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5-2-18 06:07 编辑
编者按:《古韵今风绘沙湖》是一篇充满深情与诗意的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湖四季的美景,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魅力。从春日的鸢尾花海到夏日的荷塘月色,从秋日的枫叶芦苇到冬日的雪景腊梅,沙湖的每一季都充满了生机与静谧。文章不仅追溯了沙湖的历史,从楚王朱桢的“歌笛湖”到清末任桐的“琴园”,再到如今的沙湖公园,展现了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与变迁。作者通过对沙湖四季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这是一篇兼具历史感与现代美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古韵今风绘沙湖
东湖岸边人
我,一个在武昌积玉桥畔安家数十载的老武汉人,沙湖于我而言,早已不是一处简单的风景,而是融入生命的挚友,朝朝暮暮,岁岁年年,见证着我的生活,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沙湖,宛如一部缄默的史书,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彼时,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朱桢就藩武昌长达五十余载。沙湖,这片钟灵毓秀之地,以其秀丽景色、优美环境,成为朱桢的心头挚爱。湖边芦苇摇曳,被朱桢制成芦笛,音色悠扬,自此,“歌笛湖”之名应运而生,承载着悠悠古韵,让后人能在岁月的缝隙中,捕捉到那穿越时空的袅袅笛音。 时光流转至清末,湖北道员任桐,这位痴迷于沙湖之美的雅士,自封“沙湖居士”,别号琴父。他仿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沙湖之畔精心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特征的游乐公园——琴园。园内依四季造景,春有花柳,繁花似锦,蝶舞蜂飞,尽显生机;夏有荷塘,荷叶田田,荷花映日,清香四溢;秋有月榭,丹桂飘香,月色如水,诗意盎然;冬有梅岭,寒梅傲雪,凌霜绽放,暗香浮动。园中还有“乐乐厅”等建筑,将古典园林的雅致与现代游乐需求完美融合,尽显文人雅士的审美意趣。同时,一条接通长江与沙湖的琴园路落成,园林建成后,轰动一时,康有为曾为其题联:“琴谱茶经,轮换风雅;园花池月,悟彻禅机。”寥寥数语,道尽琴园的高雅韵味与文化内涵。可惜,抗战时期,琴园毁于战火,琴园路也讹传为秦园路,那段辉煌的过往被尘封在历史的硝烟之中。好在九十年代起,湖北大学在沙湖边重修琴园,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处休闲学习之所,让这份古韵得以延续,文化脉络得以传承。 沙湖水域广袤,地理位置独特,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武昌至大冶的铁路线,北达徐东路。清末修筑的粤汉铁路穿湖而过,将其一分为二,路西为近乎湮没的小沙湖(内沙湖),路东则是如今人们常说的沙湖(外沙湖)。按武汉市水务局数据,内沙湖现面积0.134平方公里,外沙湖为3.197平方公里,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唯一的湖泊,也是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与人文故事,它是城市的绿肺,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春之蓬勃,生命的序曲 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沙湖,大地仿若从沉睡中苏醒,一场盛大的春日狂欢就此拉开帷幕。踏入公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缤纷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湖畔,大片鸢尾花肆意绽放,紫色的神秘而深邃,像暗夜中闪烁的星辰;黄色的明艳而热烈,似春日暖阳倾洒的光辉;白色的纯洁而素雅,如冬日初雪般纯净。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一条绚丽的彩带,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似乎在诉说着古老而浪漫的春之传说。叶片上的露珠,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细碎的钻石,与波光粼粼的湖面相互辉映,美得令人心醉。 沿着湖边漫步,新“沙湖十景”之泉亭松韵映入眼帘。古朴的亭子被新生的苍松翠柏簇拥,嫩绿的新芽迫不及待地从枝头探出,宣告着春的到来。那清新的绿意与蓬勃的朝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忍不住深深呼吸,想要将这份活力融入肺腑。琴堤水月如一条灵动的丝带,横跨碧波,将内、外两湖温柔环抱。晨晖洒下,湖面泛起细碎金光,微风拂过,带着花香、草香与泥土的芬芳,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灵魂,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这春的气息激活。 湖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抽出嫩绿新芽,带着淡淡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微光。柳枝随风舞动,与湖水低语,分享着春的喜悦,影子倒映在湖水中,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草地上,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红的、黄的、紫的,形态各异,为春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遥想当年琴园的春日,花柳塘繁花似锦,引得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弄月,沉醉其中。如今,沙湖公园依旧是市民踏青寻春的好去处,孩童嬉笑奔跑,放飞五彩风筝;老人晒着太阳,享受春日的温暖;年轻人漫步聊天,拍照留念,定格这美好的瞬间。这蓬勃的春,是沙湖奏响的生命序曲,充满希望与活力,让人心生欢喜,对未来充满憧憬。
