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丛 于 2024-7-25 12:04 编辑
编者按:在《青莲传奇》的叙事脉络中,第八章「收获一份善缘」之二“寻找相知种药人”与“临水寨”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乡村生活与人物情感的细腻画卷。这两个章节不仅延续了莲儿在乾州药王谷的药材事业,更深入地描绘了她与周光银一家的深厚友情及对临水寨的深刻印象。“寻找相知种药人”中,莲儿的再次出现,不仅为周光银一家带来了惊喜,也为读者呈现了她对旧友的深情与关怀。通过莲儿与周光银的对话,我们得以窥见乡村社会在经济改革浪潮中的变化,以及农民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生活挑战。莲儿的邀请,不仅是对周家种植技能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拓展。而在“临水寨”一章,莲儿的到访不仅引发了周光银家庭内部对未来的讨论,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家庭在传统与现代、稳定与变革之间的挣扎。周光银与常兵之间的争论,以及老奶奶的开明态度,共同勾勒出了一个家庭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真实写照。这两个章节通过莲儿的视角,展现了乡村社会在经济发展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与抉择。莲儿的形象,作为一位既有智慧又有温情的企业家,不仅在药材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更在人际关系中展现了她的善良与理解。我们希望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叙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乡村社会的变迁,理解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惑与期待。同时,也希望莲儿的故事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乐观与坚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愿《青莲传奇》的每一个章节,都能为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温暖的感动。
《青莲传奇》第三部 第八章 「收获一份善缘」之二
“天哪,从远处看着就像是你,又不敢认,这走拢了一看,还真的你呀!”周光银一把就拉住了莲儿的手,亲密地摇动着,“莲儿妹妹,你真是仙姑呀!这么些年过去了,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看来我们这儿时的样子。不像我,都成了黄脸婆了!”
“光银姐,你说得也太夸张了。我可记得到你的年龄哈,也就是三十过点儿,咋个就成了黄脸婆了吗?怎么样,这些年过得还好嘛?”莲儿笑着说,见光银姐的夫君常兵就站在那儿,又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招呼了。
“托莲儿妹妹的福,过得马马虎虎吧。现在包产到户了,吃穿不愁,但是还是缺钱用。”
常兵拉了一下妻子的衣袖,那是在提醒她不要一来就把钱挂在嘴上。在他的印象中,眼前这个王姑娘是做药材生意的,这次来到这里,估计又是来收三七,你开口就讲钱不够用,给人的印象就像要急于发笔财似的,这会让人家瞧不起的。
“你拉我干啥?我说的是实话。再说了,莲儿妹妹又不是外人。”
常兵见妻子这么一说,就说了句:“那你们聊着,我到学校去看一下儿子。”见妻子点头了,就朝学校的方向走去了。
“不管他。你姐夫就是这么个人,谨小慎微的。”周光银亲热地挽起莲儿的胳膊,“走,跟我回家去。前两次,你去的都是我娘家,我那个家,你至今还没有去过呢。”
“就是,你那小家我还真的没有去过呢。哎,光银姐,周家老伯现在身体还好不?还有周家老大,我记得你们是堂兄妹哈。”
“莲儿妹妹的记心真好。自从那次你给大伯治了病后,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后来去县时检查了,那里的医生都说是个奇迹。现在他能睡能吃,身体好得很。上个月我回娘家还去看了他的。听大哥说,他现在是经常念叨你,说这条命都是王姑娘给的,说是再见到你一定要拉你到家里去住几天呢。”
“哦,他老人家身体好就太好了。这次有空的话,我一定要去看望一下老人家。当年我和父亲在这里采购三七,他老人家帮过不少的忙。”
“哦,对了。莲儿妹妹,你这次来文山还是来采购三七呀?可这季节也不对呀。”
“我这次来呀,可是冲着光银姐你来的哟。”莲儿玩笑般地说。
“冲着我来的?这姐姐我就不懂了。”
“是这样的,光银姐。”莲儿说认真地说到,“我现在在乾州的药王谷上班,那里是一个很大的药材基地,有多大呀,这样说吧,从大门到谷底,你就是走,也要一天的时间。还得要走快点才行。那里种了不少的药材,现在就是人手不够,缺少懂得种药材的人。光银姐,你和常兵大哥,还有周家大哥都是种药的好手,所以,我想问一下你们,愿不愿意到药王谷去上班?”
“你是说,到你们那儿……上班?”
“是呀,现在好多地方的农民都进城打工去,你们这里没有吗?”
“你说到外面找活路做嘛,有。我们寨子就有人出去了的。你想嘛,现在都包产到户了,家家就守着那么一点土地,也没有多少事做。成天无事聊聊的,要么就看那些黄片,要么就去打麻将赌钱……还不如出去找点现钱。”
“哦,这么说,你愿意出去打工哟?”
