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4-1 21:35 编辑
那年我应邀在邵阳师范学校搞书展。一个三十几岁的老师邀请我去他家里喝茶。他说欣赏我挂在墙壁上面的作品不过瘾,想看着我随意写几个字。他的茶几上面的玻璃杯中插着几支笔,茶几上面摆着几张小纸片。我感觉沙发有点高茶几有点矮,不过我也不好说什么,又不是正式创作参赛作品,随便涂写几个字他不会见笑的。
我随意写了几张,他也写了。我知道,他有心邀请我来家里喝茶写字,他自己肯定写得不差。
在他起身的时候,我重新审视一眼我写的字,感觉“青年报”三个字特别靓丽。我竟然以很快的动作“偷”了这张比巴掌小点的纸片放进我的文件夹里面。我刚放好就后悔了,他特意邀请我来家里写字,我应该把最好的字留给他欣赏啊,怎么这么小家子气,“偷”了自己写的字呢!我回家后写多少都可以的啊!可是我已经不能再拿出来摆放茶几上了。当我想起中国只有“中国青年报”没有“青年报”的时候,更加后悔了。
说也奇怪,我回家后在高矮适当的书桌面前坐下来,调整好心情,重新写“青年报”三个字,无论如何写不得那么流畅自如了!我再认真审视在那位老师家里写的“青年报”,三个字的间距和垂直度都达到了规范的程度呢!真是奇怪了,我明显感觉到他家的沙发和茶几的高矮不适合写字,我又是在几秒钟内一挥而就的,怎么回到家里坐在高矮合适的写字环境中,从容不迫屏住呼吸,反而写不出那个潇洒样了呢!
我静静地休息一会,打算在“青年报”上面加上“中国”二字,更加为难,简直好比在衣服上面打补丁,根本不能融为一体!我只好作罢。
以后我一直不甘心。打补丁的傻事不能干了,加上“中国”二字和下面的“青年报”无法衔接了。我想要超越自己,或者说赶上自己,再也不能了!以前我不相信王羲之“醉书兰亭醒难再”,现在相信了。也许我在那位老师家里心境特别的好吧。
既然我再也写不好这三个字了,那么我“偷”回来的“青年报”就不能轻易丢弃了。后来我出版书法作品集,把中国没有的报纸“青年报”作为一幅作品印在上面。竟然没人说中国没有这张报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