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4

[长篇连载] 《不平凡的世界之追梦1994 第三十一章 风起云涌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湖南长沙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90

帖子

11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第三十一章 风起云涌


于雷在靓影制衣厂和姜雪梅聊了一会儿天,又单独和阮晓芬聊了一会子,问问如果是她,这个后续报道该怎么写。于雷又把何玉笙遇险和报案的事情说了。阮晓芬一听于雷问她,她十分高兴,道:于雷哥,怎么不叫我也去看看?于雷道,本想叫你去的,一是公安抓捕是机密,怕走漏风声,二是你在上班,三呢,我怕有危险,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那样的场面不合适。阮晓芬道,于雷哥,只要和你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刚才你说,这个事情与玉笙还有关系啊?你可不可以像写霍姐姐他们一样,把玉笙也写进去,说不定玉笙也出名了呢!我们的衣服店子也跟着出名了呢。

于雷一听,大喜。抓住阮晓芬的手说,晓芬,谢谢你。你有空的话我们再一起商量怎么写。我先走了,我要去一趟派出所。晓芬道,于雷哥,我也想和你一起去。于雷道,你不上班呀。晓芬道,我几天没休息了,我去请假。你等等我。说着往办公楼跑去。

不一会,晓芬就把工装换了,穿上了新买的嫩黄的裙子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于雷的身边。于雷说,还真批了你的假?晓芬说,不批我就辞工。于雷道,我们的晓芬现在做了老板,也硬气了。好,我赞成。晓芬道,于雷哥,都是你给的。我要像你说的那样,活成自己的模样。于雷说,我先给派出所那边送下报纸,问下新的情况,我们再商量怎么写接下来的稿子。晓芬一听,欢喜道,都听你的。说着,侧身上了于雷的单车,搂住于雷的腰随风而去。

雨夜屠夫被抓的消息成为这天番禺甚至阳城最大的新闻。当夜,阳城公安机关一级一级上报,广东省公安厅、公安部都收到了消息。而大街上,人们甚至走村串巷放鞭炮庆祝。

可见这个雨夜屠夫这几年的恶行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困惑和伤害有多深。而刊登这个消息的报纸被一抢而空,报社甚至进行了加印。这是近几年来没有过的事情。两家报社打电话给于雷约稿。电话打到了军营,陈副官到处找师傅。

派出所围满了人,大家愤怒地高喊要打死这个该千刀万剐的畜生,派出所里高所长面对众多愤怒的群众,向他们解释,雨夜屠夫确实被抓住了,而且他对犯罪事实也供认了,现在人被市公安局刑侦队的人带走了,不在派出所。而且,后期,法院会对他进行公开审判,请大家放心回去等待。一部分热心的群众买来了鞭炮,在院子里辟辟啪啪地放起来,说是送瘟神。警察想制止,也没有好办法。

见于雷和晓芬过来了,高所长连忙说,小于,你有水平,你来做做群众工作,这么多人围在派出所,实在不是个办法。还有,我们准备给你表妹申请一个见义勇为奖,表彰她提供线索,面对犯罪分子敢于斗争。于雷沉吟了一会儿说,高所长,没想到群众的反映如此大,你这次立了大功呀,恭喜你呀。高所长说,你帮我劝劝这些人离开,影响到我们工作了。我们又不好赶他们走。

于雷望了一眼激动的人群,站在高处说,各位乡亲,听我说一句,高所长和战友们昨天为抓雨夜屠夫,战斗了半夜,晚上都没睡觉。大家留在这儿,影响他们的工作和休息。他们是群众的英雄,我们不能让他们太辛苦啊!如果大家要表示感谢,可以给高所长和他的同事们送锦旗,至于那个sha人狂魔怎么处置,大家相信国家,相信法律。天网恢恢,他最狡猾,还不是被我们公安抓了吗?如何处理,报纸和电视会及时告诉大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听了于雷的话,众人静了下来。有人问,你是谁呀?

