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2095|回复: 17

[随笔] 听蛙

  [复制链接]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山东济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329

帖子

45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1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黄皮人 于 2025-1-4 03:44 编辑

【编者按】在《听蛙》这篇散文中,作者围绕蛙鸣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从蛙鸣的生物学意义,到与蛙相关的诗词、成语、故事,再到对蟾蜍文化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蛙在文化、历史与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听蛙》不仅是对蛙鸣的深入思考,更是对传统文化、生活哲学的一次探索。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思考 。(中原游子)

【编者按】本文围绕“蛙”这一主题,旁征博引,融汇古今,既有蛙的科普知识,又有文化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对蛙的深厚情感,同时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李靓才)




听蛙
     “听取蛙声一片”是辛弃疾很著名一句诗,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我们通常说的蛙,除青蛙还有蟾蜍,蟾蜍俗称癞蛤蟆。每年春天,热烈而又让人兴奋的莫过于蛙鸣,如果在池塘边,此起彼伏的蛙鸣不分昼夜。

      蛙鸣实际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它们通过发出特定频率和节奏的声音来展示自己的健康状况和遗传优势,从而吸引雌蛙的注意。夏天蝉鸣也是求偶,成语 “蛙鸣蝉噪”,它们的鸣叫没完没了,有时听了厌烦,这个词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苏轼有:“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在北方,蛙鸣怎么也得五月份以后,清楚记得中学清明一次植树,在刨取树苗时,一只青蛙还在树根部冬眠,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冷的天,把它弄醒,它该怎么办?这留下深深印象。而在深圳,正月十五左右,小区外的池塘已经是“蛙声一片”,南、北时间差别至少两、三个月。
以“听蛙”为题或含蛙的诗词、文章数不胜数,唐代韩愈有诗曰:“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张籍的《过贾岛野居》一诗中也说:“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也有《听蛙》诗,这首诗篇幅太长,并没有引用,刘伯温还在多首诗中描写蛙,感觉他与蛙有种特别情感:“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还有《立春夜闻蛙鸣》:“轻轻细雪点枯池,袅袅东风拂树枝。春到草根人未觉,夜来先有蛰蛙知。”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谥文成,浙江青田县人。他的曾祖是宋朝“翰林掌书。”在正史中,刘伯温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从他的诗句中不难看出志向与胸怀:“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明史·刘基传》记载:“基幼颖異,其师郑復初谓其父爚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刘伯温从小聪慧异常,他的老师和他父亲说,这个孩子必定光宗耀祖,刘伯温博览群书,“基博通经史,於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象纬就是星象,还说“以为诸葛孔明俦也。”也就是说刘伯温是一位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却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关于他的传说可以说不胜枚举。

       有蛙字的成语很多,像:“井底之蛙”形容没见过多大天;“井蛙之志”从字面就看出没有多大志向。这些成语,大约都是庄子“坎井之蛙”的延伸,庄子描述的故事大意: 井底之蛙是在一口浅井里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慢慢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句话也是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不能和乡曲之士(孤陋寡闻的人)谈论道,因为他受见识的限制而不能理解。

     “井中蛙”一般是用来比喻见识短浅之人,没见过世面,是贬义词,宋·陆游告诫人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做井中之蛙:“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但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有人想做“井中蛙”而不可得。唐·杜牧有:“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诗句;宋·贺铸:“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诗句。这两首诗都是描写陈后主荒淫误国,陈朝灭亡,隋将破城,陈宫门被毁。“飞鸳瓦”喻陈宫门被毁。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陈宫城破后,陈后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军窥井,扬言欲下石,后主惊叫,于是隋军用绳索把他们拉出井外。这两首诗都是用来讽刺后主穷途末路,欲为井蛙亦不可得。

         与蛙有关的故事还有很多,《晋书·惠帝》记载:“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蝦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这段记载是说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家的或是为私家的?随从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家的。”而后边那句“何不食肉糜?”一千多年来更是被后人耻笑,也令人悲哀,灾年老百姓都饿死了,晋惠帝却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资治通鉴》说晋惠帝:“帝为人戆騃”。戆騃就是头脑鲁莽和痴傻,这样的君王,能带领他的臣民吃上饱饭都是奢望。更何况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是一个恶毒妇人,历史上大约吕后能与之相比,吕后sha死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毒sha他们的儿子赵王如意。《晋书·贾皇后》记载:“妃性酷虐,尝手sha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坠地。”这段记载是贾南风曾经亲手sha了好几个人,一次用戟投掷一个怀孕的妾,孕妇肚子里的孩子随着刀刃落地,孩子也从孕妇肚子里掉落地上,其残忍如此,当皇后时期朝政被贾南风搞得一片混乱。晋武帝能统一三国,建立西晋,却有这么一个“戆騃”的儿子,令人悲叹!

