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耀光 于 2019-12-3 20:54 编辑
他被人称为J县公司“四大金刚”之一。 坐在我面前的他,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戴着一副近视镜,外表斯文,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个捣蛋的“人物”。 “什么时候进公司的?”我问。 “八二年。” “你也可算是公司的元老了”我说。 “元老又有什么用?”他讲这句话的声音很小,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长沙保险学院。” “学历还挺高的嘛。但你在公司所发挥的作用,做出的成绩,好像与你的资历和学历不太相称,是不是这样?”我语气平和地说。 “可能是吧!”他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什么原因影响你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当然,这几年我主观努力不够,但从客观上讲环境不好,这里不利于我们年轻人的成长。” “指什么?外部的还是内部的环境?”我追问。 “当然是公司内部的小环境。一是公司里没有人来鼓励年轻人进步。二是公司在经营管理的思路上分歧大,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叫人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我真不知道应当怎么做才好。” “你认为这是影响你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吗?” “是的,从客观方面讲是主要原因。” “那好办,我告诉你应当怎么做。”我对他说,“意见不一,很正常,这不应当成为你发挥作用的障碍。当你的意见与多数人不同时,先分析一下,分歧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再看谁的意见更切合公司实际情况,更有道理,你说对吗?” 接下去的谈话,我告诉他应当怎样与领导和同事沟通、交换意见,如何倾听别人的声音,又怎么样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他不时点点头,表示同意我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看法。 “你刚才讲‘公司里没有人鼓励你进步’,这不对吧,我知道你们经理没少帮助你啊!我也觉得你本该在公司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这一次找人谈话,我对你的情况作了特别详细的了解,我听到各方面对你的反映,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你工作上没有责任心,作风散漫,不守纪律,放任自己,是不是这样?”我说到这里,发现他眼圈红了。 “这几年,我的确放任了自己。但是,我曾经积极过,陈总你相信吗?我曾经很努力地干过呀!”说到这儿,小伙子低下头,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看着他那伤心的样子, 我没有说话,从茶几上的纸盒里,抽出两张纸巾递过去,他接过纸巾慢慢拭去脸上的泪水,过了好长时间,他情绪渐渐平复又接着说:“我十八岁入团,十九岁申请入党,我先后三次写申请,是公司里第一个要求入党的年轻人。这么多年,有谁来找我谈过?我努力干,也干得不错的时候,谁来肯定过我的成绩,给过我一点鼓励?我干得好的时候,领导看不见。但另一些人看见了,人家就来讽刺挖苦我,说你那么积极干吗,有个屁用,谁把你当回事,你连个表扬也捞不到,干死也没用,可我稍微松点劲,领导就看见了,就来批评我。那个时候我很泄气,也很迷茫,没有人来帮助我。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信心,工作就消极了,也没有责任心了,经常挨批评,就破罐子破摔,放任自己,这两年我确实不够争气。” “难道你就这样放任下去?经理帮你,你为什么不再努力呢?” “嗨!”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然后说:“早先为什么没有人来找我谈谈话呢?我干好了无人鼓励,有一点不好就遭批评和打击,这是我最伤心的事。如果当时有人像今天这样及时地帮一帮,敲一敲,再给点鼓励,那我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如今已经是覆水难收啊,我在公司的印象已经坏掉了。” 我针对他那些“破罐破摔”和“覆水难收”的想法,尽力鼓励他振作精神,重新开始,并告诉他,改变什么时候都不迟,我期待着他的进步。 据说,这次谈话过后,对他很有触动,他不再牛皮糖了,也不再“破罐”破摔了。 这次找他谈话,我同样很受触动。想起我们谈话时,他那哀怨的神情、痛苦和悔恨的眼泪,想起他说的“没人鼓励,反遭打击,这是我最感伤心的”那句话,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一直在想:一个本来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职工,因为公司领导鼓励的缺失、思想工作的不到位,结果反遭到同伴的冷嘲热讽和打击,最终导致这个年轻人自暴自弃,这不能全怪他自己,我们当领导也有责任。如果基层公司的政治思想工作及时有力,经理们对年轻职工能多一些关心,在他们积极工作,表现好的时候能及时给予鼓励,我相信他的确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惜啊! 一个企业的领导,不仅要带领员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更要为企业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这就要求我们的经理,要关心每一个员工的进步,要善于发现员工身上的积极因素,哪怕是后进的员工,他们的身上也有好的地方,也有闪光点,要细心观察,认真挖掘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千万别以为表扬、鼓励,是小事一桩。经理们不要小看了你的鼓励,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它对调动你部下的工作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请你给予优秀的下属,给予下属表现优秀的地方,给予及时有力的鼓励、表扬和肯定吧,对于渴求上进的年轻人尤应如此。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