的量就达到上万份。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的浪潮席卷城乡,我所在的城市私企,服装店等层出不穷,特别是制笔零件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我们城市的制笔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少有名气。所以,商业类(银行汇款)电报比生活类电报明显多,这些业务靠的是先进的“千里眼”电报传递。
  当时,我所在的城市还无程控电话,国内、国际长途电话需要长途台的转接,长途台就在我们报房楼下的四楼。客户在营业厅排队打长途时,漫长的等候是经常性的,有的甚至等候了一天还没有打通电话,最后怨声载道离开了营业厅。直到九十年代初,机房装上了程控电话系统设备。由于线路并未布到位,装一部电话很奢侈,初装费需五、六千元,而且要“走后门”。记得有一年的一次活动,用户申请办理安装电话的队伍排成了两百多米长的巨龙。
  那几年,程控电话一时难以普及。因此,不少客户觉得还是使用电报传递最快、最实惠、最合适,所以电报发展量达到高峰,走向了鼎盛辉煌的时期。今天看来,电报业的兴衰就像一张通信晴雨表,可以看出那时的通信业整体落后。
  三
  电报投递离不开交通工具,原来都使用幸福牌的老式摩托车。后来因电报密集猛增,除给部队、政府单位等送“机要”用摩托车外,其余都改用自行车投递电报。
  那时我们风华正茂,投递出发时,胸前挂着装有电报的皮包,一手拽过车把,推着并飞身跨上绿色邮电标志的自行车,摇着车铃。清脆的“叮铃铃”声,常常在巷陌的拐弯处响起,我们吹着口哨,穿梭于街道、巷弄间……
  一些郊区的单位也要投送,如处于城郊的林校、木材厂、农科所、商校等。一个来回,往往需要半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一个班次电报不是这一份,有四、五十份不等电报要投送,还不包括银行汇款电报,都要考虑电报的时限。电报时速,相当于生命时速!电报的时限,让我们争分夺妙,不敢怠慢。
  那时年轻,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在投递工作中,上五层楼报房都是躬着身子从楼道台阶奔跑上去的;下楼时从一级级台阶上跳着奔跑。有一次,给一家制笔零件厂投递电报时,为了速度,连放脚架的时间也节省,就把自行车往墙壁一靠,拎着包儿跑进去。“快快,老板签字!”我催着,老板被我急匆匆的样子逗笑了,说:“不要急嘛,先喝杯茶,坐一下吧!”我说:“来不及了,以后再坐吧!”接着又急匆匆地去投送下一个客户的电报了。
  值夜班时,若有加急电报或内容紧急的,值夜班的报务员会敲门叫醒值班室的投递员。深更半夜投送电报,胡同深深,万籁俱寂,黑森森的,这些我倒不怕,我怕的是有时很难找到门牌号。因为有的路段门牌没按顺序,或被对联等物体遮住了,黑夜里户外无法询问,有时弄得我来回走动好长时间,晃动着手电筒寻找门牌号。送完加急电报后,回到邮电大楼的五楼值班室。有时难以入睡,我会拉开铝合金门窗,倚靠在窗户边,点燃一支烟,吹吹风。
  白天繁华热闹的大街,夜晚宁静了许多,好像只有路灯在不知疲倦地坚守。抬头望天空,星光闪烁,让我浮想联翩。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一九九八年邮电分营,一九九九年中国电信拆分重组,几家运营商应运而生,从此我国通信的市场格局已正式形成。九十年代末至二〇〇〇年前后,电报业呈现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条景象。偌大的报房,被压缩到营业厅的一个小房间里,原本有六位电报投递员,只剩我一人坚守。二〇〇三年我转岗,电报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世纪我国通信在一次次蝶变中迅猛发展,并向网络强国迈进……
  网络改变了生活,我们深有体会。
  如今电报早已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作为一种通信方式,有过辉煌和红色的通信历史,不会被时光湮没,如星辰,闪耀在历史天空。对于从事过电报工作的我来说,更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回复 来自- 浙江丽水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丽水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798

    主题

    5万

    帖子

    38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2158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前天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宁星老师早安!先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

    来自- 浙江丽水
    来自- 浙江丽水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322

    帖子

    44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丽水
    可以让读者知道一些我国通信一些发展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浙江丽水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丽水

