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光的美好相逢——走进王阳明故居 作者/蓝云
“余姚,说起来也是一个小地方,但有了王阳明,全世界都知道了余姚!”余姚,安安静静,不急不躁,随处可见古宅庭院,小桥流水。余姚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来称之为“文献名邦”。正是这座小城,是我一直所神往的。我一般很少出去游山玩水,但我所喜欢的名人故居,总想有机会去看一看。这次的企业党委教育实践活动正好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走进王阳明故居,一睹他的风采。一路上,我一直在遐想,阳明先生的故居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余姚有四大古代名人,当属王阳明名气最大了,虽然对他的心学只知一二,但每每读,甚有获,并有悟动。当人们提起王阳明,就会想到他文韬武略的传奇人生。王阳明(1472 -1529年),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皆绝顶的人物,在海内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阳明先生一生倡导"心学",为姚江学派创始人,虽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却始终崇德尚义,不畏强权,追求真理,成就卓著。王阳明故居位于城区武胜门路,有先人端云送子传说,故名端云楼,王阳明先生在此度过了童年时代,后来多次回乡祭祖、讲学、探亲,一个名人的意义使这故居蓬勃了生机。
穿过一条喧哗的马路,王阳明故居就静静地藏身于老城的市井中,悄然融入。我们带着好奇和憧憬,踩碎了昔日的苔藓,终于寻到了他的故居,开启了这段与名人故居一见如故的美好相逢。故居的门口有一座牌坊,牌楼两侧各有一石狮子,牌坊上书“新建伯”,是明武宗因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而对他的册封。穿牌坊而过是“阳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阳明的全身铜像,只见王阳明头戴重冠,身着紧身长袍,腰间挂着一柄长剑,文弱儒生不失武将风度。跨过高高的门槛,终于迈进了这座闹中取静的故居。端庄、典雅、大气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自南而北,房屋左右对称而建,大小庭院错落有致,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
回首500年前,小阳明就是在这里读书长大,这让我迫不及待想进屋一探究竟。走进寿山堂,堂上高悬一块篆书匾额“吾心光明”,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刘江先生所书。厅内两侧书写着“兴教育人千秋师表,经文纬武百代楷模”“直节丰功铭后世,良知理学纪先生”的楹联。穿过回廊,见廊下有姜东舒题写的“真三不朽”匾额高悬,就这么四个字,王阳明的高度可见一斑。而王阳明真正的故居是在整个建筑后的瑞云楼,这个名字的由来颇有神话色彩。
踏步整个院落,家塾、卧室、书房、棋室、画室、琴室皆坐落其中,无不流淌着曾经院落中浓浓的文化气息。故居的环境很优美,苍翠的古木和褪色红漆的木质门窗相映衬,顿生古意。湖水荡漾,莲香阵阵,空中仿佛传来一阵若隐若无的琴音,潺潺水声流淌出的不仅是一种美感,更是一种意境。刹那间回神,再探院中,一些可以触摸的记忆,让余姚这座小城熠熠生辉。
秋后的阳光淡淡的,便能触摸到柳风最柔软的情怀,爬山虎和常春藤交织在一起,垂在高高的围墙上。几片绿茵、几杆青竹,在古色古香的小亭、长廊边,更富有禅意,给人一种萧瑟、宁静的感觉。青石铺就的大道,绿荫拂肩,沁人心脾, 此刻耳边清风习习,正和着余姚人的追求与豁达。故居深深文脉久远,那些记录着岁月痕迹的斑驳城墙,还是储藏往日年华的陈旧屋檐,都散发出古典优雅的气息。面对这一片明清建筑,思绪翻滚,它古色古香的韵味,似曾相识却令我肃然起敬。在雅致的名人故居里徜徉,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都能与前人足迹重叠。跨越时光,可以与他们来段穿越时空的“亲密接触”。更为精妙的是,与古人同享这一份心情,岂不快哉!
旧物可触摸,情感可寄托,更是历史可凝望,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我们在这里,静静地听它讲述着曾经的故事,恍如一本泛黄打开的古书,需缓慢翻页,细细品味。斗转星移,让时光翻开五百多年前,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它不仅是文化的风景,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阳明先生的思想不只是一种历史的形态,不只是书斋里的学问,更是一种向上向善的积极人格和社会氛围。
有人说,王阳明在开拓社会和文化空间方面显露出了他独有的精神。王阳明的诗文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魅力。《四库提要》说他的诗文“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亦自足传世也”。诗人往往是狂放不羁的,但阳明先生一生却沉静内敛。阳明先生坚守自家思想,流芳至今,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看风云变幻,自云淡风,实乃王者风范。
明中期以来的五百年间,王阳明始终是学界一盏不灭的“心灯”。在思想上,他以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开创了中国思想的新境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尤其那件平定宁叛乱王事功,他孤身赴险,面对总数十倍于己的叛军,从容调度,屡出奇谋,生擒宁王,对今天来说显然是一面很好的镜子,那可是天地可鉴的家国情怀!如此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习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正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
这次短暂的探访之旅,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文之旅,更是一个穿越时空和先贤交流的精神之旅。随着时光流逝,王阳明先生的背影在岁月的尘埃中,渐去渐远,然而他给后人留下的故居,将永久存在——永远让子孙后代瞻仰。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