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2404|回复: 0

[史诗考证] 骆耀明︱华峰仙庵考证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15

帖子

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人文湘南 于 2024-12-17 23:04 编辑

编者按:本文详细考证了崇义华峰仙庵的历史。从创建、兴盛到衰败的演变过程,展现了其在地方文化、宗教信仰及历史变迁中的重要角色。文章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传说,揭示了仙庵作为宗教和文化中心的影响力,以及在战乱时期的政治意义。然而,因时代变迁和人为破坏,该庵香火凋零,成为废墟。文章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江西地方历史的深入了解,也反映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  

华峰仙庵考证
骆耀明

  佛教从唐代传入,在崇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云隐寺、赤水仙寺始于唐朝。”赤水仙,又名华峰仙。华峰仙庵建在崇义上堡墟西北赤水仙山顶上,名曰“赤水仙庵”,又名华峰仙庵。“相传唐时梁老真仙及肖、颜两夫人在此得道飞升,祀石像三尊,每逢农历九月,附近乡民来此进香甚众。”

  华峰仙庵建庵的准确时间,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崇义县志》里就已经有记载:“金仙寺在雁湖里,在县治西一百里。”而这一说法恰与华峰仙庵的卖身契约和还福文疏里所写的“卖身卖到金仙门下,还福还给金仙门下”的文句相吻合。

  根据《崇义县志》记载:“金仙寺有二,一在永安里文英,一在雁湖里,俱宋建(罗志)。”“金仙寺在永安里,文英至县一百二十里,宋建。”“金仙寺在雁湖里去崇邑五十里,旧上犹辖也,宋时建。”“赤水庵在雁湖里赤水山(增)。”对“在雁湖里”的说法,据此推估,雁湖里的金仙寺应该就是华峰仙庵,庵名叫做金仙寺,只是为了不与文英的“金仙寺”同名改称“华峰仙庵”。

  近年在良和村发现了“大明宣德五年”所铸的华峰仙庵的香炉,说明在明朝宣德五年(1430)就有此庵,距今已有584年(该香炉于2006年被广东始兴廖某买走)。1998年2月,在华峰仙庵仅发现了修庙时刻有“乾隆二年重修”字样的残碑,据目击者正井村唐琛回忆,此碑内容主要记载捐款修庵情况,记录修庙过程,首事人等,当时残碑散落在庵旁。由此可证明乾隆二年重修过华峰仙庵。另外在上华峰仙庵的帽子峰下十八弯(扭)旁边,有块石壁,上面刻了文字,可惜已经风化,模糊不清。

  华峰仙庵历史悠久,原先建在山顶上,用石头围砌,庵宇小而简陋。山高风大而寒冷,庵宇常毁。但它兴盛发达,香火旺盛的时间应在明朝嘉靖年间。传说明朝定鼎不久,有一尊石雕菩萨带着两个女菩萨从龙泉结伴飞到赤水仙,常化作佛僧下山来传经布道。没有庵屋,就在山顶的露天里栖身。嘉靖年间,赤水仙下住着唐、李和郭姓的猎户。他们个个都是打猎的好手,每天上华峰仙狩猎,野猪、山牛和麂鹿专撞他们的铳口,从未空手而归。有一天从山脚猎到山腰,从石楼梯猎到风车巷,再转到十八扭,一片鸟毛未见。他们垂头丧气,收拾行李正要下山。忽然,一公二母三只小鹿活蹦乱跳地蹿了出来。猎手一阵穷追猛赶,围攻堵截,它们直朝山顶上跑。猎户赶到山顶,那三只鹿子一齐支起前爪向他们作揖。猎手们正愣神,一道霞光闪过,小鹿没了,却是三尊菩萨立在面前。猎手才知道,这是神明显灵。他们叩头就拜,见菩萨沐风饮露,就许下心愿说:“菩萨,菩萨,你真要有灵,能保我们今天猎足一千斤肉,我们就建庵立庙永远供奉。”

        猎手们离开山顶在半山腰里歇息,只一会,一只黄斑大额虎卧在川谷的草丛里,虎声嘿嘿,醉眉醉眼。猎手们鸟铳齐发,虎伤跳,吼声动天,一山的xiong禽恶兽惊惶四出,慌颠奔突。一时间,虎咬野猪,猪咬老山羊,一场撕咬滚打,一齐滚到山脚下。山民赶来,鸟铳绳索,捆绑捉拿,抬回村里一称,恰好一千斤。