        唐朝诗人杨收,根据晋惠帝的典故有这样一首诗:“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这是说在月宫,蟾蜍和白兔分列于桂树的两旁;在地上,蟾蜍又显耀于地动仪龙嘴的底下。天上的、地上的蟾蜍一同呜叫起来,那就无须再问它们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了。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宋·赵蕃有:“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惊蛰已经过了好多天,这时听到青蛙叫。如果喜欢清风明月,不必问属于官的、私的。

       杨收的诗提到月宫里玉兔、玉树、蟾蜍,其实笔者也疑惑,月宫那么美,还有玉兔与嫦娥为伴,古人为什么要把丑陋的蟾蜍搅合在月宫里?今天的人们虽然知道蟾蜍有利于庄稼丰产,但是觉得蛤蟆是丑陋的,俗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例子。但是今人不能代替古人思想,古代确曾有蛤蟆崇拜。科学家推断,青蛙是第一种能从水中爬到陆地上生存的动物,最初是身体庞大的动物,曾经是整个世界的霸主,只不过在人类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时,它已经进化到现在的样子了。在中国文明史的新石器时代,蛙文化略晚于鱼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出土陶器上蛙纹很多见。青蛙肚子很大,生殖能力极强,所以青蛙崇拜也是一种生殖崇拜,在古人观念中,蟾蜍还是一种长寿神物。据《太平御览》记载,蟾蜍是寿命达三千岁的动物,青蛙曾被敬奉为氏族图腾、人的祖先。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中,月亮上边就画着一只伏在地上的大蛤蟆,而没有画兔子。蟾蜍寓意长生,这与蟾蜍冬眠的习性有关,在古人眼里犹如死而复生,生生不息。另外,蟾酥是一味中药,是蟾蜍耳下腺和皮肤的分泌物,具有镇痛、消炎、止血、解毒等作用,还可以治疗癌症,价格昂贵。

      工作后也与蛙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改革开放前,电力是短缺的,一般电力都优先供工业发达的大城市了,像我们工业欠发达小县城,经常停电,也经常要上夜班。癞蛤蟆最喜欢我们上夜班,因为车间灯光吸引了大量飞虫,锻工车间的地面是土质地面,有三五只癞蛤蟆常驻锻工车间。这些癞蛤蟆像通人性似的,它们从来不去影响我们干活,只在不影响我们的空间活动,我们也不去干扰它们捕食,锻锤的轰鸣也丝毫不影响癞蛤蟆吞吃飞虫,我们相安无事。空暇时,我常蹲着看癞蛤蟆捕飞蛾,当时正是秋季,一只螳螂被灯光吸引飞来,落在车间里,一只癞蛤蟆发现目标靠了过去,只见癞蛤蟆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笨重的癞蛤蟆竟有如此矫健步伐,令人叹为观止,说时迟,那时快,螳螂高傲的挥舞两把大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癞蛤蟆重重一击,只见癞蛤蟆被打得来了一个肚皮朝天,回头狼狈逃窜。只可惜没有高速摄像机,来不及看清螳螂是怎样击败癞蛤蟆的,螳螂击打在癞蛤蟆什么位置,以至于把癞蛤蟆打翻了个,这真是有点“四两破千斤”,大约胖大的癞蛤蟆也抵不过这纯正宗螳螂拳。有句歇后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也通常也把天鹅比作美女,梦想把美女搞到手的赖汉比作癞蛤蟆,比喻这样的男人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样子,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红楼梦》里,贾瑞异想天开想沾凤姐便宜,凤姐把这个事告诉了平儿:“平儿说道:‘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贾瑞后来被凤姐设计整死。由上述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容易,癞蛤蟆就是想吃螳螂肉也没那么容易。

