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4-7-28 06:36 编辑
编者按:在万瑚的笔下,《跨越四十年的通话》不仅是一篇短文,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对自我与历史的深刻反思。文章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将两张照片——一张年轻的容颜,一张岁月的痕迹——并置,构建起跨越四十年的时空对话。这四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面貌翻天覆地的四十年,也是个人从青春走向成熟的四十年。文章通过对比两张照片,不仅展示了时间对个体的雕琢,更折射出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变迁。编者通过提问“你还记得四十年前自己的模样吗?你还认识四十年前的那个自己吗?”引发读者对时间、记忆和身份的思考。这种反思,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文章中引用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和苏轼的《江城子》,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也加深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短文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沉。《跨越四十年的通话》以开放式的结尾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它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个人成长和历史进程的思考。愿读者在阅读这篇短文时,能够体会到时间的力量,感受到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同时也能够激发对未来的思考和憧憬。
跨越四十年的通话
万瑚 喂,你是谁? 你是谁?喂...... 谁在问?谁在答?怎么答?
看看眼前这张由两张照片拼在一起的合照,显然不是同一个人。一个是年轻女人,一个是白发老妇。 再仔细看,或许你还是能看出来她俩确实是同一个人,只是不在同一时空。一个在1985年,一个在2024年。整整相隔了四十年,正合了曹先生的那句:一张是“脂正浓,粉正香”,一张是“两鬓已成霜”。 这四十年正和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国家经济起飞的四十年,人民从苦难走向幸福的四十年,也是照片上这个女人逐步成长、自我绽放的四十年。 毛主席曾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我觉得四十年也是“一挥间”而已 。 不知不觉四十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四十年前自己的模样吗?你还认识四十年前的那个自己吗? 相隔十年,东坡先生就说: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喂,你是谁? 你是谁?喂..... 谁在问..... 谁在答..... 怎么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