  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入居上堡的唐、吴、李、郭四姓联合上堡及湖南桂东沙田其它乡民信众,将庵宇下移到避风的山谷里建成一座呈“倒品字”形的三栋庵宇。前栋作经堂,后二栋是膳房和住房。

     三尊菩萨从山顶上请进新庵,重塑金身,安在神座上。这时人们才知道,居中端庄肃穆的石雕菩萨是梁老尊仙,左右两尊木雕女菩萨一个叫肖氏,另一个叫颜氏。仙庵依山取名叫做赤水仙庵,后又改叫华峰仙庵。大门左右各安掌部童郎神像,经堂两侧的壁橱里摆放着二十四天尊神像,林林总总共有一百多尊。经案、法器、洪钟、金匾、条幅一应俱全。

  仙庵后面有一口小的水井叫做龙门井,专供祭祀用水。还有两口大的井叫龙王井,终年井水不涸,味甘美,专供饮用。三口水井虽在峰顶却是不枯不溢,长年满注,真是“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

  华峰仙下的正源天井山建有一座土地庙,人称脚庵。在庙旁建有一口净手池,还有一个香烛铺。一条盘山道上通顶庵下连土地庙,该山高插云层,峭壁悬崖,山路崎岖,由山下拾级而上,将抵庵时,路几乎垂直,仅容一人行。山岩有一石,如笔立,名通天烛,有石壁名猴子额,下有巨洞,为猿猴巢穴。盘山道沿途设有十八座小香炉。

  华峰仙庵菩萨最灵,为人消灾除难,赐福保平安。人们既可登庵亲求,也可随时脸朝庵所方向祷告祈求,梁老尊仙和肖颜二氏总是有求必应。肖颜二氏道法高深,她俩原是湖南桂阳白云村平头脑的村姑。师从梁老尊仙修行学道,每逢娘家遭旱灾,娘家就打发人上庵将她们用褡袋装了,抄近路赶回去。说是去做客,实则是将她们放在赤天毒日之下暴晒,直晒得汗水淋淋,逼她们上天求雨。下了雨人们才吹吹打打用栅轿抬回华峰仙庵。

  华峰仙庵是佛庵。每年春天和秋天的正甲子日是祭祀日,都要举行庙会。到时信士、香客登庵或求神或还愿或赎身。从此,华峰仙庵声名远播,数百年香火不绝。民国十九年(1930)冬甲子日上庵的人数达到五六百人,其中赎身的就有六个。庵里人头攒动,庵路不绝于途,三天三夜才结束。

  华峰仙庵庙会有严格的要求和复杂的仪程:

  ①斋戒务严:朝拜者须在前三天内禁食荤腥,避免房事;在上庵的前一天必须洗澡,换上干净衣物,以示对神明的尊重。

  ②登庵须诚:朝拜者需携带愿物、香烛和礼金,首先在天井山脚下的净水池洗手,鸣放鞭炮以求土地神保佑途中平安。随后,拾级而上,在沿途的十八座小香炉中,各投放三香三烛三纸钱。到达仙庵后,再次净手,方可在各神像和神位前叩拜。

  ③发投文:庵中设有记礼簿(又称忏簿),专人登记香客的姓名、住地及祭物数量,并将信息填写到“投文”中文疏需清晰记录姓名、住地、愿望等,注明“文疏”的堂数。祭物分为半堂和全堂(或叫一角)两种。半堂包括大米、茶油、黄豆、茶叶、糕饼、粉丝、灯油、香烛钱、佛礼钱等,数量较少;全堂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某些信士因感恩而许愿“五千、六千经”,祭物也增多,如大米五斗、糯米一斗、豆子一斗、茶油十斤、长香五千支、蜡竹一千支,佛礼金五元。法事也更加隆重,往往历时二日三宵。