站在旁边的阮晓芬抖了一下手里的报纸道,这个文章就是这位于老师写的,他叫于雷,他也是这次抓X犯的英雄。如果大家有这个方面的事情,也可以找于老师说,他平时就在南街那里的小小服装店里。

众人一听又欢呼起来。但他们听从了于雷的话,说,于老师说的对,我们不能打扰英雄的工作。我们做锦旗,做牌匾去!说着陆陆续续地走了。

高所长满意地对于雷说,小于,你写的文章我看了报纸,写的真不赖。今天来,又来找线索的呀。

于雷说,昨天晚上给报社传稿子,他们要详细的后续报道,也就是你们的英雄事迹呢。我是来请示高所的,可不可以写?该怎么写?

高所长说,这么大个事情,肯定是要报道的。但我要和我们市局宣教处挂个电话,汇报一下。至于怎么写,实事求是地写,不能胡写。你写好,我送到市局宣教处过审。

于雷道,还这么麻烦的呀。

高所长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也看到了,群众闹起来下不得地。

于雷道,那好。你这边有什么新的情况,请及时告诉我。我先到军营里去写稿子。

高所长说,你这个女朋友不错呀,给你做宣传。

于雷道,是我妹子,她想学着写东西,过来见识见识。

高所长说,有见识,好。

阮晓芬和高所长打了招呼说,谢谢高所长。

于雷回到军营里,陈副官像热锅上的蚂蚁子一样急的团团转。他到店子里没寻到于雷,到制衣厂也没寻着于雷,只得转回来等。一见着于雷,便欢天喜地道,师父,你总算显身啦。又见像个黄色蝴蝶一般绚丽的阮晓芬,道,这是我师母吗?

于雷道,莫乱讲。这是连长妹妹的好朋友晓芬,你不认得啊?

陈副官道,我今天一看真没认出,认成师母了。

阮晓芬听了心里美滋滋地,道,陈副官,你急着找我哥什么事呀?

陈副官道,看来我没有猜错呀,师傅。对了,报社打了几个电话,电视台那个声音好听的妹子也打了电话来了,急着找你呢。

于雷拿过号码说,谢谢你啊,辛苦了。下次要晓芬给你介绍女朋友。

说着,骑着个自行车往邮局跑。坐在自行车后坐上的阮晓芬感到幸福、快乐,又兴奋。她沉浸在刚才在派出所的激动里,也喜欢陈副官称她为师母。她对于雷道,于雷哥,我们去邮局是打电话吗?

于雷道,是啊。

阮晓芬道,刚才军营里有电话,又不收钱,不是很方便吗?

于雷说,我这是个人的事情,不好在军营里打,占国家便宜,别人说闲话的。又说,晓芬,你在派出所表现出来的口才不一般啊!你的思维比我好。

阮晓芬道,于雷哥,你莫夸我。我什么也不懂。只想能有朝一日能帮着你。

来到邮政局,于雷给两家报社和电视台都挂了电话过去,报社那边的编辑问,今天的后续报道什么时候有?抓捕过程,那个犯罪嫌疑人的招供?突破口在哪儿?为什么抓了这么久,这次突然就抓住了?于雷说,这些资料他都已掌握,今天就把稿子写出来,要到市公安处宣教处审定。对方说,一定要是独家专稿,稿费双倍。于雷答应了。一会儿又给电视台打电话,他们说看了报纸,今天上午就要采访,要于雷提供线索,会付给他适当的费用。于雷约了在高所长的派出所等他们。说完又给高所长打了个电话,说明省市电视台要来采访的事情,要他准备一下,顺便给宣教处备个案。

站在旁边的阮晓芬一边记录,一边眼里冒着小星星。她心里想,我的于雷哥真是太帅了,怎么那么有能力,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报纸、电视台在他的眼里就像普通人一般,对他言听计从。而于雷感觉到,自己的新闻事业,将会迎来新的时机。





回复 来自- 湖南长沙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2064

    优秀管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沙发欣赏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2064

    优秀管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章节作为小说情节的重要转折点,围绕“雨夜屠夫”案件的侦破与后续报道展开,通过于雷和阮晓芬的视角,生动呈现了社会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暴、群众情绪以及主角的职业成长。整体节奏紧凑,人物互动自然,既有紧张的社会事件描写,又不乏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张力与温度。