       说起蛙其实笔者从小就与蛙有亲密接触,小时候经常抓蝌蚪养在瓶瓶罐罐里,目睹蝌蚪变成蛙,先是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变成一只蛙,但还带着小尾巴,最后尾巴才退掉,变成一只真正的青蛙,我们大多数孩子大概都抓过蝌蚪。齐白石一副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画了四、五只蝌蚪在溪水中游弋。这幅画并没有蛙,只有蝌蚪,让人联想到蝌蚪长成青蛙的样子。这幅画从简单的二维空间跨越到了四维空间,蝌蚪长成青蛙,是质的变化,这个第四维实际就是意境、想象。

       1951年夏天,老舍到齐白石家做客,老舍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齐白石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用画面表现“听”其实是很难的,齐白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根据老舍写给齐白石的信件内容,蛙声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齐白石凭借几十年的艺术修养,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画成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是齐白石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虽然画中没有蛙,更听不到蛙声,但看到山泉溪流中游弋的蝌蚪,不由得联想到上游的青蛙,以及蛙声一片的意境。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

        本文说了这么多蛙,意犹未尽,本文题目“听蛙”,与齐白石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有同样寓意,也是力求在作品里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虽说听不到蛙声,但字里行间处处蛙声,要的就是这样的意境,意境中已经是“听取蛙声一片”。


回复 来自- 山东济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2-18 19:1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72

    主题

    1126

    帖子

    1万

    积分

    安监部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065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在《听蛙》这篇散文中,作者围绕蛙鸣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从蛙鸣的生物学意义,到与蛙相关的诗词、成语、故事,再到对蟾蜍文化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蛙在文化、历史与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听蛙》不仅是对蛙鸣的深入思考,更是对传统文化、生活哲学的一次探索。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思考 。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1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8381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中原游子 发表于 2025-1-1 21:05
    在《听蛙》这篇散文中,作者围绕蛙鸣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从蛙鸣的生物学意义,到与蛙相关的诗词、成语、故事 ...

    点评精彩!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1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8381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又是一篇佳作。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山东济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329

    帖子

    45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14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中原游子 发表于 2025-1-1 21:05
    在《听蛙》这篇散文中,作者围绕蛙鸣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从蛙鸣的生物学意义,到与蛙相关的诗词、成语、故事 ...

    谢编辑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济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山东济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329

    帖子

    45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14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本文初稿开篇第一句并不是“听取蛙声一片”,为了更加突出主题,使文章前呼后应更明了,就把词句调整,这样,开篇与结尾都是“听取蛙声一片”了。这篇文章四千余字,却拉进来众多历史人物:庄子、众多诗人、刘伯温、陈后主、晋惠帝和他的皇后、吕后、以及红楼梦里的三位人物。现代人物:齐白石、老舍,最后作者本人也混进来了。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济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山东济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329

    帖子

    45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14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在菏泽,锻工车间是土质地面,车间每年夏天到秋天都有好几只癞蛤蟆,常年驻守在车间,我经常看他们扑飞蛾,那只螳螂与癞蛤蟆的斗争是我制造的,那天一只螳螂飞进车间,把它捉住放到了癞蛤蟆跟前,第一个回合螳螂确实如文中描写把癞蛤蟆打翻了个,癞蛤蟆回头逃窜,要是在大自然环境下螳螂胜利了。但我第二次又把螳螂放在癞蛤蟆跟前,这个回合螳螂不但完败,连命也没了,被癞蛤蟆一口吞了。这一段我多年前写在“红炉趣事”一文里,与本文一样,只说了螳螂击败癞蛤蟆,没提第二个会合被癞蛤蟆吞掉,因为这场战争是我人工制造,为文章的可读性与效果,所以就没再描述第二回合,哪位文友能提提意见,第二回合要不要写在文章里?关键是这是人工制造的,所以没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济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济南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1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8381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前天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鲁公青夫 发表于 2025-1-2 09:29
    本文初稿开篇第一句并不是“听取蛙声一片”,为了更加突出主题,使文章前呼后应更明了,就把词句调整,这样 ...

    是的,博字多才,看得我眼花缭乱,受益匪浅。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1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8381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前天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鲁公青夫 发表于 2025-1-2 09:36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在菏泽,锻工车间是土质地面,车间每年夏天到秋天都有好几只癞蛤蟆,常年驻守在车间,我 ...

    这类文章颇显你的文学功底。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1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8381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前天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文章力荐精华。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5)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30今日 6915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