“我肯定愿意,主要是你姐夫那人,优柔寡断的,一会儿舍不得娃娃,说他还小,一会儿又放不下老娘,说她都六十岁的人了……总之就是下不了决心。”
“哦,这样的呀。那还是等他想好了来再说吧,这事急不得。”
说话间,后面传来了一个童音:“阿妈——阿妈——”莲儿和周光银回头一看,只见常兵背着一个男孩儿正朝着她们跑了过来,边跑边学着飞机引擎发出的声音。
“看到了吗,娃儿都十岁了,还动不动就抱呀背的,惯得不像样了!”周光银苦笑着摇了摇头。
比起莲儿去过的周光银娘家所在的那个寨子,这个叫临水的寨子要大一些。正是傍晚时分,寨子里显出了几分热闹。与莲儿上次在那个寨子看到的不同,眼前的临水寨,多了一些砖木结构的平房,一些竹楼也是新近翻修过的,看得到那些新旧掺杂的毛竹。一些叫不上名的鸟在竹林中叽叽喳喳叫着,像是给一天的操劳做着总结,两只喜鹊在寨子边一棵高大的树上呱呱地交谈,给山寨的傍晚平添了几分安宁的气息。
常兵家的竹楼里,晚餐已经用过,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品着莲儿拿来的香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但对于周光银的儿子小淘气来说,他更愿喝莲儿阿姨拿给他的果露,酸酸甜甜的,好喝极了。
莲儿是从来都不送人家烟的。以她自己的话来讲,送礼就是要送健康,抽烟对人有百害而无一利,拿来送人就是害别人。所以,尽管看着常兵坐在那儿裹着那种味道很呛人的叶子烟,她也不会将香烟送给他抽。小淘气用手扇着鼻子,说道:“爸爸讨厌,又拿烟子来呛我们。”周光银瞪了丈夫一眼,他赶紧站了起来,走到窗前去了。
“当家的,莲儿妹妹说的那个事,你想得如何了?这饭都吃了好一阵了,茶也喝了,你总得要给人家一个答复嘛。”
“不急,让姐夫好好想一下,这毕竟是一件大事。”莲儿说。
坐在一旁的老奶奶发话了,说道:“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和孩子。话说回来,我今年才满六十岁,你爸大一些,但也还没有动不得的时候,都还吃得动得,你们真要走了的话,我们就只种点自己吃的粮食和蔬菜,其余田土就拿给别人种,人家还得给点钱呢。眼看着这娃娃就要读三年级了,接下来就是初中,高中,用钱的日子还在后头。你们不趁年轻挣点,到时拿啥给娃儿用嘛……”
“我在家也可以种三七。现在人工种值的技术已经成熟了,产量也还可以。”常兵边抽着叶子烟边说。
“现在三七的收购价一压再压,你以为像那些年莲儿妹妹来收哟?专门把收购价提高。我现在才晓得,人家莲儿妹妹那是在做好事做善事,收药倒是其次了。那三七,三年生的都很小,卖不起价,五年生七年生的个头大,卖得好些,可是你等得娃儿等不得。就是把一家人的地都种成三七,就算你熬到了五年以后,又卖得了好多钱?摊到每一年又有多少?我说你就是个木脑壳!”
莲儿怕周光银这样大一句小一句的说话,让常兵受不了,赶紧拉了她一下。
看来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夫妻也是这样吵吵着过的,常兵并不在意妻子的话,说道:“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出去找事做,但每家的情况不同,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
“哪个家不上有老下有小?我看你就是纠结,还想观望,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办的。对不对?你要是怕出去吃苦,那我就一个人去,好歹也给娃儿老人挣点钱回来。”
“你这不是说气话吗?”常兵说,“就是也是男人去嘛,哪有让女人出去闯荡的?我是有些顾虑……”
莲儿见他们意见不统一,就说道:“其实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全在于自己。光银姐想为老人和孩子挣点钱,无可厚非,但常兵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也是为老人和孩子想得多些。毕竟外出打工,就照顾不了家,小淘气还小,奶奶年纪又大了……要不这样,你们夫妇今天晚上就好好想一下,明天早上再答复我就行了。”
周光银见丈夫固执地坚持已见,也有些无奈,只好说:“也行。那就让他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好好想一下吧。莲儿妹妹,走,你不是要找周家大哥么?反正我也好久没有回娘家了,今天晚上月亮又大,我们干脆这就过去。”
儿子小淘气听母亲这么一说,也来了劲儿,站起来说道:“哦,去外婆家里啰!去外婆家里了啰!妈,我也去!”
莲儿见自己的话引发了人家的家庭矛盾,心中后悔不已,赶紧说道:“光银姐,这事可不能依你。我是想去看下周老伯,见一见周大哥,但也不在这一个晚上。你这样走了,我以后还能上你们门呀。不行不行。我的意见是,你们两夫妇心平气和地商量一下。看那种办法对你们家最合适。再决定怎么办。你们做出的任何决定,我都会尊重的。”
周光银听莲儿这么一讲,也就没有再坚持要回娘家,但话已到此,再坐下去也有些尴尬了。于是,就对莲儿说:“妹妹今天也劳累了,我带你去休息吧。”
莲儿说:“那好吧。但你们不要再争了,你们再争起来,我这个客人就真地是不受待见的人了。”
周光银说道:“莲儿妹妹,你快别这样说。你是我们请都请不来的贵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