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湖岸边人 于 2025-2-8 23:38 编辑
编者按:海陵岛,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山海之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东湖岸边人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他在海陵岛过大年时的所见所感,从十里银滩的细腻沙滩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古老传奇,文字中流淌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文章不仅展现了海陵岛的绝美风光,更通过当地传说和历史文物,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古韵与生机。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细腻描写,仿佛将读者带入那片山海之间,感受大海的包容与历史的厚重。在这个新春佳节,海陵岛不仅是游客们的欢乐之地,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东湖岸边人的文字,如同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海陵岛的魅力与温情,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
海陵岛新春绮梦:银滩古韵共赴山海之约
东湖岸边人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当我的双脚踏上海陵岛的土地,脚下细密的沙砾轻轻摩挲着脚底,远处海浪不停翻涌,我一下就明白了,有些美好,不管时光怎么变,都不会消失,就像海边那些礁石,历经风雨,依旧守着最初的纯粹。
2025年2月1日,大年初四,天空阴沉沉的,像被一块大灰布蒙住了。可这没影响我的好心情,反而让即将开始的旅程多了些神秘。我和49位来自武汉的朋友,满心期待着大海,一路奔向海陵岛十里银滩,赶赴这场新春和大海的约会。路上,大家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要见到的美景,欢声笑语充满了车厢。
在众多岛屿里,阳江海陵岛很是特别,既有绝美的滨海风光,又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一边展现着大海的魅力,一边讲述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过往。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海陵岛还只是一片汪洋,有位善良的海神怜悯海上漂泊的渔民,便从海底捧起一把沙,轻轻撒向海面,沙砾汇聚,慢慢形成了这座岛屿,为渔民们提供了避风的港湾,也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而我们必到访的一站,自然是闻名遐迩的十里银滩。
刚到十里银滩,我就被那望不到边的海岸线吸引住了。“十里银滩似海绸,蜿蜒无尽韵长留。”真没错,16.5公里的海岸线,像一条长长的、银光闪闪的绸带铺在地上。沙滩长9.5公里至9.7公里,腹地很宽,滩宽60-250米,沙质细腻极了,跟用细筛子筛过似的,又白又软,像上好的棉絮。我轻轻踏上沙滩,沙粒温柔地裹住脚掌,感觉大海特别包容,每走一步,像踩在云朵上,舒服极了。我想,要是赶上有阳光,沙子亮晶晶的,肯定像金子一样。海风轻柔地拂过脸颊,海浪一层一层拍打着岸边,放眼望去,大海无边无际,水天相接,心情顿时开阔,什么烦恼都没了。
我和同伴们迫不及待地冲向沙滩水边,尽情玩耍起来。虽说我年纪不小了,可这片沙滩活力满满,让我找回了童年的欢乐。我一会儿张开双臂迎着海风跑,风从指尖穿过,像在和我逗乐,那种自在,让我忘了年纪;一会儿弯腰捡起贝壳,仔细看上面的纹路,脑海里就浮现出它们在大海深处的样子,说不定还跟着海豚、鲸鱼游玩过;偶尔和朋友们一起堆沙堡,你一铲沙,我一勺水,欢声笑语中,简单的快乐又回来了,仿佛回到了年少无忧的时光。
天空虽然阴沉,却给美景添了别样味道,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海浪不断翻涌,白色浪花在阴天背景下格外显眼,层层叠叠,好似大地书写的壮丽诗篇。“涛声阵阵韵悠长,白浪翻花意未央。”海浪一次次涌上沙滩,发出阵阵轰鸣,声音时而低沉,像老人讲着过去的故事,时而激昂,像勇士在呐喊。那些关于渔夫出海、星辰大海的传说,随着海浪声在耳边回荡。
听当地老人讲,曾经有位年轻勇敢的渔夫,为了拯救被海怪掳走的乡亲,独自驾船出海,与海怪展开殊死搏斗。在茫茫大海上,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家乡的热爱,最终战胜了海怪,可自己也精疲力竭,倒在了归航的途中。乡亲们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日子举行盛大的祭祀,祈求大海保佑出海的人平安归来。远处,渔船在波涛中若隐若现,小小的船身在大海里显得很渺小,却稳稳地前行。这让我想起范仲淹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些渔船承载着渔民的生计与希望,他们在大海里闯荡,与风浪搏斗,每艘船都有自己的艰辛与收获,让人打心底佩服。
沿着沙滩慢慢走,我们走进一片椰子树林。椰树高高挺立,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海滩。枝叶随风沙沙作响,似大自然奏响的乐章,每片叶子都跟风轻轻低语。站在树下,望着眼前广阔的大海,心里特别宁静。我想起海子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刻虽没春暖花开的明艳,但大海的宽广包容让我满心温暖,它接纳着一切,疲惫的心在这里找到了慰藉。
离开椰林,我们爬上沙滩边形态各异的大石头。这些石头是大型的、天然的雕塑,有的像即将展翅的雄鹰,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向天空;有的如静卧的巨兽,默默守护着海滩,见证潮起潮落。站在石头上远眺,海天一色,海浪、海岛、海鸥、海船构成一幅震撼的画卷。海风带着大海特有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钻进鼻腔,沁入心肺,让人神清气爽,所有烦恼都被吹走了。
沙滩上,卡丁车风驰电掣,引擎声打破宁静,带来青春活力。车上年轻人脸蛋红扑扑的,兴奋地呼啸而过,扬起沙尘,给海滩添了动感。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让春节的海滩热闹非凡,充满生机。孩子们拿着小铲子、小水桶在沙滩上追逐玩耍,专心堆着沙堡;大人们惬意地躺在沙滩椅上享受海景海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这是不是生活最美好的样子呢?