    来自- 河南许昌
    来自- 河南许昌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89

    帖子

    17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61
    发表于 前天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许昌
    这篇文章以作者在邮电局从事电报工作的经历为线索,生动展现了电报行业曾经的兴衰历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时代印记,具有以下优点: 选材独特,时代感强:通过讲述电影中的通讯场景引入自己的电报工作经历,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如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浪潮下电报业务量的变化以及程控电话发展初期的情况,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对通信行业的深刻影响,选材独特且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气息。 细节丰富,画面感足:文中对报房设备、电报投递工作流程以及城市街道景象等细节描写细腻入微。如对报房内发报电传机的外观、译电码小册子的描述,还有投递电报时沿途经过的店铺、街道的状况,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工作场景和城市风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电报工作的深厚情感,无论是初入报房的新奇、对工作熟练后的自豪,还是对电报业兴衰的感慨,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然而,文章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语言文采有待提升:整体语言较为平实、质朴,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句的雕琢上略显不足,部分语句稍显口语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结构稍显松散:文章以三个部分展开叙述,但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过渡不够紧密自然,逻辑连贯性有待加强,使文章在整体结构上略显松散,读者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梳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河南许昌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许昌

    来自- 浙江
    来自- 浙江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322

    帖子

    44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
    老师的点评较中肯客观,既提出优点,又指出缺点,我认可!这样的点评可能会提高一些写作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浙江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来自- 浙江
    来自- 浙江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322

    帖子

    44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
    本帖最后由 宁星 于 2025-1-7 05:42 编辑
    星星草 发表于 2025-1-6 08:25
    这篇文章以作者在邮电局从事电报工作的经历为线索,生动展现了电报行业曾经的兴衰历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时代印 ...

           但是老师有一点你要注意,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不要误以为结构松散。友好交流!         语言质朴不好吗?质朴平实也是优秀散文多种语言风格之一啊!散文语言可以有多种风格,并不是单调的华丽语言一种呀。我个人比较喜欢质朴自然,浸染情感且有蕴藉的散文语言。那些只会堆砌华丽词藻的未必是好语言,其实那些华丽词汇在几千年中早被文人骚客用烂了,只有把词语句子根据自己思想情感创新巧妙组合,才避免雷同。巴金《怀念萧珊》一文语言就很质朴平实 ,人生后期的他认为散文语言无技巧才是技巧,才是散文语言的最高境界。这样的语言能感染人,说明有其情感深切、蕴藉等因素。当然,我文章语言还需要打磨修改 提炼,这没错。就略谈这些,与之商確友好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浙江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2-18 19:1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73

    主题

    1180

    帖子

    1万

    积分

    安监部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87
    发表于 前天 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当下,当我们沉浸于便捷的网络通信时,可曾回首那段电报通信的岁月?宁星的《我的电报情结》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往昔通信时代的大门。
    文中,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从受红色电影启蒙,对电报产生神圣憧憬,到亲身踏入邮电局报房,见证电报从人工译电码到机器自动化操作的演进历程。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体验到投递电报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无论是初涉此道时面对城市复杂地址的迷茫,还是在限时压力下争分夺秒的忙碌奔波,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同时,也见证了电报业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兴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蓬勃发展,到通信技术革新后的逐渐式微,它宛如一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社会的巨大变迁。
    这篇散文不仅是作者个人职业生涯的深情回溯,更是对一个逝去通信时代的诚挚缅怀。它提醒着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莫要忘却那些曾经承载着人们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旧有方式,它们同样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珍宝,值得我们珍视与铭记,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去探索通信领域更加广阔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浙江丽水
    来自- 浙江丽水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322

    帖子

    44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5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丽水
    中原游子 发表于 2025-1-6 11:23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当下,当我们沉浸于便捷的网络通信时,可曾回首那段电报通信的岁月?宁星的《我的电报情结 ...

    中原游子老师的点评精彩到位且深刻有思想深度!谢谢,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浙江丽水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丽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惑地带

    惑地带

    订阅| 关注 (51)

    乃知,亦乃未知。从模糊到澄明,贵在剖解。
    13今日 6275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