    1. 情节与结构
    事件驱动 :以“雨夜屠夫落网”为核心事件,串联起新闻报道、群众反应、警方应对等多条线索,情节推进流畅,信息密度高。

    双线并行 :

    职业线 :于雷作为记者,面临独家报道的压力(报社、电视台争相约稿),同时需平衡警方审查与公众期待,凸显媒体人的专业困境。
    情感线 :阮晓芬对于雷的崇拜与依赖逐渐明朗化(如“师母”称呼的暗喜),为角色关系埋下伏笔。

    高潮设计 :群众围堵派出所的场面极具戏剧性,于雷临场化解矛盾的情节既展示其个人魅力,也深化了“英雄记者”的形象。

    2. 人物塑造

    于雷 :

    职业敏锐 :迅速抓住新闻热点(如何玉笙的“见义勇为奖”提议),善于利用舆论影响力(如劝离群众时的演讲)。
    道德原则 :拒绝用军营电话处理私事,体现公私分明的性格,强化其正直形象。

    阮晓芬 :

    成长弧光 :从制衣厂女工到主动参与新闻报道(记录、提议写何玉笙),展现其摆脱底层命运的渴望。
    情感暗涌 :对于雷的仰慕(“眼里冒小星星”)和“师母”称呼的窃喜,暗示未来感情线的可能性。

    配角点睛 :高所长的务实、陈副官的诙谐(“热锅上的蚂蚁”),寥寥几笔使场景更鲜活。

    3. 语言与细节

    生活化对话 :如“不批我就辞工”“活成自己的模样”,贴合角色身份(阮晓芬的草根特质)。

    象征手法 :
    “嫩黄的裙子像蝴蝶”——象征阮晓芬挣脱工厂束缚,追求新生的心理。
    “群众放鞭炮送瘟神”——反映案件对社会心理的长期压抑,增强真实感。

    幽默调剂 :陈副官误认阮晓芬为“师母”,缓解案件报道的紧张氛围。

    4. 社会意义

    舆论与公权 :描写了媒体、警方、群众的复杂互动(如报道需警方审核),折射现实中的舆论监督难题。
    底层视角 :通过阮晓芬的“出名”愿望和制衣厂背景,暗含对普通人借助社会事件改变命运的关注。

    5. 可优化空间

    警方视角的深度 :高所长的“宣教处审核”可稍作展开(如政策限制的具体矛盾),增强批判性。
    于雷的内心矛盾 :目前角色偏向“完美英雄”,可加入他对新闻伦理的思考(如是否消费何玉笙的遭遇)。
    节奏微调 :电视台采访段落稍显仓促,可增加1-2个冲突细节(如警方拒绝透露关键信息)。


    本章成功将社会案件、职业成长、情感线索融为一体,既有现实主义的厚重感(群众愤怒、媒体竞争),又不失青春叙事的轻盈(阮晓芬的蜕变)。于雷作为“平民英雄”的形象进一步立稳,而阮晓芬从背景板到主动参与者的转变,为后续剧情提供了丰富可能性。若能在警方与媒体的权力博弈中稍加深化,作品的社会深度将更上一层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湖南长沙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90

    帖子

    11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8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5-4-16 22:17
    本章节作为小说情节的重要转折点,围绕“雨夜屠夫”案件的侦破与后续报道展开,通过于雷和阮晓芬的视角,生 ...

    感谢老师精彩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湖南长沙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长沙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503
    发表于 前天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当公权力与民间情绪通过媒体达成微妙平衡,一个普通记者的职业操守便成了维系这种平衡的关键砝码。阮晓芬的蜕变恰似时代缩影,在英雄叙事中找到自我觉醒的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说世界

    小说世界

    订阅| 关注 (33)

    与天长歌,吟唱醉生梦死;伤离别,相思苦,人间有真情;以地作答,感叹沧海桑田;绘尽人间冷暖,劲舞指尖才华。
    0今日 5924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