从上午8点半到沙滩,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十一点左右,我们带着满满的快乐与不舍,离开这片美丽的海滩。
接着,我们走进人潮涌动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它坐落在十里银滩上,外观设计独具匠心,既像起伏的波浪,灵动地展现大海的韵律,又像展翅的海鸥,仿佛随时要带着人们对历史的探索欲翱翔天际。
博物馆的外墙采用了特殊的材质,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仿若大海波光粼粼的表面,凑近看,还能发现上面刻有精致的水纹图案,与大海主题紧密呼应。迈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航海主题雕塑,它刻画了古代船员们扬帆起航的坚毅身姿,让人瞬间如同置身于那个千帆竞发的时代。馆内的展览区域划分清晰,沿着指引路线前行,如同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南海一号”沉船展区,不仅陈列着从沉船上打捞起来的大量文物,还有详细的图文资料、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地讲述着这艘古船的传奇经历。1987年,在搜寻荷属东印度公司“RHYNSBURG”号货船时,意外发现了“南海一号”,当抓斗抓上来钱币、锡壶、瓷碗,还有那长约1.72米、重575克的镀金腰带时,一段沉睡海底近千年的历史,就此缓缓拉开帷幕。
可以看到一箱箱摆放整齐的瓷器,有的瓷器表面釉色温润,绘制着精美的花鸟鱼虫图案,笔触细腻,栩栩如生;有的瓷器造型独特,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精湛的制瓷技艺。除了瓷器,还有各种金银器、铜钱、丝绸制品等文物,它们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前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
当我驻足在那些瓷器展柜前,时间仿佛凝固了。我凑近去瞧,那细腻的纹理好像带着千年前工匠指尖的温度,我似乎能看到他们在窑火旁专注的神情,为了烧制出完美的瓷器,倾注了无数心血。抚摸着展柜的玻璃,如同触碰到历史的脉络,内心满是震撼与敬仰。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穿越时空,带着往昔的繁华与故事,与我这个来自现代的旅人相逢。
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昌盛,“南海一号”便是当时的一艘商船,满载着中国的精美货物,驶向海外。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千帆竞发的时代,一艘艘商船从中国港口出发,乘风破浪,驶向遥远的国度。“南海一号”上,或许有来自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地的瓷器,这些瓷器在当时便是远销海外的抢手货,代表着中国顶尖的工艺水平;还有金银器,它们造型精美,承载着古人的审美与智慧;而那些丝绸制品,轻柔飘逸,更是让外国人对东方的神秘与富庶充满向往。
然而,不知是遭遇了狂风巨浪,还是其他未知的灾难,“南海一号”沉没在了茫茫大海之中,带着满船的货物,沉睡海底。这一睡,就是近千年,直到1987年才被意外发现。此后,经过多年的筹备与努力,2007年,“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重见天日,让我们得以一窥宋代海上贸易的辉煌。
登上博物馆的二层,临海的落地窗将金黄沙滩与碧蓝大海尽收眼底,这独特的设计让室内外的美景完美融合。游客们纷纷在此驻足,以窗外的美景为背景拍照留念,光影交错间,氛围感十足。这里还设有休息区,逛累了的游客可以坐下来,一边欣赏窗外的海景,一边回味刚刚领略过的历史韵味,让身心得到双重的滋养。
这次海陵岛十里银滩之旅,是新春最美的礼物。它让我领略大自然壮美,感受生活美好,找回内心童真与宁静;还让我意外地感悟了“南海一号”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艘沉船,更是一座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丰碑,见证着古代中国航海业的辉煌与商贸的繁荣,以及不同文化间交流碰撞的绚烂火花。那些精美的瓷器、珍贵的金银器、古老的铜钱,无一不在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他们跨越重洋,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也带回了异域的新奇与多元。这一趟行程,让我深刻理解了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与憧憬。我知道,这份美好记忆已深植心底,成为人生旅途的一块珍宝。以后想起,心里就暖乎乎的,嘴角也会不自觉上扬。真希望有机会再来,续写与海陵岛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