夏之热烈,活力的绽放 夏日,骄阳似火,沙湖公园却宛如一片清凉绿洲,奏响了热烈欢快的夏日华章。湖面荷叶田田,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荷叶挨挨挤挤,为湖水撑起一片清凉。荷花亭亭玉立,红的似火,燃烧着夏日的激情;粉的如霞,晕染着浪漫的气息;白的像雪,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它们在万绿丛中嫣然浅笑,有的半遮半掩,有的大方舒展,缕缕清香飘散,隔绝了尘世的燥热。蜜蜂、蝴蝶、蜻蜓在花丛中忙碌穿梭,为这热闹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湖岸水杉郁郁葱葱,高大挺拔,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沙湖的安宁。树干笔直,直冲云霄,树皮粗糙,却有着岁月的质感,枝叶繁茂,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与湖水染成绮丽的画卷,玫瑰金与紫红色相互交融,如梦如幻。天空中的云朵变幻着形状,人们或泛舟湖上,感受微风拂面的凉爽;或闲坐亭中,谈天说地,享受这悠长的夏日时光。 我最爱在这霞光里,凝望湖对岸城市的轮廓被镶上璀璨金边,高楼大厦熠熠生辉,车水马龙的街道仿若流动的光带,感受着自然与繁华的奇妙交融。湖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溅起晶莹水花,为这热烈的夏日增添了几分俏皮与活力。夏日的夜晚,公园里还会举办露天音乐会,悠扬的音乐声与虫鸣鸟叫交织,构成一曲独特的夏夜交响曲。舞台上,乐手们全情投入,观众们沉浸其中,让人陶醉,流连忘返。这热烈的夏,是沙湖活力的绽放,尽显生命的热情奔放,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美好,忘却一切烦恼与疲惫。
秋之静美,岁月的沉淀 秋意渐浓,沙湖公园就像一位换装的佳人,披上了斑斓的盛装,用金黄与火红书写着动人的秋日诗篇。枫叶渐红,如烈烈燃烧的火焰,在枝头舞动,燃烧着生命的激情;银杏泛黄,似金箔簌簌飘落,铺就一条金色大道,每一片落叶都像是岁月的书签。漫步其间,脚下落叶沙沙作响,奏响一曲独属于秋的乐章。 行至雁桥秋影处,常有候鸟停歇,它们或引颈长鸣,或振翅高飞,为秋日的沙湖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抬头望去,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棉絮,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此时的沙湖,少了夏日的喧嚣,多了几分静谧与深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下智慧,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从百年前的舟楫往来,到如今的闲适悠然。 湖边的芦苇荡在秋风中摇曳,花絮纷飞,偶尔还能发现几株野生的菖蒲,狭长的叶片剑指苍穹,为这秋日增添了几分野趣。远处的山峦被秋色晕染,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与沙湖的秋水相互映衬,美不胜收。秋日的午后,捧一杯香茗,坐在湖边的长椅上,静静欣赏这秋日美景,感受时光的缓缓流淌,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古人逢秋多寂寥,可沙湖之秋,却满是静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在此处具象呈现。这静美的秋,是沙湖沉淀的韵味,蕴含着对生命轮回的豁达,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冬之素雅,生命的蛰伏 寒冬腊月,雪落沙湖,天地间一片苍茫,万籁俱寂,沙湖公园仿若进入了一个空灵的禅境,演绎着静谧而素雅的冬日禅韵。湖面偶尔有薄冰凝结,如一面巨大的琉璃镜,倒映着岸边银装素裹的树木,宛如童话世界般纯净美好。寒溪渔梦的意境愈发浓厚,似乎能瞧见昔日渔家雪天里的期盼与坚守,那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远处,城市的高楼在雪雾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公园中,偶有孩童嬉笑奔跑,掷雪球、堆雪人,他们的欢声笑语为这清冷的世界增添几分烟火气,唤醒沉睡的活力,让沙湖在冬日里也有了融融暖意。湖边的腊梅在寒冬中悄然绽放,金黄花瓣小巧玲珑,却散发着阵阵清幽的香气,在冰天雪地中为沙湖带来一抹亮色,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还有那四季常青的松柏,愈发显得苍翠,它们扎根在湖边,不惧风雪,见证着沙湖的岁岁年年。 冬日的沙湖,虽少了些热闹与喧嚣,却多了一份宁静与深邃,让人能在这银白世界里,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漫步在雪后的湖边,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沙湖在与我轻声交谈,分享着它的四季故事。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沙湖的冬,是坚韧的磨砺,于无声处孕育新生。它是我心灵的慰藉,愿其四季永远绚丽多彩,续写传奇,让后人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时光悠悠流转,沙湖的四季更迭从未停歇,而我对它的热爱也愈发深沉。每一次漫步其间,都像是重新邂逅一场久违的美好;每一回凝望它的景致,都能收获内心的宁静与慰藉。沙湖,这颗镶嵌在武汉大地的璀璨明珠,将继续以它独有的魅力,书写着属于它与我们的传奇,成为世世代代心中难以忘怀的诗画家园。我深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沙湖公园的四季之美,必将永恒绽放,永远照亮我们心灵的归航之路,就如同我初见它时,那心中涌起的美好憧憬一般,永不磨灭。 拙词一首,以寄情思: 水调歌头・沙湖逸韵 探忆沙湖久,遥缅宋唐秋。 楚王钟意芦管,清曲绕芳丘。 清末琴园初构,贤士精心营造,佳景四时酬。 可叹兵尘漫,绮梦几曾休。 国家盛,湖光滟,韵情悠。 春铺鸢尾铺锦,垂柳拂风流。 夏绽芙蕖呈秀,秋舞丹枫添醉,冬雪隐孤舟。 岁序丹青绘,胜境意华稠。 【注】2009年,沙湖公园景观工程设计人员从《沙湖志》中汲取灵感,将原有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了新的“沙湖十景”,再现任桐所描绘的意境。新沙湖十景:石壁龙湫、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雁山晨钟、兰岭香风、寒溪渔梦、鸥岛浴波、沙湖放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