  ④行祭:祭祀日吉时,击鼓鸣钟,执事者就位。主持和尚身披袈裟,在木鱼和碰铃声中诵经,随后率众前往庵坪。庵坪上早已竖起幡竹,安放好经案和供品,幡竹的数量根据法事的规模而定,一日一宵的设两枝,一日二宵的设三枝,以此类推。此时,十几位信士已搬来一棵完整的生枫树(若无枫树则用蜡树),称为“大香”。将大香锯成段,连枝带叶按“井”字型逐层堆叠,从下往上逐渐缩小,形成塔形。每隔四五层铺上托板,以承接上层掉落的火炭。顶层放置细枝树叶,枫堆四周插上千香千烛千纸钱。众僧围绕枫堆诵经请神,主持僧口含“筶子”不断吐纳,直至吐出“顺答”,表示神明已降临。随后,主持僧点燃堆周的香、烛、纸,并口念经文,爬到堆顶点燃细枝树叶。上层掉落的火炭在托板上继续燃烧,借助“神力”,火势愈发旺盛,阵阵浓香飘散四方,这称为“烧团香”。此时,信士和香客齐跪拜,众僧高声诵经、歌唱、翻跟斗助燃,象征丰收的生枫树寓意着年成丰熟。大香还有另一种烧法,即取一段枫树竖立在庵坪上,在树顶挖一个凹洞,持续注入灯油,点燃香、烛、纸,称为“烧竖香”。小型庵庙多采用此法。之后,每日早、中、晚都需到堆前作法、礼拜,直至生枫树化为灰烬。烧大香的仪程并不常见,通常需僧人道法高深、庵资丰厚、香客众多时方可举行,通常为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一般年份仅需诵经、拜文疏。庵坪里烧大香的同时,经堂内也进行文疏祭拜(亦称还福或勾愿)。钟鼓声中,僧人诵读填写好的“投文”,有时独诵,有时齐念,音韵悠扬动听。信士们一边聆听,一边依仪上香、跪拜、俯伏。当念到“某方信士XXX所许夙愿已勾”时,该信士便起身作揖,向梁老尊君和肖颜二氏致谢,同时向各执事拱手致谢。若信士中有唐、吴、李、郭四姓,不论人数多少,其他各姓皆需礼让,以感谢他们倡建庵庙的功德。整个还愿的仪程须在天亮之前结束。

  ⑤散福:文疏拜完后,众信士聚餐,庵宴与喜宴相似,但所有荤菜均用素品代替。宴毕,执事赠送信士糯米米果做成的“仙果”,赎身的小孩则退回契身约,并另有红包相送以示平安。此时,庵坪的大香也化为灰烬,庙会仪程至此结束。

  华峰仙庵产丰厚。诸广山和赤水蛇形山有庙田几十担,天井拖木洞庙田二十担,赤水寨背山有三处庙山,庵坪下方还有川香药材地,加上香烛钱、佛礼金,庵资颇丰裕。

  民国十六年(1927)秋,湖南桂东县沙田挨户团进驻诸广山围剿红四军补充团赖鉴冰(湖南汝城濠头章溪南蛇洞人)、郭俊山(桂东古颡洞人)的游击队。

  民国二十年(1931)秋,烧毁华峰仙庵以灭游击队的栖身之所。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堡本地以乡绅汤应达为首募捐重修仙庵,仍塑梁老真仙及肖、颜两夫人石像三尊,供奉庵中,维修了正栋经堂和部分僧房。

  1935年2月,留守中.央分局决定由湘赣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率部到崇义、上犹边境,向汝城、桂东一带发展,建立游击队。4月下旬,蔡会文率两个大队300余人进入桂东东边山,游世雄奉命带领100多人进入东边山与蔡会文部会合。此前,原已有方维夏、张通、龚楚(后叛变)、罗荣率领四支红军队伍及地方游击队活动在桂东一带坚持游击武装斗争。蔡会文、游世雄会合后迅速联合上述各部,在诸广山山脉东、西边山交界赤水仙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正式成立Communist Party of China湘粤赣边特委和湘粤赣边游击支队(简称“游击支队”),由陈山任书记,“蔡会文任支队长兼政委,游世雄任副政委,罗荣任参谋长。”赤水仙成为中共湘粤赣边特委和湘粤赣边游击支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指挥部,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段红色传奇。

  1956年冬,上堡完小教师胡某带领百余名师生登华峰仙庵野游。胡某以“破四旧”“反对mixin”为名,带头砸毁菩萨、香炉、华峰仙庵石碑,烧毁匾额和条幅。从此华峰仙庵被冷落,僧人还俗,兴旺了数百年的华峰仙庵遂成残垣断壁,水井淤塞,和尚坟、沿途石刻、文人墨迹不复存在。

  1996年秋,上堡乡正井村唐琛、唐英珠、唐彦光、长流村黄悦书等佛家弟子联系三十多人倡议重修华峰仙庵。1997年12月,重竖庵门,石砌经堂。1999年6月19日请民间道士唐泰恕等做观音菩萨上座、开光法事活动。上堡本地和湖南桂东、汝城数百信众前往进香朝拜和观看。

  目前,华峰仙庵由于无专人住持,缺乏管理,庵内及门窗已经损坏,时有耕牛在此过夜,华峰仙庵只留遗迹,成为废墟。

  (作者系江西省崇义县史志研究室干部)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人文湘南

人文湘南

订阅| 关注 (14)

青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本读不完的书
0今日 2429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