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2-18 19:17 |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安监部
- 积分
- 11525
|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4-8-30 17:00 编辑
文字的书写与码字
中国的文字向来是需要书写的,唯有书写文字,方能真切地体验到书者的无穷乐趣。
曾几何时,亲友间的交流与问候皆依靠书信传递。每当收到远方亲友的亲笔书信,内心便会涌起一股温馨之感,深深的怀念也随之而来。透过那字里行间,能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抑或友情。还能通过阅读尚带着对方体温的书信,去揣摩和领会另一种深沉的情感。你瞧,在不算漫长的时光里,他写的字愈发好看了,这是父辈对儿女进步的满心欢喜与炫耀。
人们的性格与书写的文字息息相关。有的人笔锋遒劲有力,有的人则含蓄温润,运笔圆滑流畅;有的人笔走龙蛇,有的人剑挺中锋,各有千秋。只需瞧见文字,便能大致洞悉书者的性格、文化底蕴以及自身修养的高低层次。
我钟情于书法,也时常加以练习。对于楷书的字正腔圆、行书的行云流水、草书的龙飞凤舞,这中国文字独有的神韵,都能够在书写的过程中深刻地体悟出来。每当执起笔写字的时候,心情格外放松,运气呼吸凝聚于手腕之间,提笔挥毫全在意念之中。唯有如此,方能将文字所蕴含的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每当完成一幅作品,自己欣赏或是交由老师指点,心中兴奋与忐忑交织。此时此刻的心境,旁人是难以体会的,这便是一种独属于生活的乐趣,书写的乐趣。
每个人的习惯、文化以及秉性各异,书写同一文字时便产生了不同的书写理念,因而造就了书法艺术。流传至今的书法精品,其精妙之处正在于书写。之所以能成为艺术,是因为在书写之时,隐含着书者当时的情感乃至意念。这些内涵是不可复制的。就像如今人们刻意模仿王羲之的书法,即便下了极大的功夫,最终也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
当下科技迅猛发展,电脑取代了人脑,键盘取代了纸笔,与此同时也取代了文字的精义。书写时那一笔一划的乐趣荡然无存。中国的文字蕴含着建筑美、绘画美、舞蹈美、音乐美,这些美在书写文字时便能真切体会,此乃书写的乐趣,而码字是无法体悟到这种妙处的。所以望着往昔书写得端端正正的文字,内心依然会充满成就感。
每个人不论怎样,都能够敲出颇为规范的文字,千人一字,毫无分别。原本文字中所蕴含的那份情感被冷冰冰的机器所取代,使得原本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字也变得呆板起来。不论人们的文化、习性和生活方式有着多大的变化,敲出的键盘文字都是如出一辙。人所特有的书写个性缺失了,这不能称作写字,而是码字了。
闲来无事,就喜欢翻看从前写的书法。一有契机,也想再度挥笔书写,然而,手已不听使唤,笔握在手中,微微颤抖,落笔难以成书。电脑中码字码得多了,竟然不会写字了。曾经刻苦练就的书法,竟在不知不觉间消逝无踪。当然,这不能全然归咎于电脑,与人自身的懒惰也脱不开干系。有了电脑码字较为便捷,谁还有那份闲心去慢慢书写呢?何况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进步,朋友间聊聊天更是不可能使用笔来书写了,难怪有人不会写某个字的时候,问朋友,得到的回答很快就是:在电脑上查。
电脑并非无所不能,中国的文字饱含着深深的情感,这些在电脑中是难以敲打的出来的。我们不应让这传承千年的书写之美,在科技的浪潮中悄然消逝,而应重拾纸笔,去感受那文字背后的温度与灵魂。
【美文赏析】《文字的书写与码字》这篇文章,由中原游子撰写,深入探讨了书写汉字的艺术性和情感价值,同时对现代科技带来的书写习惯变化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文章开篇即强调了书写汉字的独特乐趣,指出书写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承。作者通过回忆亲笔书信带来的温馨与怀念,唤起了人们对传统交流方式的共鸣,体现了书写在人际交流中的不可替代性。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书写与个人性格的关联,指出笔迹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文化修养。这种观点不仅揭示了书写的艺术性,也强调了书法在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方面的价值。
作者对书法的热爱溢于言表,通过对楷书、行书、草书的描述,传达了中国书法的美学特质和书写过程中的精神愉悦。这种对书法艺术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书写活动超越技巧的精神层面。
文章对现代科技的影响进行了反思,指出电脑和键盘的普及虽然提高了文字输入的效率,但也可能导致书写艺术的衰退。作者对传统书写艺术的消逝表示出忧虑,认为现代的“码字”无法替代书写中蕴含的情感和个性。
最后,作者呼吁人们不应忽视书写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倡导重拾纸笔,体验书写带来的独特乐趣和文化韵味。这种倡导不仅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整体而言,这篇文章深刻地表达了对书写艺术的热爱和对现代科技影响的批判性思考,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不应忘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书写与码字的比较,文章传达了一种对传统与现代、情感与效率之间平衡的追求。(海尔罕)
|
|